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阴影侵袭之初,可以了解到它们的运作方式。发生在晚上的侵袭是为占领最佳时间段,即太阳下落,自然最大的光芒蛰伏,此时的人类依靠发明的电力支撑光明,信念的立足是现有不稳定的人造光以及太阳仍然会普照的明天(两种含义,未来,正常白天的时间段)。
正常的夜晚,除了主体供电设备下的人造光,只剩下依靠太阳能的发光体——蜡烛等可燃物的燃烧(如打火机和燃料发电机),以及独立性的化学能储备电池——能够抵御直接攻击的瘫痪,即阴影的未知势力可以在侵袭之初切断大小电网;这是一次最有力的攻击,如此突然的灾难降临在此地区所有人身上,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只要没有光源就会被吞噬!
这种光源可以视为人类去除信仰的所有外力依靠,挖掘出集体的丧失——将本该是信仰主体的自我彻底沦落为外力的依附;然而,最大光源的太阳在以往本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完全不需要“文明物质”支撑的大自然,曾经也可以说是外力,但在“文明产物”无法支撑的极端情景下,“太阳”成了人类信仰之力的象征。
在影片末段,小女孩的思想精神是本片对立意的最大揭示。
首先必须澄清,当观众在编剧、导演、演员所诠释的未知灾难中感受迷惘与压抑的种种神秘,却忽视了人类与未知灾难的本质关系:当人类遇到不可抗拒、不可避免的灾难或是悲剧时,各种困扰席卷着人性和心灵,无辜、迷惘、怀疑、恐惧等等摇摆不定与挣扎的内心世界彻底暴露;外界的所谓主体地位因为被极端的设置,彻底剥离、下降为内心世界的附属——人类的信仰面临了空前考验。
其次,“太阳”真的消失了吗,也被阴影势力吞噬了吗?即使,对于人类可见的白天已经越来越短暂,可见的太阳光被阴影所致的“黑暗”替代,真正的“太阳”以及“太阳能”并没有消失,与其捆绑的人类信仰也不应该丧失!
无论大家如何争议“ it wont go out as long as there is day” 的翻译,其关键的信息是明确的:白天是我们对太阳普照的感受、认知与验证,白天没有来临证明太阳没有升起是普遍的认知。可是,在本片这种科幻背景下,看不到所谓的白天,看不到太阳光,不能证明太阳没有升起、也没有普照。太阳照常东升西落,太阳能没有消失,只是可见的太阳光被阴影笼罩的黑暗所侵占,正如,人类的信仰被外界的“黑暗”所掌控与蒙蔽,才对所有“光明之源”绝望!如果,轻易断定小女孩的太阳能手电筒使用“白天”的储备持续不下去,你的认知是狭隘的,的确也发现不了本片的立意之光!你又如何狡辩公交站的太阳能照明设备能够在“白天”被侵蚀3天、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仍然正常大面积地消耗光电?没有足够的太阳能怎么可能支撑明晃晃的光亮?
然后,信仰之力要影响与改变外界的道理。真正的信仰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通过努力运用所有可以产生积极价值的物质来彰显力量。例如,“伪”信仰的极致表现有“不吃不喝、不治病一样活得下去”,“能够飞就从高处跳下”。。。那么,影片里有人念叨“我存在”,他的内心到底有多么坚定?不可能真的认为,人只有无现实依托的一个“存在”意识,就可以战胜阴影吧?人需要把信仰之力转化成智力和行动力,作用在现实、外界的物质上,才能真正的生存、存在于现实。否则,消失的是人,留下的是非人生物、物品,似是而非、神秘未知的影子和杂音(也许是幸存者的幻觉或是某种神秘的感知形态,“阴影”的本质这里还不可考证)。哪怕人们的记忆和生存证明可以通过物质保留下来,例如书本、影像记录、各种遗物,人作为一种生物,如果没有实质的照明还是会被阴影吞噬!所以,为了生存,人必需具备信仰,在现实中,寻找或者制造可见光源。否则,即使太阳还在,信仰之力还在,人仍然会丧失对它们的掌控,失去生存的力量以及失去生存本身。
阴影一直表现着对任何光源本身的无能与畏惧,因为它在夜晚才发动攻击,破坏的是电网,只能通过某种方式,改变物理环境来阻隔光源对外界的影响。实际上,阴影可以妨碍可见光的产生,却一遇光明就退却;可以让人看不到太阳,甚至可以等到教堂的蜡烛自然燃尽。可是,只要有一支“蜡烛”还在燃烧,它就无法占领最后的光明之源、希望之光。只要信念屹立不倒,就能支持人类更换和发掘新的照明工具,恢复被阴影阻挠的光源对外界的影响,驱逐阴影笼罩下的黑暗。所以,小男孩最后还在受到光明的庇护,小女孩更是“太阳(能)”的使者。
所以,请让“光明”的信念坚定不移,同时,请备好和妥善利用各种照明设备。尤其参考一个包含深意的情节所暗示的(芝加哥有人通过卫星通讯发出信息),不要相信外界提供的照明,只相信自己手上的。电力和燃料提供光源不稳定、持久,你需要不断替代,只有自己手边可随时支配的光源才是保险的,其实寓意是自我的信念、内心的光明才是你抵御未知黑暗与危险的最终力量!
最后我不得不说,本片引发争论和思考的能力,无论观众褒贬都是事实;然而,深刻的立意如果需要用心去发现和理解,在缺失耐心甚至尊重的观众的心眼嘴里,只能沦为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