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的人都知道浑身是刺的刺猬就不该靠太近,
爱的人却只看到满身刺的玫瑰在一起才更绚烂。
我们不断的进行抉择,不断的改变,不断的选择更好的生活甚至伴侣。但,这些究竟是为谁而变?
似乎,时时刻刻我们都在选择爱,选择社交,选择情绪,选择那些更易被世俗和舆论所接受的东西,所以我们忙碌到甚至不曾真正想过这些改变究竟是否是为了自己。
前些天读到瓦勒里·维特劳弗的《Solitary Vice》,评论家Molly Sutton Kiefer说这是一次调情,浸透了欲望与暴力,两者经常会在私通中八肢相交……
诗的开头写“I loved a girl when I was a girl, before I knew desire could be used against me."
首发于微信“阿绿笔记”(alvbiji)
这让我想起一个Gay蜜,同为电影爱好者聚在一起总是互相安利电影。之前给他安利过《The five senses》和《Yes or No》,顺带着自己也刷了一遍。今天要说的是后者,《Yes or No》与国内动辄千万上亿投资巨制的电影相比,不管是演员阵容还是投资成本都可谓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就是这部小成本电影在国内一路捧红了两个主角,甚至于带动了国内网剧在选材上的思考。
电影所讲其实很简单:爱情。
故事以校园生活为背景,讲述了Pie与Kim二人在大学生活里产生的纯美爱情故事,这是一部关于选择、关于边缘爱情的电影。Kim和Pie都在学习爱人的能力,也都在爱人的过程中学着探索自我、认可自我、遵从自我。也正因为整部电影中,她们都在不断的成长,与自己进行对话和解,才有电影最后那一幕的Happy ending。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Les电影,也算是第一次去思考爱与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
与其他边缘题材电影不同,让我高兴的是导演在电影主角的设置上没有边缘化,她们的生活没有因此而充满灰色、沉重、歧视和嘲讽,导演没有给人物在性格或生活上生拉硬扯的贴上缺陷标签。
关于同性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认知,“仿佛,一旦她们与主流感情背道而驰便不配拥有爱,不配拥有幸福和健全生活的可能,一生只能蜷缩在见不得光的角落”。
对他们而言,同性恋是为这个社会所不容的,轻则嗤之以鼻,重则上升至人生攻击。
之所以造成这种误解,甚至是人们现在对于同性恋的认知还停留在表皮,究其根源还在于没有好的引导。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人们在影视、文学、客观资料上了解的太少;另一方面在于表现同性恋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大都粗制滥造,在大部分作品中同性恋情被粗暴的等同于“色情、变态、HIV、龌龊、恶心、有病……”。以往影视剧中判断同性恋的标准公式便是:同性+肢体纠缠+吻,仿佛只要是两个相同性别的人同床而躺,上下其手脱光衣服,只要四肢纠缠在一起便会妥妥的同性恋了。
曾问过几个朋友对于异性恋和同性恋的看法,大部分都表示发生在别人身上无所谓,但是发生在身边人或者自己身上还是有点不能接受。因为,你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一天被掰弯,或者忽然被三掉。从他们的眼神中可知,这些已经是相对于比较礼貌的回答了,那些藏匿在心里顾及到形象的话才是真心话。
对待同性恋情,还真是苛刻啊!
尚记得,远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大家更看重“愿君如月我如星”的那份感情,对于性别还是很宽容的。
影片中Pie长相甜美,家境优渥,不乏异性追求者,在与Kim的接触中渐渐从排斥到接受,滋生出最可贵的感情。Kim幽默乐观,很招女孩子喜欢,默默为Pie付出。她们拥有着那个年纪该有的友情(阿宝、小珍、娜娜),也有着那个年纪会有的烦恼(爱一个人不敢言明,被不喜欢的人喜欢,太过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当然也有温暖的家庭,这让她们没有被边缘化,让她们与所有异性恋的生活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