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豆瓣平台真不错,写好的影评还能修改内容和标题,看来就是为这种常看常新的电影准备的,哈哈。
金秀贤和real的双向解读(写于8月4日)
一、通过金秀贤解读电影
照理说电影的解读和演员的看法应该关系不大,我们欣赏一部电影的时候也不应该先看看主演怎么说。但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个特殊情况,原来以为两三年内看不到这部电影,然后就先看了电影相关的报道访谈和去韩国观影的金粉们的影评。这样的后果是失去了裸看的乐趣,在解读的时候难免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影响。但是又想想,纯粹个人的解读固然有意思,顺着提示解读也不是完全无意义。就像你独自解答一道题,固然可以测试出你的能力且更有挑战的乐趣,而在提示下解题,则可以让你尝试新的解题视角、思路和方法,也会有新的收获。而对于一部可以多重解读的电影,不妨把主演提示下的解读作为解读之一(而非权威解读),只要这种解读能被你理解,能引起你的共鸣,对你有所启示,那就是这种解读的存在价值。
好吧,我承认,即使在金秀贤的提示下,我也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基于电影上映前的相关访谈,里面的提示比较抽象,可能基于这种提示的解读,更多的是我个人的解读。当时我自以为这种解读完美无缺,是最符合电影原意和金秀贤理解的解读。后来top class出版,我看到了金秀贤更为具体的表述。一开始我是抗拒的,甚至认为是记者理解失误,然后过了一天,我拓宽了思路,居然找到了解决方案,而且觉得同样完美。我先说这种解读,因为它可能更接近主演的理解。
Top class中题为《对三十岁左右金秀贤的‘REAL’的采访...演员和普通人之间的比较》的这篇文章中写到:
不管他的20代绚烂还是艰难,演员金秀贤的顶点与普通人金秀贤的顶峰不相关。他在没有偏离的道路上找到了《REAL》,扣问着“真实的我是谁”的这部电影,当时自然而然地打动了金秀贤的心。
“演员金秀贤的占位渐宽,普通人金秀贤的占位渐渐变窄,也思忖过以后普通人金秀贤还有必要存在么?从小前辈们就教导‘要抓住这两者的平衡’,真到面临的时候,真不知道要怎么做了。”
说不定《REAL》不是演员金秀贤而是普通人金秀贤选择的作品。他说,作为演员金秀贤,即使《REAL》是演绎生涯中的致命打击,但作为普通人金秀贤,也是一定不能放过的作品。说起我和你两个人中谁是真的,电影中有两名张泰英同时登场。
强大的张泰英和软弱的张泰英。强大的张泰英想要除去软弱的张泰英,软弱张泰英在这里抵抗着,软弱的张泰英是普通人金秀贤,他与强大的张泰英针峰相对而生存下来,成为比强大的张泰英还要强大的张泰英。
金秀贤在两者中更喜欢“模仿者张泰英”,他的不足和不适感,不如意的背运无端地敲打着金秀贤的心,演“模仿者张泰英”的时候他带着面具,在面具下也经常“扑哧”笑出来,与他已经达到了这般的心息相通。
我一开始无法接受面具张泰英怎么可能是普通人金秀贤,面具张泰英是那么阴柔狡诈,正如文章中说的不足和不适,怎么可能是普通人金秀贤?后来,我突然想到外化,我曾看过一部动画片还是一部童话书(看多的实在太多,记不清了,如果有人知道是哪部,告诉我),讲的是一个小女孩遇到一个怪物,后来才知道这个怪物是小女孩内心的恐惧,是她内心恐惧的外化物。那么如果记者张泰英是普通人金秀贤(之前的访谈也有翻成人类金秀贤),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那部分自我,boss张泰英是演员金秀贤(之前的访谈也有翻成明星金秀贤),这部分更多的是被他人定义的那部分自我,那么面具张泰英会不会是记者张泰英人格(普通人金秀贤)被boss张泰英人格(演员金秀贤)挤压得无处容身后外化的形象?他的阴柔表现了人性自我的韧性,他的成长,由弱到强,夺回对身体自主权的企图,虽然看起来有点狡诈,但是表现了这部分自我的顽强抵抗,他给人负面的感受,表现了人性自我外化后的扭曲。两个张泰英的冲突,正是金秀贤内心两个自我的冲突,最后卫生间的对决,表现两个自我的矛盾发展到了顶峰,也正是这次顶峰对决,给了张泰英一个反思的机会,他的内心重新开始有了记者张泰英的位置。于是,面具张泰英,这个外化的扭曲的人性自我,只能在幻想中达到无敌状态最终归于消失。在电影里,有一个好的结局,最终的张泰英找回了人性自我,成为完整的人。用金秀贤来做例子,他成名太快,演员金秀贤迅速挤压了普通人金秀贤的位置,曾经一度思忖过普通人金秀贤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对应了电影里作家人格的求死,boss张泰英人格也想要除去作家),普通人金秀贤在身体里没有位置,外化为扭曲抗争的形象,幸而金秀贤看到了这个挣扎的普通人金秀贤,重新找回了这部分自我。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实中也有不少明星始终看不到那个挣扎抗争的人性自我,任由其扭曲发展,最终走向毁灭之路(吸毒啊,自暴自弃啊)。你不要说这个外化扯淡,既然卡夫卡笔下人可以变成大虫子,为什么一部分自我不能外化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变形是表现主义常用的手法,看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更能直击本质。这种解读不仅对于明星啊演员啊有意义,对我们也有启示。有时候,我们由于职业啊职务啊被人肯定得太多,于是我们以为这种被他人定义的自我就是自我的全部,而忘了还有一个作为“人”的自我。举个例子,比如有些人做了教师,学生称其为老师,周围的人出于尊敬,也称其为老师,久而久之,他就以为老师是自己的全部,习惯性地颐指气使,在生活中也当自己是个老师。曾经我楼上住了个大学老师,有次滴水滴到我家,我找他交涉,他留了一个纸条给我,写着某老师,电话多少多少。我收到这张纸条也真是想笑,你在单位是老师,在家你是我邻居啊,又不是我老师。后来,我经常发现在一些和工作无关的群(比如兴趣爱好群,邻居群),有些人的qq名依然是某老师,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身份就成了全部。还有,很多当惯领导的人,退休后很难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不能跟其他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也是因为普通人这一部分在他们身上被挤压了。现在这个现象其实蛮普遍的,很多人在工作之外没有作为人的兴趣爱好,和其他人正常交往存在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的人就像boss张泰英,你再强大,也有会被打败的一天,因为你不是完整的人。
二、通过电影解读金秀贤
之前有篇影评题目是《real让你看不清真正的金秀贤》,我倒是想说real让我真正认识了金秀贤。其实,前面那篇影评的标题也很正确,他的意思是real会完全打破你原先对金秀贤的认识。
这部电影引来那么大的争议,跟金秀贤也有莫大关系。喜欢金秀贤的人固然很多,恨他的人只多不少。这个长得不怎么样的小子,当年凭着一部“谁演谁红”的电视剧在中国红爆,一年圈走多少多少亿人民币,很让人不爽吧。说实在,在他最红的2014年,我还真没注意到他,只是大概知道有这个人,他不是我喜欢的长相,我不看韩剧,又对火爆的剧天生反感,对满大街的广告也就视而不见了。今年年初的时候,实在无聊,就尝试一下看了当年火热的星你,看着看着觉得这小子还蛮顺眼了,然后看了他其他的一些作品。看到《制作人》就很喜欢他了,这部温情脉脉的电视剧像涓涓细流一样流进心里,关键是那个又傻又有智慧的呆萌白承灿真是都教授?后来才知道很多人入坑都是因为这个:你在每部作品里看到的都是那个角色,而不是金秀贤。好吧,到这里为主,我眼中的金秀贤还只是一个会演戏的小子。这小子的影视作品产量也真是低,几部很快就看完了,然后我就开始搜索相关信息看看他有啥新动向,但是搜索到的近况是15年《制作人》后只拍了电影real,16年6月拍完real,之后几乎是一片空白。很难想象一个当红艺人会有一年的空白期(我国的艺人红了以后不都是一年四五部的戏在拍吗?),百度搜索金秀贤,经常蹦出来“金秀贤过气了吗?”真的过气了吗?接不到作品?也不像啊,虽然一年空白,但是各类人气投票排行榜,他依然是前几啊,其他艺人也经常提到他,而且也以和他搭上边为荣。在我的经验里,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然后,real问世,一切都有了答案。
Real上映前,金秀贤给杂志做的专访中提到了演员金秀贤和普通人金秀贤的差距问题,金秀贤说以前最恐惧的是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而现在这种差距正在缩小,他把这种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年龄的增长。当时我也没太在意,总觉得演员会说一些故作高深的话。Real上映后,看了去韩国观影的金粉写的电影内容,突然想到之前的访谈和电影是有直接关系的。虽然当时我还没有看电影,但是看了故事介绍,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部寻找自我的电影。当时我就想那个空白期就是金秀贤拍了电影后留给自己寻找普通人自我的时间。后来看了电影,印证了我的猜测。Top class《对三十岁左右金秀贤的‘REAL’的采访.》更是详细地补充了这段寻找普通人自我的旅程。
我们根据电影和访谈可以稍稍做下还原:
20代的金秀贤作为演员不可谓不绚烂,但是普通人金秀贤的位置不断被挤压,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突然有一天感觉到自己像是被人照顾的小公主,认为其他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自己除了在摄影灯下都无法正常和别人交流,这让他深感恐惧和痛苦。然后他遇到了real,表面上这个剧本打动他的是对演技的挑战性(演技的一个综合礼包),而实际上是扣问着“真实的我是谁”的这个主题吸引了他(很可能他自己最初都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真正选择了这部电影的是那个已经被挤压得没有容身之地的普通人金秀贤而不是那个站在巅峰的演员金秀贤。要理清自我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拍摄的过程中金秀贤也经常理解错,在和导演编剧的不断沟通中,在扮演一个个张泰英的过程中,他不断学习成长,相信在电影拍摄完毕后,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那个答案。于是他决定要留给普通人金秀贤更多的位置,他推掉演员金秀贤的活动。他去打保龄球,因为那是普通人金秀贤的活动,参加保龄球职业资格赛,期间认识了李弘基,虽然两个人都是艺人,但是他们相识于普通人的活动中,他们之间交往更接近普通人的交往,一起吃饭喝咖啡听音乐会做普拉提滑雪吃对方妈妈做的饭。“在江原道度过了冬天,什么都没做就只是滑雪了,也偷偷地听了大人们的聊天。在那之前去了日本还搭了火车。现在,好像渐渐意识到了不是作为演员而是自己独处时如何消磨时间的方法。”还有的一些生活可从金秀贤给李弘基主持的电台节目的留言中一窥端倪:爱上了边洗澡边刷鞋(到后来一次要洗5双),撒娇让李弘基送墨镜,抱怨春天脸肿,发现体重增加大惊小怪,做了普拉提浑身酸疼地待在家里听电台,晚上通宵打游戏。当初看到这些留言估计金粉们都是崩溃的(当时微博有人评论说由于电台通过卫星发射,所以主持人把观众统称为外星人,而不是特指,估计他是怎么都不相信这些再普通人不过的日常是偶像的日常。然而这些留言在金秀贤6月27日出演kiss the radio时被证实了)。然后,我们看到了那个更加有余自在的金秀贤。上弟弟的电台宣传电影,活泼洒脱得像个邻家男孩,唱弟弟的歌可以飙高音飙破嗓子,唱完后笑到躺在地上。Vip试映会,在恐怖的气氛和尴尬的局面中,连记者都在犹豫如何打招呼,他可以先开口,冷静而毫无悔恨。“‘再稍微亲切一点就好些吧,但好像没有做到那样。’脸上没有后悔或悔恨,反而是冷静。他说虽然希望那样,但现在没能做到那样也没关系。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面貌是《REAL》中能做到的最好的了。”“尝试以前未曾试过的东西的时候,我觉得很兴奋开心。比起'这个角色帅不帅''有没有人气'这些,我希望的是表现之前没能尝试过的角色。我认为每一个角色都是在一点一点的学习,《REAL》是迄今为止所有拍摄过的作品中需要学习最多的,最终也成为学到了最多的作品。” “虽然20代的我很出色,却并不幸福。和人们对视谈话对我来说是很难的,对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的情况感到很害怕。但是拍摄完《REAL》之后觉得很幸福。只要完成了这部作品就感到心满意足了。”“这就要过三十岁的他说:比起20几岁的我,现在更为平静了。虽然对于30岁的到来会有恐惧,对于20岁的离去也有焦虑,但是真到了三十岁的年纪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觉得自己变得自在了。”
之后我又翻看了金秀贤更早的一些访谈,发现很早的访谈里就出现压力大恐惧这样的措辞,在12年更是说到成名后感觉失去了自我,曾尝试通过醉酒找回自我,但是没有成功。很幸运他遇到了real,重新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幸福。特别喜欢Top class访谈中最后一句话:要说担心可太早了,因为普通人金秀贤的幸福会再次成为演员金秀贤的底气。
一个演员,可以完全置人气名利于不顾,只为了满足心灵的需求去挑战一部电影,有所领悟后,不是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是积极践行,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啊!反正,现在我对他,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附相关访谈中译文链接(感觉我像在写论文了):
1、 【magazine M采访】遇见"REAL"真正金秀贤的时间http://tieba.baidu.com/p/5193275433
2、 W Korea7月刊金秀贤专访-平凡男人http://tieba.baidu.com/p/5172169786
3、 Top class中《对三十岁左右金秀贤的‘REAL’的采访.》http://tieba.baidu.com/p/5244652186
4、 金秀贤出演kiss the radio,bilibili搜咸鸡cp的相声大会全场(超级推荐,你完全不会觉得是两个大明星在做节目,而是纯真爽直的两个兄弟的日常互动,你会完全融化在他们爽朗的笑声中)
再附,另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可能更多是基于我自己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背景。
片头马斯洛的那句话,是破题的关键之一,那句话后面出现的手也是关键。那只手是催眠的手,催眠的元素后来还反复出现。催眠在本片中是什么含义呢?我觉得要结合金秀贤的剧透来理解。我记得金秀贤在两个场合说过“一个学者说,人只有在他人眼里才能被定义”,他更在电影上映前一天到kiss the radio里说这句话就是最大的剧透。个人感知到的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镜像自我)如何过于强大,会起到类似催眠的效果。比如说,如果我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我是什么样的,那么我就可能真的以为我就是那样的。赏识教育就是对于这一理论的正面运用。但是镜像自我是不是就是真实自我?电影中催眠起到了重要作用。我觉作家张泰英是本体人格,就是最初的张泰英,因为他的存在过往经历是有实物证据的。Boss张泰英是作家张泰英分裂出的第二人格,是他想达到但是无法达到的强悍人格,但是boss的黑道成长经历怎么来的,很有可能是医生的催眠,电影里医生让他一遍一遍陈述经历,旁边钟摆一直在晃动(钟摆是催眠的重要工具)。面具张泰英原来是植物人,已经没有本体人格,后来的人格是医生拿着小本子在病床前不断催眠的结果。Boss张泰英和面具张泰英认为真实的自我其实都只是“他人眼里定义的自我”。Boss张泰英受伤后,看到作家张泰英以前的实物资料,找回了记忆,两个人格合体形成完整人格(可以留意下boss张泰英以前用右手,合体后用作家张泰英习惯用的左手)。两个人格合体后,既拥有了原初的自我作家的一些特点,也拥有了催眠后形成的人格boss的一些特点,是一个发展了的自我,这也符合全片开头马斯洛的那句话。我理解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我们不要迷失在镜像自我中,要始终不忘初心,但是镜像自我也是自我的一部分,吸收有益的部分,来不断发展自己。而面具张泰英是一个反例,他没有本体人格,意味着他完全迷失在镜像自我中,这样的自我即使再发展也是空中楼阁。
real争议点解析(写于7月24日)
出于版权方面的考虑,本来打算下映后再看,又因为被两级分化的评分吸引,所以忍不住看了评论,然后就有了一些想法想跟大家探讨,但是没有看过影片也实在没有探讨的底气,思来想去,所以还是先看电影,其他的通过应援票房等措施弥补吧。
以下有剧透,如果你只想看一遍,建议先看影评,不然一遍多半看不懂,如果你有多看几遍的准备,建议不要看剧透,好好享受一遍遍探索的乐趣。
==========================================================================
一、 boss泰英和面具泰英怎么产生的?
Real中boss泰英和面具泰英戏份最多,他们两个都是认为自己是真的,其实都是衍生人格,他们怎么来的呢?目前没有争议的是boss泰英是作家泰英分裂出的人格,争议比较大的是面具泰英的成因:是作家泰英人格转移到植物人体内,还是植物人被催眠洗脑自以为得了作家人格。我在没有看全片的情况下就倾向于后者,原因有几个。原因一、作为张泰英本体的作家冒险调查毒品,不惜以身试毒,这个人格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因为知道自己杀了人,所以一心求死,面具泰英身上看不到这两点。原因二,如果面具泰英是作家泰英的人格,那这个故事就是讲了一个人的两个人格互斗,那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如果面具泰英只是被催眠的方式灌输了他是作家人格,那这个故事就有趣味多了:卫生间一场,面具泰英揭露boss泰英是衍生人格,是假的,boss泰英知道真相崩溃,这是一处逆转;面具泰英一直以为自己是真的,而最终知道自己其实也是假的,又是一处逆转;本体人格作家泰英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身体,boss泰英受伤后,找回本体人格,两个人格合二为一,变成既正义又强大的人,最终战胜邪恶,这不是一种最符合逻辑和普世价值观的可能吗?而且这点也符合第三章和整部电影的名称real。
在看完全片后,我在电影中也确实找到了证据。关键的线索就是张泰英左右手的使用。作家泰英使用的是左手。面具泰英被灌输了他是作家泰英,他使用的是和作家一样的左手。Boss泰英因为是作为作家泰英相反的人格出现的,他使用的是右手,找回本体后,开始使用左手。具体细节:作家泰英被唤醒后,想用笔自杀,使用的是左手;boss泰英单手引体向上,右手,打人,右手,吃叫花鸡,右手;面具泰英做模仿引体向上,左手;本体回归,找回记忆后的张泰英,左手打了镜子,买叫花鸡,左手写了叫花鸡三个字。观察左右手的时候,发现张泰英打死中毒女朋友(也是卢警官女儿)时候用的是右手,所以,我觉得分裂出boss泰英人格的时候是在打死女友前,作家泰英没有勇气打死痛苦的女友,所以生出了强悍的人格来做这件事,而不是杀人后产生内疚分裂了新人格。此外,片头摇摆的大手是催眠的动作,暗示了新人格的形成和催眠的关系,而不是人格转移。
二、 sieta是一种什么样的毒品?
siesta是传统毒品还是有特别功效的毒品?Siesta毒品,在电影中用荧蓝色表示。我感觉电影中这种毒品还在实验阶段,出现的次数不多:记者泰英吸过这种蓝色粉末,他找到浸泡在冰水里缓解症状的办法,他女友和一些女人吸食过(最后卢刑警找到的房间里有她们的尸体和吸食时的录像),植物人输液里有蓝色液体,面具泰英在boss给他的公寓密室里找到siesta,他后来给boss吃了混合了siesta的口香糖让boss失去了抵抗力,他给宋宥华吸食了sieta,导致了她的最终死亡。俄罗斯黑帮借boss的力量捣毁曹源根的制毒(传统毒品可卡因)窝点,为的是以后推广siesta。Siesta这种毒品导致幻觉,有催化人格巨变的作用,代价是抛却原来的人格,更有可能导致死亡。
三、 real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结构?
很多人吐槽real的剪辑,有些人爱死这种结构。我是很欣赏这种创新性的结构,正是这种结构赋予电影魅力。Real三个篇章(诞生、对决、real)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前面和中间穿插了碎片化的片段,这些片段属于哪个时间点,需要观影者自己去整理。这样安排结构,是希望观影者能更多调动主观能动性,寻找线索,自己把碎片拼到合适的地方,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方面观影者可以获得更多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每看一遍都有可能有新的收获),另一方面,可以调动自身的经验来组合电影,不同的人可能会在不同的层面和方面对这部电影有不同的发现,有不同的收获。这种结构也符合电影追寻真实自我的主旨,我们认识自我,不也是今天认识一些明天认识一些,不断发现和提升的吗?不同于传统电影叙事方式的结构,金秀贤把它称为拼图式的类似魔方的结构。金秀贤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更换导演的事情,就讲到两个导演最大的分歧就是在结构方面,最终决定更换导演,就是因为整个团队更倾向于现在的这种结构。能不能看懂这部电影,我觉得和智商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和观影者是否有探索的兴趣和自身有多少知识经验储备有关。
四、 Real的主旨是什么?
Real到底要表达什么?突破口有两个。一是片头马斯洛的那句话:“what a man can be,he must be.” 二是金秀贤在kiss the radio中的话:“一个学者说,人呢,只有在他人眼里才能被定义”,“那个学者的话就是剧透。我周围的人们,在看着我的人们眼中,会成为谁,我对这些人来说是什么,要从这些方面去想”。所以这部电影的主旨不同于传统电影,它的目的不是要讲故事和塑造人物,黑帮故事和真假张泰英都只是载体,电影通过这些载体要探讨的是“自我”问题:real,什么是真实的自我。马斯洛的最大理论贡献是自我实现和需求层次理论,人在需求的刺激下有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而且必须发展,这种发展是从本体出发,逐步发展的。金秀贤提到的他人定义的自我,应该是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我们根据自己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来感知自我,我们感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感知到的评价会发展成自我的一部分。作家泰英,身染毒瘾,不敢杀死痛苦的女友,这个人格没有勇气发展,于是让位给新的人格。植物人由于车祸,失去了原来的人格。Siesta这种毒品的作用是人格发展的催化剂,代价是抛却原来的人格。Boss人格和面具人格都是在siesta和医生催眠暗示(相当于被动感知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双重作用下形成的人格,这两种人格由于完全抛弃了本体人格,所以都是虚假的人格。最终,记者本体人格从自我的深处回归,和boss人格统一,这才是一个既有初心又有发展的完整真实的人格。
五、 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Real难懂,评分两级分化,那应该怎么来评价这部电影?real无论从结构还是主旨上来说,都不是传统的电影,所以不能完全用评价传统电影的标准来评价它。这部电影的尝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和建构主义(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所以除了故事是否符合逻辑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是否丰满而有典型性等传统评价点,其他几点也必须在考量的范畴:1、电影是否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也就是内涵是否丰富;2、电影是否有价值,也就是主旨是否高远。我认为,从故事上来说,real可以形成完整而符合逻辑的解读,两处逆转给人惊喜;从人物上说,金秀贤饰演的几个张泰英,形象鲜明而独特,必将是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形象;从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上说,看看豆瓣上那么多不同的解读就可以知道了,我在本文的解读也只是一家之言,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跟大家共同探讨。至于电影的价值,这种有多重解读的电影的价值,是由最高层次的解读决定的。
我也在思考这部电影票房失利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外部因素,从片子本身来讲,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受众定位不准确,一部艺术电影当作商业电影在运作,二是未能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一部韩国片,没有一点韩国元素,没有东方文化的痕迹,也不要苛责韩国人看不懂电影不愿买单。在东方,有一个我极其讨厌的国家,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它在电影艺术上的国际影响力远远超越其他国家,就是因为它根植于本国文化土壤的创新。
我在看电影和写影评过程中,深深感到这部作品和金秀贤的联系,把电影和他的访谈对照来分析,更有意趣,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访谈中关于明星金秀贤和普通人金秀贤之间差距的阐述,始终让我觉得这是在潜意识中影响他接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而出演这部电影,也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我也深深敬佩他抛弃明星光环,选择泥泞小道欣赏不同风景的勇气。今天正好是金秀贤出道十周年纪念日,谨以我豆瓣第一篇长文送给他作为礼物,祝他不断成长,成为令更多人信赖的演员和电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