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365天,妈妈都在爱孩子,今天终于都在讨论如何爱妈妈。
说来奇怪,全世界都在强调女性独立、自主。
但唯独母亲节这天大家都心有灵犀的回归到“无私/操劳/奉献……”这一歌颂母亲的传统话语体系里。
毕竟,“母亲”这个词语在它的原始语境中,本身只是一种女性在生育后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育儿本能。
但现代社会,的确不是所有女性都认同这一被赋予的身份。
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与结婚生子的老套话题最容易涉猎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焦灼。
2013年,孙俪曾在《辣妈正传》这部电视剧里说出了可能让许多女性颇有共鸣的台词:
“怀孕了,你们都说坚持九个月,生完就好了,现在生完了,你们又都说,再坚持一个月,出了月子就好了;
等我出了月子你们又都说,再坚持三年,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好了,然后再坚持到上学,他毕业,结婚生子,那是坚持一段时间吗,那根本就是坚持一辈子!”
是啊,母亲的身份与自我实现之间或许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无法调和。
所以只能用歌颂来化解这种尴尬。
关于母爱的电影很多,《黑暗中的舞者》里比约克一心为儿子治病,却最终走向了毁灭。
《心火》里苏菲玛索面对素不相识的女儿,用心灵去抚慰。
《漂亮妈妈》里,巩俐与聋哑儿子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她们都在既定的话题体系里歌颂了母亲的伟大,裹挟上华丽的大词。
我们除了感动之余,始终在被驯化在这个话语体系里,无法自拔。
这让我想起了1990年张元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妈妈》。
影片从妈妈的视角讲了一个弱智儿童悲惨命运的故事:
丈夫远在异地工作,梁丹(秦燕 饰)独立抚养身患轻度智障的儿子冬冬(黄海波 饰)。
冬冬在六岁时患癫痫性痉挛,导致大脑损伤。
梁丹相信儿子的病终会被治好,然而周遭的压力却不断袭来:学校将冬冬劝退;单位又禁止梁丹带儿子上班;
周围的人不断投来异样的目光,甚至梁丹的丈夫也决定将儿子抛弃。但无论生活怎样艰苦,她始终不放弃令冬冬康复的希望……
但张元很超前,《妈妈》在表现伟大的母爱之外,也塑造了女性的欲望。
影片里的妈妈是一个气质优雅的女人,她也有欲望,丈夫常年在外,她身体里充满了对性的渴望。
她也有过放弃,面对毫无希望的儿子,她甚至想用安眠药结束母子的生命。
为了儿子能够恢复,她用尽了各种办法,甚至把儿子丢在陌生的高架桥上,希望刺激他失去的记忆。
而这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劳,影片留下的,是一个无解的生命的延续。
影片把妈妈和冬冬的故事拉升到一个社会的层面,把这些特殊家庭的现状和困境给出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
也是从这部影片开始,第六代电影导演一致从集体主义的思考中解放出来,他们把电影转向归于个人体验,注重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从小的命题切入。
就像影片中的妈妈梁丹,她跳脱了以往关于母亲角色全情奉献的刻板印象,呈现了一个女性在“妈妈”角色之外自我欲望的一面。
影片中,梁丹曾为自己涂上口红,长时间的凝视着自己,仿佛看到了自己本可以拥有的快乐和美丽,但最后他抹去了涂上的口红,就像是抹去了一切幻想。
最终,“妈妈”的身份还是让她回归到大众期待的样子。
很遗憾。由于影片中某些性和ZZ隐喻,《妈妈》被禁了!
彷佛一个暗夜里的照明弹,迅速闪亮,又归于黑暗。就像影片中梁丹的自我一样。
直到今天,在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媒介在公共话语空间对于母亲形象的建构都是一种无私伟大、坚强隐忍式的完美母亲形象。
2018年,曾有一部电视剧《娘道》引发关于女权的大讨论。
原因在于,《娘道》在讴歌女性的同时,却不想对完美女性的“去欲望化”处理,也让女性丧失了个人的独立价值和人格
牺牲与奉献是否就是一个母亲的所有价值?
于是,一边是收视爆棚,长期占据收视冠军,一度破2%;一边是口碑失利,3万多人参与的豆瓣评分已跌到2.5。
一边是父母爷奶看得如痴如醉,一边是陪长辈看剧的年轻人吐槽得人神共愤;
一边是片方以“一个伟大母亲的英雄史诗”自诩,一边是批评声音认为其“三观不正”、“封建糟粕”。
这样的悖论和今天母亲节大家所歌颂的彷佛形成了某种契合。
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习惯于歌颂母亲的伟大、辛劳与奉献。
它是一种仪式,符合所有人的预期,每个人都在自我感动着,或许包括母亲自身。
然后所有的母亲在社会赋予的角色里,活成了大家想象的样子,唯独失去了自己。
纵然,me too风行,女权独大,但唯独母亲节这天大家心照不宣的让女性回归母性,把女权抛掷一边,造成了这个矛盾体的思维。
不是母性与女权相悖,只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实中绝大多数女性的不公,都来自于你是母亲的身份。
最明显的莫过于职场的中的女性。
结婚、生育往往是女性受到就业歧视的主要顾虑因素。
男性在家庭角色的缺失导致女性被迫投入更多精力在家庭责任上,造成女性无法平等地追求职业机会和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
而一些国产影视对于这些现状避而不谈,仅仅通过制造畸形的“女权”作品,营造出一个男女已经平权的海市蜃楼。
比如《我的前半生》、比如《北京女子图鉴》……
我们在大多数的电影、电视剧中看到:女性成为需要被“努力追求”、“温柔以待”、“悉心呵护”的存在。
明明是大女主,“成长”背后却永远离不开男人。
倒是看起来非常有地位了,但这难道不是宠物的地位?
在今天这样一个集体歌颂母亲的日子,聊这样的话题显得有些扫兴。
可是!
明明我们现在最当务之急的是去解决母亲承担责任过多的问题,但我们现在却变成了拼命表彰赞颂母亲的这种不得不的牺牲。
为什么要警惕歌颂母亲?
因为,那一声声赞美和歌颂扼杀了母亲们作为一个人的主体价值,掩盖掉了她们身为母亲的困境和家庭分工不平等的现状。
可以说,如今流行的「歌颂式」话语,合理化了一切不公正的问题,成为了不公正现状的维护途径,是一场隐匿又变相的性别剥削。
比起分担育儿责任、改善母亲的生活环境,言语上的几句夸奖,成本最低,却也最无用。
不歌颂并不是在否认世世代代母亲的付出,亦不是在鼓吹一种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
相反,正是因为看见“神化”母亲下一个个真实的现状,才因此呼吁社会对母亲身份更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没有人能定义「妈妈」该是什么样的?
妈妈伟大也好,脆弱也好,都该是以每个个体家庭角色的生命体验而决定,而不是出于某一种社会标准下「硬被附有的礼物」。
因为妈妈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一位「母亲」。
可不管怎样,今天晚上我还是会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说一声:妈妈,我想你了!
虽然很难,但也有个美好的祝愿:希望你的后半生,活成属于你的后半生!
也愿天下所有的妈妈都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