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周日晚间剧场:1984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科幻  英国 1954

简介: "BBC Sunday-Night Theatre" 198 详情

更新时间:2010-04-18

BBC周日晚间剧场:1984影评:极权主义与人性

影片看了整整两遍才算基本心领神会,就是一部欧洲的“文化大革命”,却是更加赤裸裸的丑陋。影片开头一个大场面,观众前面是一个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画面给我的感觉就是初中历史课本上的一个个三、五年计划。巧克力或许是人类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接着就是观众的愤慨以及对“INGSOC”这个图标的景仰,第二遍才看出来导演已经在这个场景中特写出四个主角。之后的影片中一再出现以一个个数据增长为主的新闻背景音,我想这是党稳固民心的一个重要手段,让人们相信自己的生活再不断变好然后服从。而主人公温斯顿的任务就是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面篡改数据夸大实情。至于是如何运作的我还是没太看明白。
从呆板单一的办公场所到荒凉的街道,再到破旧的土坯房,千篇一律的深蓝色调,没有什么是鲜艳的,没有什么是活跃的,整个影片都沉闷得令人没有耐心。这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你以为这是一个极度落后的时代,但房间中那个如同现代液晶显示器的巨大屏幕又让你感到疑惑。没错,这是一个生存在高科技下的落后时代。落后的不是科技而是人类的思想与精神文明。
这是一个以“老大哥”为首的党统治下的国家,人民的一举一动遭受到掌权者严密的监控,所有人从小就被不断洗脑,最终被教化成一个没有文化、没有情感甚至没有人性的躯壳。“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是党统治人民的三大原则。
“勇气”“力量”“奋斗”“无私奉献”••••••从这些冠冕堂皇的词汇以及群众的倒向来看,党是绝对正义的一方,特别是与之后“叛徒”所做的有关“妓女”“梅毒”“精神错乱”等一系列陈述的对比之后,将观众带入一个迷蒙的错觉之中:这是一个极度崇尚伦理道德的时代,正义与圣洁的灵魂是党宣扬的,在不断打击邪恶与丑陋的人性弊端之后,带领人民进入更高的文明!?可总有一些东西不对劲,是影片透露出的灰暗的压抑感,也是严肃的、扭曲地叫嚣着的人民,还有镜头推进放大的“老大哥”令人悚然的特写照片。“到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直到主人公温斯顿记日记的场景,才最终导正了电影的核心。这是一个极端“圣洁”与道德沦丧的国度,整个人类的价值观形成了极端化的扭曲,真理被忽视,人性泯灭。就好比整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观念都是错误和荒谬的,并且少数思维清晰的人遭到残忍的镇压,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影片中这样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温斯顿坐在角落里写日记,镜头从他的近景逐渐拉出,最后固定于屏幕上“叛徒”的忏悔录与温斯顿并排放置的全景。这当然意味着在这个温斯顿身上将要发生的一些可怕的事,我想影片正是从这里开始设置出悬念。影片之中时不时穿插出这样一个画面:温斯顿打开101这个房门,然后进入一个宽敞明亮的草原,这就是他渴望思想及人性解放的最好证明,而两次出现的旁白“在那遮阴的栗子树下,我出卖你,你出卖我”恰恰又暗示了温斯顿最终的悲惨命运。
在影片的叙述中,导演不断从背景音的“新闻”以及演讲者的宣扬稿中强调“人工受精”以及“神经高潮的消除”这类“反性”思想。他们认为“一个家庭上生物上和群居上的演变会引起个人的不同反应,这反应并不是党需要的”,简言之,就是性所达到的高潮是对人欲的放纵,是党严肃的生存态度所不允许的。人性很大一部分都是体现在男女之爱这方面,纵观大多数影片,性往往是导演表达反政府以及思想解放的最佳手段,而我想这也就是把温斯顿的思想罪设立在这个方面的原因。况且,更加荒唐的是,这个党统治下的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之极,别说是爱情了,甚至是亲情都被阻隔,这点从温斯顿最后被洗脑时与思想警察的对话中以及影片中不断插入的童年回忆可以看出。
看完影片后还是去了解了一下小说原著及其作者乔治奥威尔。“在奥威尔眼里,语言是掩盖真实的幕布,粉饰现实的工具,蛊惑民心的艺术。”影片中一直提到了“New Speak”这本书,委员会通过不断销毁一些字以及制定和更新一些新的术语来控制人类的大脑记忆。“把语言转变成为人的直接思维,人的自主本能的反应”党认为可以用语言来永久删除政权统治之前的记忆,从而最终控制人的思想。然而在奥威尔眼里,这是不可能的,“阻止我们的感情,这是唯一一点他们不能办到的”茱莉亚的这句话恰恰揭示了那些被蒙蔽了心灵的人的谬论。而温斯顿在接受酷刑的最后也一再强调要泯灭人性是不可能的。语言以及思想填鸭式灌输不可能战胜人的天性。
然而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民毕竟太容易被蒙蔽,帕森斯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他在无知无觉中就变成了“戈德斯坦手下的特务”,而他什么都没做,戈德斯坦或许都不曾真正存在过。更加讽刺的是他的女儿检举揭发了他,温斯顿之前曾寄予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包括之前统一的儿童服装以及他们齐声歌颂党无一不证明了这种思想入侵已经深入儿童心灵,他们从小就接受着这种磨灭天性的教育。帕森斯为女儿的“聪慧”感到自豪,并且深信自己犯了穷凶极恶的思想罪,认为自己差点变得无可救药。事实上不是思想罪“防不慎防”,而是人性的植根。
这个世界上除了被完全蒙蔽的人,或许还有一类人,为了保存自身而默不作声的人。这类人的代表我想就是打饭的唱歌晒着衣服的“臀宽足有一米长”的胖女人。“这才是她的美丽之处”在这样一个深知黑暗而荒谬的社会下,无力反抗,只有于其中活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这是我所理解的。
温斯顿是世界上的少数人,意志坚定并且心灵清明,在酷刑的最终他始终都没有被党控制住,而最终束缚他的毕竟还是影片之前就不断出现的可怕的童年回忆。101这个房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之前在温斯顿的梦境或者说是理想中,打开101的房门应该是一片广阔的不受束缚不被压抑的世界,然而事实上101这个房间里面恰恰是他恐惧与憎恨的源泉。这也是党控制人心的最佳武器,弱点。
很佩服导演的叙事能力,在短短1小时40分钟内将这样一个故事通过整体色调、对话、旁白、镜头组接表达的淋漓尽致,起码让我在完全不了解小说的前提下了解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每个镜头都在帮助叙事并且可以深入探索其寓意。就好像在办公场所温斯顿的好几次转头的镜头以及接下来立即接入的同事特写,虽然并没有怎么看明白,但我以为与之后的照片事件相关联并且恰恰可能与温斯顿被出卖相呼应。还有就是童年的温斯顿抢了妹妹的巧克力跑过废墟的一个镜头,前景中有两个人蹲在废墟中搜寻什么,这也是导演在表现社会背景的用心之处,将此种表现融进叙事中,使得影片在不显得拖沓冗长的前提下完整叙事。我想导演不仅仅是在围绕主人公叙述他是如何犯了“思想罪”并且如何被麻痹这样一件事,而更加着力于用各种各样的描写手段来表现这样一个社会并探讨其思想内核。而叙事手段只是描写以及探讨的辅助工具。因为影片过后最终留在我脑海中最深刻的是那个所谓的“极权主义”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以及不需要太多阐述只需要用心体会的思想。
我想“文革”时期的整个社会气息就是如此这般,乔治鲍威尔以超现实主义手法幻想出之后50年的一个极权主义下的世界。我想这是对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的一些压抑的、沉闷的、闭塞的、观念狭隘的、难以包容和接受的、口口声声说着冠冕堂皇的道德观的、道貌岸然的现象的极致表现。当今的朝鲜就是一个很好的折射面。影片将这种氛围烘烤得炙热而又刺骨的寒冷,分析以上这些真的是完全不够。就个人而言,我特别喜欢片中的背景音乐,尤其是温斯顿记载1984年4月4日的日记那一段,不过要具体分析些什么出来还真的力不从心。
个人认为影片在表达“反乌托邦,反极权主义”之外,还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拿最后一个镜头,温斯顿看着屏幕上的“老大哥”头像转身看向镜头,热泪盈眶,最后旁白“我爱你”,恰恰最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动人之处,并且与之前几处“我爱你”形成强烈呼应。人性即是爱。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19 BT影视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