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黄梅

评分:
0.0 很差

分类:纪录片  中国大陆 2009

简介: 纪录片《大戏黄梅》将通过对黄梅戏发展历史的整体梳理,挖掘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以 详情

更新时间:2020-04-08

大戏黄梅影评:评《大戏黄梅》——浅谈黄梅戏历史的错误自我认知


今年再芬剧院两次冲奖,都失利了。不是剧院不努力,水平不够,在黄梅戏现如今的大环境下,再芬剧院还保持着较高的专业素养,很难得了。而更多的在于黄梅戏的原因,安徽省的原因以及中国戏曲圈的原因,在艺术上颠倒黑白,错误引导。时光是最好的橡皮擦,好像一切,都会因为时光的流逝,变得淡漠和不重要。当时义愤填膺的情绪,现在似乎也在慢慢散去。但一切的果都不是无缘无故一夕骤至,在过去很明显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形成黄梅戏败落得彻底的这个结果的显而易见的原因。很多事,不会因为过去了,就过去了。

先前不写文章,是觉得自己情绪太气愤太激动,最后的文辞可能太激烈了点。而现在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地梳理一遍了。

但我还真是不能保证。回首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比起很多人的所作所为,我总觉得我的言辞还是太温和了。我不是泥人木偶,我该有情绪的表达。看一看黄梅戏的发展历程,真正关心黄梅戏的人,都应该愤怒。如果有人觉得我偏激,那是你的心太不正了。

这篇文章,在很多年前,其实就该写了。因为那时候,安庆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大戏黄梅》,很好玩。就以此为切入点,略探黄梅戏的发展,以及败落的些许原因吧。

从这部纪录片,可以略微窥探黄梅戏内部人员对自己的剧种认知的面貌,至少是摆在台面上的,他们觉得能端出去的面貌。十集纪录片,有八集是讲改开前的黄梅戏。有六集还是七集只讲严凤英王少舫。对此,我只有冷笑。

或许因为黄梅戏历史短、根基浅、家底薄的缘故吧,黄梅戏的很多从业者非常喜欢吹嘘,从以前的百年黄梅戏,发展成后来的三百年,甚至还有追溯到唐朝的说法,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给黄梅戏撑个门面。但我相信,这种行为,起不到撑门面的作用,只会麻醉自己,进而贻笑大方。还是韩再芬认知最为清醒:严格来说,黄梅戏是建国后形成的剧种。

一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清醒的认识,对他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一个剧种对自己是否具有清醒的认识,也影响这个剧种此后的发展。唯有正确认知自己的剧种,明白优劣,才知道发展哪里,弥补哪里。黄梅戏的发展历程非常特殊,或者用畸形形容更为准确,它的形成和其他大剧种有很大的不同。京评越豫黄,其他剧种在建国前就已经有了非常充分地发展,主要演员也经历过市场的锤炼,是淘炼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敢说百分百,但可以说在艺术水准上总有基本的保证。而后,才进入建国后由政府介入的大戏改阶段。由于这些剧种主体演员数量不少,水平也大致旗鼓相当,戏改阶段即使有行政力量的介入,艺术水准上也不容易陷入极端。黄梅戏基本上跳过了前一阶段的,它的形成、势起,和戏改,和行政力量极端介入有极大关系,三步并作一步走,再加上搭上了电影这样的新媒体技术的顺风车,一下子火爆全国。如同现在的娱乐圈里一些明星一夜爆红之后晕乎乎的飘了,我相信那个时候的黄梅戏也是这样,尤其是出名的演员,资源的绝对拥有者。

资源过分集中,竞争不自由,导致这一阶段的观众能看见黄梅戏内容发展非常单一,单一的内容又培养了审美单一的受众,恶性循环,以致后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艺术是需要相互碰撞、包容开放以及良性竞争的,这在黄梅戏几乎是没有的。就说韩再芬,因为过于突出的个人风格,就受了黄梅戏圈内外多少莫名其妙的刁难?资源过分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如果这个人的艺术水准,真的够,还好一点,但不可否认这其实还是很危险;如果水准不够,而完全靠资源撑,那么对于一个剧种,将是万劫不复。遗憾的是,黄梅戏是后者,黄梅戏的衰颓是必然的。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过,一个不在计划内的韩再芬出现了,才为黄梅戏吊了一口气,否则现在的黄梅戏早就死透了。

从根本上来说,黄梅戏的根基是不够扎实的。黄梅戏是建国后形成的剧种,当时安徽为了组建黄梅戏社团,拆光了周边的青阳腔、高腔、京剧班社,和一些黄梅戏老艺人整合在一起。虽然他们也各有绝活,但是对于刚刚拼凑起来的剧团,磨合并归纳整理了好的表演经验,是必须的。但是在当时并没有,或者说可能操作了,但是主流官方并不觉得这有多么重要。应该是被骤然的火爆冲昏了头脑,觉得天仙配这样比较单薄但相对完整的戏通过电影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还爆了,这一步棋是对的,越发往这个方向发展。就给黄梅戏定了一个调,在另一个方面促成黄梅戏的形式单一,内容单薄。你以为《天仙配》《女驸马》是黄梅戏程式基本形成的标志?恰恰相反,黄梅戏因此程式没有变得成熟,而它原有的技的部分的传承也丧失了。黄梅戏本来行当本来已经形成了小旦、小生、小丑,因为《天仙配》《女驸马》,行当不但不能发展齐全,反而丑几乎消亡,生只配给旦作配,弱势得几乎看不见。可是人们不要管这些,黄梅戏电影把黄梅戏带向全国,在他们看来是可以吹个永世的,忘记了权利的作用,忘记新技术的加持,还真以为都是“艺术”的功劳呢。不否认黄梅戏电影打开局面的功用,但今天来看,这对黄梅戏更像是ya*片的作用,一时提振了精神,埋下了永久的祸患。

我为什么冷笑《大戏黄梅》前八集都在讲改开前的内容?

一、黄梅戏历史短根基浅,前面一点历史根本用不着这么大篇幅,就算把起源算上去,也用不着。

二、纪录片没有真正展示那时候黄梅戏各阶层的发展状况,严王(得加一句,王少舫是顺带的)就讲了六七集,有必要吗?严王一直是黄梅戏宣传的着力点,几十年来述说得够详尽了,实在不需要这个纪录片再多做什么。《大戏黄梅》如果想要出新,能够与众不同,眼界应该更为开阔一点。难得拍个纪录片,不应该弥补以前没有被关注、观众认知不到的点吗?尤其这部纪录片是安庆主导拍摄的,当年安徽省在合肥组建省黄,几乎把安庆的有用资源搬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安庆这边,难道不该对班友书、斯淑贤、王兆乾、麻彩楼这些人在艰苦环境下,为安庆黄梅戏发展筚路蓝缕、总算攒下几分根基、却不被世人认知的情况多做几分宣传吗?都没有,就是糊里糊涂地过吧。韩再芬基金会后来整理的《锡麟街31号》 介绍了一部分安庆黄梅戏老艺人的状况,虽不全面,都比这可看。

三、眼界太窄,格局太小。不得不说黄梅戏的问题是整个的,不仅仅在于省黄的过分霸道,也在于安庆的黄梅戏从业者过于羸弱。作为黄梅戏之乡,这么多年没有把整个黄梅戏的艺术评价标准把在自己手里(是因为安庆黄梅戏的艺术水准不错,我才这样说的,如果水平不行,把了也没用,我更不会说这话了)。整个纪录片,除了还是为了扯虎皮拉大旗充门面,花了一多集讲和黄梅戏没什么相干的港台黄梅调,以为港台比自己高贵、要拉港台来撑门面外,其余都围绕合肥和安庆打转,未免太磕碜。黄梅戏从业者总是自豪于黄梅戏说起来也是个全国性的大剧种,可是细细地说起来,又没东西了。如果我来安排,安徽省除安庆合肥以外的地方如池州、芜湖、马鞍山等地方的黄梅戏发展状况,肯定要介绍的。不仅如此,江西的黄梅戏,湖北的黄梅戏(如果有的话,哈哈。顺便,不是有起源之争吗?趁机会申述明确,多好的机会?),我都要条分理析。这样做,一是弥补历史的缺漏。因为这些地方未必没有能人,只是因为历史上资源过分集中严凤英身上,很多都被忽视了,现在正好用来重新清算,充实家底。另一层则是,这才是扯虎皮拉大旗的正确打开方式。黄梅戏这个剧种,东西没多少,内耗倒不少。我知道他们拍摄是带着任务的,也有势力的角逐博弈。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却只有两个地方能讲,不太好笑了吗?其他地方也曾有过黄梅戏人为黄梅戏付出,但是处于完全被忽视的状态,长期付出得不到反哺,难道不寒心吗?而且只有真正的开放了,打开局面了,才能抓住主动权。太笨了!

改开前只讲严凤英王少舫,这里展示了黄梅戏从业者两个错误的认知面貌:一、本质上清楚自己的剧种家底很薄,但又想充门面,所以只好一遍又一遍空虚地重复严凤英、王少舫的伟大;二、严凤英、王少舫是名演员,所以他们的功劳大过天;其他从事黄梅戏的演员,因为不出名,所以完全没有贡献,甚至不存在也可以。

剧种健康的发展环境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各个层次的演员都要有相对应的配置。基层从各个方面向上输送养料,顶层从各个方面为下层做出提升。黄梅戏的层次配置是怎样的?没有层次,在很多人眼里,不出名的演员是只配在地平线底下的,只有严王一根擎天柱,直插云霄。

现实吗?正常吗?基层演员完全没有活路。

这当然是错的。这样的极端认知,是一种病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黄梅戏一路发展的畸形。五六十年代算是戏曲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黄梅戏真的算是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出不了第二个人才,不觉得奇怪和恐慌吗?这是行政力量过分集中所致的,是违背事物和艺术发展规律的。对此还真有观众大言不惭的说因为其他人实力不够,所以不能出头。果真如此,那就更可怕了,这说明这个剧种真的有毒,从那么多从业的人员中都挑不出好的,是这个剧种不配得到好人才的青睐吗?

一直以来黄梅戏的发展是畸形的、病态的,太垄断、太极权,太不够包容开放,这个也为后来黄梅戏断崖式的衰落埋下了根苗。好笑的是,我觉得这一点是有个正常逻辑就能认识到的,居然有那么多黄梅戏迷和非黄梅戏迷,视之为理所当然。

《大戏黄梅》在改开后就只有两集,一集五朵金花,一集韩再芬。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在座谈会上合肥的黄梅戏理论研究者反对韩再芬一个人一集。作者很中立的说了一句,黄梅戏发展史上,无论如何,韩再芬都是绕不过去的,合肥的人给他面子,没有反驳。

哪里是什么给面子呢?因为事实如此,但是他们也不知是出于真心觉得不像严凤英的理由呢,还是因为其他的小九九。总之是个正常人,都该为自己的剧种出了一个韩再芬这样的人才而高兴吧?但在黄梅戏中,却极尽刁难,还美其名曰给青年演员多点锤炼。

我也反对韩再芬一个人一集,我是觉得韩再芬一个人一集太不够了,起码要三集,电视剧一集,舞台剧一集,《徽州女人》一集。当然五朵金花也可以一集,虽然本质上我觉得这个组合太没含金量了,但我并不介意给他们一些时间,毕竟是重金投资的极权故事,是亲娘养的,比起其他后妈养的不见经传的演员总要多点侧目。不过纪录片里拍摄的还是太敷衍了,印象中只采访了吴琼,顺带了黄新德(黄梅戏男演员只配打酱油,可怜)。

这一段的拍摄,我觉得做的还是不够坦荡扎实。如果我来做这一时期的展示,我会选择85和89的双十佳。起码这一辈,把这一大群人的艺术水准综合一下、平均一下,才总算能说得过去。我常常想,如果那时候的黄梅戏是这14个人都真正开花了,现在黄梅戏状况应该好很多。同样还有池州、马鞍山、芜湖、江西、湖北、江苏的,我都会给时间来展示。所以改开前的时间肯定要压,太水了,还不如给后辈呢。因此年初的《璀璨梨园》黄梅戏专场,我十分不满意,一些剧院的猫猫狗狗都能上,难道像汪菱花、仝婷、还有基层的汪林林、陈晓玲这些已经比较成熟的不配拥有姓名吗?

另外一层,对于麻彩楼之后、韩再芬之前的那一辈演员,尤其是安庆的,我也会给予时间充分展示。有些人说黄梅戏到严凤英就停止上升了,这种说法我很热很不赞同。正如我上一篇文章说的,后来很多黄梅戏表演和剧目都超过了严凤英广为人知的剧目,这没什么不可说的。只不过,资源的过分倾斜,导致他们得不到重视和关注罢了。所以这里要插一句话,你若要问演员和观众,谁更可恶?当然是观众,冷酷无情,说的就是他们了。

八十年代安庆一团和老地黄都能上演全本《穆桂英挂帅》,一团还有全本视频,打戏完全不输京剧。韩再芬的老师姚美美是文武花旦。董荣玲的《皮秀英四告》,成熟且灵动,并不输前人(胜过也没什么可骄傲的,毕竟前人起点低)。在麻彩楼的自述里,因为知道剧种的短板,所以安庆的黄梅戏演员,很多都是按照京剧的要求练功的。这也是安庆黄梅戏在九十年代完全没戏演,但后来改组之后,水准还能回弹的原因。事物的发展不需要讲求因果吗?不努力,不攒根基,谈什么发展,谈什么艺术?一直没有进步的,唯有省黄而已。这个院团资源最多,是最有条件展现给世人看黄梅戏什么样的,反而因此败坏了黄梅戏的名声。想想也是,他们有很好的资源,合肥也没有第二个黄梅戏剧团,毕竟像人家杭州一地儿就有三个越剧团呢,其它市级县级院团完全是后妈养的,根本不足为虑,完全没有竞争压力,干嘛还去练功呢?而不练功,这也是省黄自组建起的老一辈,留下来的光荣传统,而观众,也真实的实力眼瞎。最后遭殃的还是基层剧团,这对基层还愿意努力的人,真是冷血。

先前强调要对其它地方的黄梅戏的介绍,其实正应了一句话,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无论是基于各方势力的博弈,还是就单纯的踏实宣传,这里本来也是极好的切入点,然而拍摄者脑子又抽了。即使是艺术,也是要讲求气候的。黄梅戏的大气候一直差,一直没起来,戏曲环境好的时候还可以骗骗自己,现在是更加的慕古薄今,掩耳盗铃了。谁之过?大家各自心里有数。

很好玩的是,对新时期的成就,纪录片用的是文字滚轮展示的。哈,所以说,现如今的从业者,是多么的不值钱、多么的容易被轻贱呀!

这是黄梅戏和很多其他剧种都有的另一个错误认知:一味觉得今不如古。

但我总记得《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对哈利说的话,且让我断章取义用作这一篇的结尾吧:“不要怜悯死者,要怜悯那些活着的人。”

黄梅戏从业者对自身历程还有很多可笑的认知,比如必须带着泥土味。但是必须弄清楚,我们要的是泥土的朴素自然,可不是现在黄梅戏整个的土腥味儿。并且朴素自然只会是一个剧种中的一种风格,而不应该强令只有这种风格。再好吃的菜天天吃也会吐,何况按照黄梅戏主流理论者的追求,黄梅戏保持这种现状,永远只能算清粥小菜,你顿顿吃试试?试问哪个剧种声腔的源头不是从田间地头开始起来的呢?但是,精致化整合,从田间草台走向都市舞台,发展多类型的风格,创作多层次的剧目,努力向上,才是对一个剧种的负责。

当初严凤英正是通过电影,让黄梅戏火爆全国,这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剧种都市化历程,也是众多严凤英拥趸们吹捧严凤英伟大的理由之一。何以放在其他人其他事上就行不通了?我怕是某些人,借着“原汁原味”这个由头,光明正大地懒惰,不练功、不练嗓,固步自封呢!

再重复一遍:“不要怜悯死者,要怜悯那些活着的人。”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19 BT影视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