今年是西泠印社建社115年。
几天前,400多名西泠印社海内外社员、来自各地的重要印学社团代表,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嘉宾、艺术社团代表集聚杭州,共赴这场盛大的115年生日会。
115年,西泠印社从无到有,从创立到发展,从沉寂到雄起,其中苦难与辉煌,堪称传奇。
本周三晚,由国家一级导演、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执导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西泠印社”序篇《孤山路31号》在浙江卫视播出,航拍完成的2分钟片头一亮相,就惊艳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的影像,创新性的拍摄手法,网友纷纷点赞。
西泠印社不仅有四君子
花鸟虫鱼一草一木都是西泠文化
事实上,早在开播前,公众号“西泠不冷”作为《西泠印社》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就已经走红网络。
这几天,打开“西泠不冷”的微信,最新发布的三组冷艳海报,揭开了纪录片《孤山路31号》的神秘面纱,高颜值的画面,美得可以直接拿来当桌面壁纸用。
这次的纪录片有了一个新鲜的视角,很明显,摄制团队不想重复前人讲述西泠印社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并且试图打破人文纪录片和自然纪录片之间的界限。
许继锋把孤山比做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草一木都是西泠文化的生命共同体,他想要让观众知道,西泠印社不仅有四君子、吴昌硕、李叔同、沙孟海等大贤大德,还有栖息在这里的花鸟虫鱼,草木山泉,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瑰丽秘境。“我们希望还原一个有故事有剧情的西泠印社,用自然世界的真去触摸艺术和人性中最纯粹的部分,去探究一块块石头,是怎样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一个孤傲的坚持。”
孤山虽然山高只有38米
但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却很深远
第一集《湖山记》,以绝美画面和独特的讲述方式,悠悠诉说了一段隐藏在西子湖畔孤山中的文人历史。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时期就已远近闻名,并深受皇家喜爱,南宋理宗皇帝以及清代康熙皇帝都曾在此营建行宫。尤其是七下江南的乾隆爷,对此地更是爱得深切。古稀之年,乾隆皇帝南巡最后一次来到孤山,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常涵古往今来月,不异云容水色天。”
除了诗词,他还留下了毕生最执着的文学宝藏——由他亲自主持修撰的《四库全书》,并为此将宫内的藏书楼直接改建成了专门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
在四库全书跟着文澜阁被大火损毁二十后,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的祖父丁申及其兄弟丁丙历经艰辛才将其修复,并送入新的文澜阁中收藏。
而丁辅之则与友人一同将孤山变成一方乱世中的人文圣地,吸引江南文士纷纷汇聚而来,谈笑鸿儒,赏印品雅。1904年,清朝末期。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在杭州孤山上建立“西泠印社”。印社影响波及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
115年,西泠印社就像是一座艺术孤岛,在周遭一切都在向着现代化迈进时,依然顽强坚守着传统,研究印学,保存金石。值得一提的是,王福庵就是乾隆爷生前一直崇敬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人,这段跨越百年的因缘际会也令人惊奇。
许继锋说,“孤山虽然山高只有38米,但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却很深远。”
接下来两个礼拜每周三晚9:30,还将播出第二集《草木记》和第三集《石头记》,前者以独特视角,让栖居于孤山的花鸟鱼虫讲故事。后者则是在方寸之间挖掘属于金石家们的坚守与信仰。
拍摄团队由90后组成
纪录片想要表现一种年轻活力的美
四季流转,孤山一直萦绕着历史悠久的人文气息。俯仰之间的草木碑亭,山壁上的摩崖石刻,都见证了西泠印社的诞生与发展。
总导演许继锋说,“西泠印社”系列纪录片颇具实验意味,除了叙事格局独特而充满张力,在镜头语言上也独具创新。
为了带给观众一种不同以往的视觉体验,节目组特邀了深受年轻纪录片观众喜爱的杭州90后导演程方程晓担任此次延时和航拍之外,还设置了专门的影像实验团队,利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从未采用过的高科技手段,除了全部采用超高清4K拍摄,甚至利用AR技术,让每一张西泠的图片都能在手机里动起来。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打通现实和精神空间的穿梭隧道。
这次拍摄,“60后”的许继锋笑称自己是翻了个跟斗,变成了“90后”。“这次我们想表现一种动态、年轻活力的美,让年轻人能够响应。”许继锋说,这次负责拍摄的是由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余源伟带领的90后团队,最年轻的是1996年的,“他们真的很拼,让我对90后这个群体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了捕捉最好的湖山景色,各个角度拍孤山,台风天也不例外,大家成天就泡在山上,有时候还要潜入水底。”
夏天山上蚊子多,年轻的拍摄人员们穿上了养蜂人用的防护衣,照样被盯得浑身是包。“整个夏天孤山上的蚊子,都被我们团队承包了”。
据了解,纪录片《西泠印社》计划分成两季制作播出,在播的第一季讲的是“湖山”、“草木”和“石头”;第二季的6集是“剧情篇”,将在明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背景下跟大家见面。主要是探寻解读西泠金石精神,看看十九世纪杭州的年轻人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和信仰。
除六集纪录片以外,《西泠印社》纪录片还拟推出一部剧情版院线电影,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