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被抽中了赠票,影评是为作业,作业还是要交.
我觉得这更像是一部制作更精良的电视采访,称不上电影. 来到百老汇电影中心的跟大家交流的导演宋芳也坦言,时间太短,所以只能采用这个被拍摄对象讲述故事的方式来推进.
12个人,对每一个人大概拍3天,后来再筛剪出每人7分钟的故事.
在我看来,最大的硬伤就是受短片篇幅所限的用力不足. 3天,大概也只能展现一个人的小小侧脸吧.就算被访对象及其真诚,你也只能捕捉那些他们生活的外显状态和一些生拽出的放炮言论.
我觉得这就像有些网站做完访谈节目,懒得去编辑与写作,把速记搞出的文字实录--粗略编辑后悉数奉上. 缺乏充足的了解和观点的表达,是记录者思维的懒惰. 看完我一直想问, 制作方想表达什么? 名人语录?还是寻梦故事?
而观众是否还需要一个个简单堆砌的寻梦故事了呢?
我承认有很多人的生活态度让我感动,比如环保者赵中以及艾滋病孤儿协会的张颖;有很多人很有趣,比如罗永浩和周云蓬;有很多人的生活我不曾了解过,比如昆曲的张军和舞者黄豆豆....影片不失一个认识他们的途径,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对每一个人的印象却是模糊的,只是想问"so what?".
这两天刚好在百老汇看了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 讲述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家庭变迁,包括春运,父子关系,每个人的选择,全球化下的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这个故事他拍了3年, 每年有几个月的时间跟这个家庭在一块,生命交织交叠. 我不了解电影技术, 但就故事来说, 时间打磨的痕迹是没法伪造的. 那些真实的,细腻的,动人的点滴,是在长时间的观察中才会逐渐显现的,没有捷径可走.
所以,站在观影者的角度来看,语路留给内心的痕迹是不足的. 虽然它也试图在小篇幅中尽可能的孕育故事主题,在选角中也足够用心, 但它更像个被即时消费的网络传播短片而非院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