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有多少年手没有写过信了?有多久没从书信上读过节日问候了?“邮政绿”信筒是否早已让你视而不见了?是不是认为邮递员这个职业已经消亡了?笔者敲出这些文字,并非是在矫情地感慨时代变迁,而是源于电影《信者》带来的良久感动。
这是一部给人精神沐浴、心灵洗礼的电影,一名藏族女邮递员独行于艰险路途,为山区人们送信的故事。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清洁感。传达着信念与使命的主题。而且,影片的人情味特浓、艺术性极强、风景很秀丽。一群藏族演员质朴自然的表演,给这个感人故事增色不少。
开篇颇具文艺格调。信件从乡村邮政所案头飞起,一路飘过雪山、江河、草原,落入三口之家的信箱,给女主尼玛央珍送来当选劳模的喜讯。这组画面拍得就像一首可以看见的优美诗篇。其后,一连串铺陈排比的情节,意在凸显女主轨迹的改变。突遭工作调令,离别丈夫与儿子,远赴偏乡僻壤的邮政所,替代因病退休的老所长贡布。后者让她牢记,“邮包搭在身上,它就是你的一部分”。她在日后践行了这一嘱托,踏出让我辈退缩和汗颜的征程。
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激烈的冲突。有的只是叙事节奏轻舒慢缓。恬淡朴实的镜头语言,先是明示女主的身体与心灵遭遇双重挑战。独住简易乡村邮政所,无法与家人在一起,她只能枕着孤独与寂寥入眠。她头几次送信之旅,连连遭遇不测之事。溜索过江不谙技巧,脸上落下伤痕;恐怖黑夜树上安歇,避免命丧野兽之口。雨夜碰到山体滑坡,险些被碎石击中。那长达300多公里的邮路,艰难凶险的程度想象。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千沟万壑的深邃峡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奔腾咆哮的汹涌河流,这些观众眼里的绝美好风景,却是尼玛央珍独自行走送信必须跨越的险要。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暴雨与骤雪、寒风与热浪,气候变化的无常,让她跋山涉水不时面临生死考验。
冒风雨、顶严寒、走险路,工作中千难万险的状况,意在塑造主人公不平凡的精神境界。与几位人物的情感互动,用以深挖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几次回家探亲来去匆匆,女邮递员的表情与眼神,暴露她为妻为母未能陪伴家人的歉疚。频繁同收信村民友好来往,使她深感自己职责之重。她在襁褓绣上祝福儿子的文字,给小女孩送上寄托亲情的风筝,帮老妪念信维持祖孙情感。丈夫送上的一件红衣,老所长留下的溜索装备,老人为借宿的她点燃温暖火塘。诸如此类的细节处理之处,体现着感动无处不在,也尽显人与人相处的善良、真诚与信任。
面对条件恶劣的工作环境,尼玛央珍不是没有动摇过退缩过。每当她想打退堂鼓之时,总有生活智者来给其指点迷津。先是邮差大哥多吉说出心灵鸡汤给她精神解惑,后是桑吉奶奶发出参悟生死对她思想传道。当她送别一步一磕头,去远方朝圣的老妪时,后者说出的话语,“我知道还有很多人都需要你”,让其懂得了自己的价值,什么是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
于是,我们看到尼玛央珍选择坚守留下来,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的岁月交替中,年复一年地背着沉重邮包走在崎岖陡峭、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来给乡民们送信。恐惧、担忧、焦虑、迷茫不再浮现在她的脸上,梦想、勇气、新奇、刺激和执著则伴随穿山越岭、跨江过湖。困难已不再是阻止她前进的绊脚石,反而成了她向上攀登成功、为民服务的垫脚石。人们群起给她戴上哈达的一幕,这种仪式感表达的正是对她崇高的敬意。她也由一个人送信,变成了全家齐上阵,使得故事画上异常温馨的结尾。
当影片完结之时,片尾彩蛋让我们知道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绝非凭空杜撰而来。片里主人公的原型正是曾感动过中国、感动过万国邮联的藏族山区邮递员尼玛拉木。她爱岗敬业的故事折射的正是中国邮政人那份厚重的责任感。影片告诉大众的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那绿色邮政也会依然默默地为你服务,为你奉献。邮递员没有远去,“绿衣鸿雁”依然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就在你的身边。如果你还有写信的习惯,仍然可以放心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