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生活 第一季影评: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伦敦生活,原来如此
断断续续把《Fleabag》看完了。原来只有六集。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心痛。也因为这几天往事萦绕心头,心中有所触动吧。
其实女主害死了好友Boo的设定,在剧情一开始就能猜到。但是陆续出现的闪回片段,交代了那段混乱感情的前因后果,也把好友曾经带给女主的温暖快乐一一展现在眼前。那是女主人生中唯一的幸福时光吧?但是好不容易拥有的,被自己亲手葬送;此生唯一的知己,被自己伤害死去——这样的人生,情何以堪?
所以女主绕着墓地跑步,沉迷在与陌生男人的成人游戏中,举止怪异,言辞荒诞。不知是在努力忘记过去,还是在虚掷光阴,作践自己?她终于在曾经回绝了自己贷款申请的陌生男子面前流露了自己真实的心声:I just want to cry,all the time.
可是偏偏不能,因为要活下去啊,要擦干眼泪,哪怕笑容怪诞,哪怕内心凄楚,也要装作若无其事地过下去。
不然呢?好友Boo去世后,身边已经无人给女主一丝关爱。虽然她的姐姐似乎间歇性地对她好,但最终选择了相信自己自私无耻的丈夫,还说出了那句足以摧毁女主的话:“我无法相信你,因为你对Boo都能做出那种(挖墙脚的)事!”我毫不怀疑,她心中知道真相。但是她为了自己可笑的婚姻,相信谎言也就罢了,还要揭人伤疤,并向至亲妹妹最深最痛的伤疤直直刺去,真让人觉得可悲又可恶。
而女主的原生家庭,也早已名存实亡。母亲亡故后,女主跟父亲和母亲曾经的朋友,如今的继母相处得并不愉快。但让我奇怪的是,已经成年的女主为什么要忍?忍受继母的口蜜腹剑,虚情假意,两面三刀?忍受父亲的自私虚伪,胆小懦弱,不闻不问?这是英国人的涵养还是什么呢?要打落牙齿和血吞?女主还有什么好怕的,还有什么好失去的吗?
女主与家庭的冲突中有三次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女主实在忍受不了诸事不顺,心中苦闷,来到父亲的门前寻求安慰的时候,她的父亲只对她说:“你看起来很不好,我去帮你叫出租车。但请不要上楼去。”——这跟我之前在影视作品中见到的所有父女亲情如此不同。我见过感情不顺的女儿冒着大雨来到父亲的公寓,而父亲什么都不多问,默默为她准备温暖的床铺(《不能结婚的男人》);我见过婚姻失败的女儿回到父母那里,一向严肃保守的父亲虽然表面生冷,却在背后偷偷去恳求自己一向鄙夷的“亲家”,试图挽回女儿的婚姻(《了不起的麦瑟儿夫人》);我也见过支持自己女儿的决定,希望她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与她并肩对抗世俗的父亲(《剩者为王》)。但是这个在自己新任妻子与女儿之间逃避畏缩,偷偷摸摸的父亲,我真的是无法给予一丝理解和同情。
后来在纪念女主过世母亲的聚会中,继母不时挑衅下绊,冷嘲热讽,破坏气氛。虽然人人看得出来,但是大家都艰难地维持着表面的和睦。直至女主终于爆发,在继母再次提起母亲的时候,推了继母一把;继母的真面目立刻暴露无遗,一巴掌打得女主脸颊红肿。而目睹这一刻的父亲,居然选择暂时性失明,继续遮掩搪塞过去。女主看向父亲的眼睛,泪光闪烁,是伤心,失望,还是早已绝望?在失去母亲以后,在父亲娶了母亲生前的朋友以后,女主已然失去了家庭的庇佑,成为孤儿一般了。
最后一集,在父亲和继母诡异的展/性览会上,女主被继母当作服务员呼来挥去(此处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去,又为什么要服从),父亲熟视无睹。继母又在言语中数次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最后女主在连番的打击和羞辱中再次爆发,摔了酒杯和酒盘。她的父亲第一反应是冲上来指责她不懂事,并声称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理应跟她的继母过上幸福的日子。我跟女主一样,愣在那里。的确,他当然有权利过好日子,但被他带到世上的孩子们,就该被弃如敝履了吗?不能给她们哪怕一点点真心的爱护,甚至坐视她们被人欺负而不管?这清奇的脑回路真是惊人——大约是我阅历太浅了,接受不了这样”为人父母“者。纵然后面我看到他在车边老泪纵横,纵然他跟女主说常常怀念她的母亲,但是看到现任妻子时忙不迭地赶走女儿的怯懦,让我觉得,这个男人的所有伤心和不幸,只是活该。
看完这部剧,觉得剧中所有的人都“生了病”。但是“病人们”却不得不纠缠在一起,相爱相杀。唯一一个自由阳光的灵魂,就是女主的好友Boo吧,而她选择了原谅这一切:
People make mistakes. That's why they put rubbers on the end of penc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