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与我们的关系,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密切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入海口,河网密集,地势平坦,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也是从湿地中一穿而过。目前,广州湿地面积达79284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湿地公园总数已达19个,未来还将大力推进多类型、多层级、多功能的湿地公园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时今日,对湿地生态的保护,也透露着广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拥有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6月18日,由广州广播电视台与广州市南沙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湿地的力量》将与观众见面。作为广州有史以来第一部自然类纪录片,《湿地的力量》的拍摄长达三年。三年的时间里,摄制团队以日拱一卒的匠人精神,每天稳打稳扎、全程跟踪,第一次完整呈现了珠三角地区的湿地生态物种故事,使得《湿地的力量》具备独一无二的影像价值,成为今年最好看、最不容错过的一部纪录片。
1、先天的地域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处太平洋西北海岸、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潮起潮落,海水日复一日的冲刷,使得这片土地平坦齐整;常年的温润多雨,造就了松软肥沃的土壤环境,充满无限生机;与此同时,洋流将丰富的鱼虾类海洋资源带到了珠江三角洲,孕育出生机勃勃的湿地乐土。
温润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丰盛的食物,对鸟类而言,湿地是理想的栖息地。每年秋末冬初,从远方迁徙而来的候鸟,在这里休养生息,度过冬季。
珠三角的“候鸟天堂”——广州南沙湿地,每年吸引了数万只候鸟栖息过冬,数量占广州市候鸟总数的50%以上。到目前为止,在南沙湿地监测发现的鸟类超过200种。
《湿地的力量》记录了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的生存状况,同时从多角度记录了珠三角地区常见物种的故事,如小白鹭、苍鹭、反嘴鹬等等。这些常见的物种看似普通,但在世界范围来看,很有可能是“缺席”的状态。《湿地的力量》如此长时间跨度、大费周章的完整记录,不仅使得这部纪录片成为“只有珠三角才有的”珍贵自然文献,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迄今为止、唯一有资格代表珠三角去与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进行“物种对话”的自然类纪录片。
2、饮食文化背后的湿地力量
广府美食最讲究食材的运用。通过搭配品种丰富的食材,烹饪出既原汁原味、鲜美可口,又温润滋补的美食。我们在称赞这天赐般的岭南美果佳肴的时候,却总是容易忽略背后来自湿地的力量。
湿地常年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从这里衍生了珠三角独有的“基塘”农业。在“基”农业中,果基农业文化已有千年历史。仅在广州,荔枝、香蕉、木瓜、菠萝、龙眼、杨桃等岭南佳果就有500多种,琳琅满目、产量富庶。这些食物循着岭南美食脉络,进入了广州人日常的滋养煲汤、滋润糖水,和各类鲜美的餐食辅佐中。
3、湿地赋予岭南的民俗乡愁
潮涨潮落为珠三角地区带来了软烂的淤泥。生长在湿地淤泥里的红树林,既能有效净化城市污水,更能减缓海水对陆地海岸的直接冲击,甚至在台风天发挥重要的城市保护作用。在岭南文化中,也有一项民俗活动与湿地淤泥密切相关,那就是——藏龙和起龙船。
扒龙船是珠三角居民在端午佳节的特色民俗活动。村民们自古以来采用密度较大的坤甸木作为制作龙船的材料,还运用一项独特的藏龙技巧——把龙船身藏进河涌的涌底,再用湿滑的河泥包裹龙船。喜阴喜湿的坤甸木龙船,经湿土的滋养,会越发结实耐用,可以历经数百年之久。湿地,数百年来都无声地参与到了这一具有浓烈岭南文化气息的龙船竞渡活动中来。
珠三角独特的地域优势,孕育了湿地的独特魅力。而湿地孕育的不止是多样的生物物种,更是这片土地的饮食、民俗、文化、风情、乡愁……当人类沿着自己的脚步踪迹寻根溯源,认识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并决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湿地的生态保护是他们无法回避的议题。纪录片《湿地的力量》对此提供了深刻的观照。
见证着岭南故事、承载着岭南文化的湿地,力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广州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用一部恢弘又细腻的匠心巨作《湿地的力量》,希冀再次引起人们对湿地的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通过认识湿地、珍惜湿地、保护湿地,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