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未成想,我的2020第一部五星电影,竟是2014年上映的瑞典电影《游客》。
最初看名字、海报时,以为是家庭冒险片,偏喜剧风;
看着看着,发现是剧情片,围绕着家庭与人性,较为沉重和复杂;
影片过半后,总是不住地笑,发现很多桥段非常有喜感;
全片看完,意识到,回归本初了,这还是喜剧片,只不过往往悲喜交织在一起时,才是最伟大的。
影片讲述了一个瑞典家庭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地就餐时遇到雪崩,丈夫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子儿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影片从一家四口在雪山拍照开始——
摄影师热情善谈,连珠炮一样的要求像极了婚纱摄影,而一家人也配合得极好——全程僵硬与尴尬,估计每个人在那一刻,都不想再听到那没完没了的“再来一张”了。
而这种明知尴尬、却装作不知、而且还配合,也便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雪景那么美,可是看到一半,背景突然响起《四季·夏》极尽疯狂的小提琴声。
那种突兀感、紧迫感、无可适从感,确立了整个滑雪假期的基调。
片名出现,深觉“不可抗力”才是本片核心,而“游客”听起来确实很适合市场。
下山后,妻子艾巴看看儿子和女儿的照片时,喜欢得不行,看到与丈夫托马斯的合照,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下。此处不做过多解读。
儿子发脾气,托马斯安慰他、鼓励他,艾巴说是因为饿才会这样。
艾巴醒来在卫生间吹头发,一边吹一边问托马斯是不是在看手机。
托马斯依然镇定自若地看手机,并说没看。
艾巴继续吹着风,侧身到卧室看。
两人相视一笑。
此处细节:
一、托马斯能够一边做一边否认自己的行为,说明言行不一已成习惯。
二、艾巴知道托马斯会在自己看不到时偷看手机,能够如此确定,也表明托马斯长期如此。
三、艾巴不愿托马斯如此,但托马斯能骗则骗,骗不过两人就彼此一笑而过,两人都习惯如此。
画面切至雪景,背景第二次响起《四季·夏》。
演员部分至此一直很平静,生活也是简单。
但是再一次突然出现的急促的提琴声,预示着表面平静下的波涛汹涌。
第一天的平静过去了,仿佛是狂风暴雨降临前的宁静。
果然,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在餐厅吃饭,雪崩了——
天空一声巨响,艾巴马上问那是什么。
托马斯很兴奋,让儿子快看,并且用自己的手机录像。
艾巴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托马斯表示这在控制范围内。
雪落下的速度飞快,托马斯觉得很刺激。
艾巴直接询问那是否安全,托马斯再次表示无妨。
这时儿子已经开始呼喊爸爸,艾巴觉得那不在控制范围内。
托马斯依然安慰儿子。
艾巴已经本能起身做预防姿势了,儿子撕心裂肺喊爸爸。
托马斯依然感觉没事,跟着站起来并揽着儿子一起看,这时后方已经有人准备开跑。
终于,雪势太大了,托马斯几乎是最后一个感到害怕的人。
他先是把揽着儿子的手顺势往自己身上用力抱了一下;然后放下儿子,拿起手机和手套;这时旁边有一个男人正在奔跑,他像抓扶手一样揽住那个男人,扣押一样地押着那个男人跑出了画面(妻儿的视线)。
与此同时,艾巴先是把坐在里面位子的女儿抱了出来,然后想用另一只手抱儿子却抱不动。
艾巴大声喊着托马斯,孩子大声喊着爸爸,场面一片混乱。
画面中是半分钟的雪白色,和片中人一样,观者也被雪雾笼罩着,什么也看不清。
如此操作实属大胆,也非常奏效。这么长时间的“白屏”,会让观者有无力感、不可把控感,而这种感受,跟片中人物所体会到的一样。
艾巴声音颤抖着,跟孩子说我们没事了。
女儿问艾巴“爸爸在哪”。
人们悉数回来,托马斯也回来了,原本想说一下关于这次“雪崩”,但没说下去,尴尬地结束了对话。
下山时,四个表情把微妙的气氛传递得淋漓尽致。
先是托马斯试探地回头看着艾巴,而后儿子回头好奇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再然后女儿担忧地看着他们,而艾巴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
艾巴下山后,就一直一个人往前走。
到了房间,让孩子先进去,她想和托马斯谈谈。
托马斯试探艾巴是否生气,艾巴说没有。
片刻,艾巴又反问托马斯自己该生气吗,托马斯认为不应该,她也接受了。
平静的对话,语言极少,但在那数次沉默中,却仿佛有千万句话,只是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能做的,或许只能是先这样吧,什么都别说了。
回到房间,艾巴想和孩子谈谈,结果两个孩子怒目而斥,让他们两个走开。
这里,艾巴说了一句:想要知道孩子们为什么生气。
但孩子们不说,只想让他们走开。
这种反应其实和艾巴是一样的。
发生了那件事,就算不是生气,心理也一定是很复杂的,而这种复杂根本没办法说清,也没有交谈的必要,有的只是厌烦,所以不如分开,暂时不要相处在一起。
晚上,一家人在房间里玩飞行器,托马斯让它飞出去还能让它飞回来,艾巴感叹他操作得太好了,于是又有这样一段对话,又是关于“谎言”。
晚餐跟朋友一起,托马斯讲述今天遭遇的雪崩。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崩”,这句话挺关键的。
托马斯面对朋友的询问,避而不谈自己跑掉一事,妻子却脱口而出,托马斯迅速反驳。
这一刻,极其尴尬。
首先,能感觉到两个人都在尽可能地维持着体面,哪怕反复纠结着到底跑没跑,无论用英语还是瑞典语,都是平静地说着,甚至微笑。
其次,能感觉到艾巴其实非常在意这件事,此前她想要把这件事忽略掉,以为一切都会过去,但当托马斯如此当众撒谎时,她根本没办法忍受。
再有,能感觉到艾巴内心的纠结,她想说清楚,却又不想打破她与托马斯之间的这种状态,其实第一次在房间外交谈时,她就在等着托马斯先说出口。
如果单就这一件事来看,确实应该由托马斯自己说出口。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而且很重要,没有人能真正忘记。但是,如果由别人说出的话,比如由艾巴说出,会很难看,会变成指责,而且两个人关系会更尴尬、更难以收场。如果托马斯先说出了,解释清楚了,而对方表示不在意,这件事才能以两个人习惯的“体面”状态收场。
还好此刻,导演安排了餐厅突然有人过生日,唱生日歌,帮两个人处理了尴尬。至此,导演的意图开始呈现,荒诞喜剧正在上演。
晚餐回来后,两人第二次在房间外交谈。
艾巴一番话是她此刻真实的内心,其实,她是不知所措的。一切太突然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她只知道托马斯说得不对。
然而托马斯却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没必要一致。
托马斯建议忘掉那件事,只有雪崩以及大家都没事。艾巴接受了。
两个人又好像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平静地生活。
然而这个时候,背景第三次响了小提琴声。
导演在告诉你,这事根本就没完。
两个人第三次在房间外交谈。
但是酒店清洁员在附近,艾巴想让托马斯叫他离开,然而依然是艾巴先开的口。
之后谈了什么,导演给了黑屏,我们不知道,或许也没那么重要,依旧像他俩之前那种谈话,不深不浅,说了好像也没说。
据此分析,此处关于清洁员的情节,是为了展现人物性格及处事方式的不同,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艾巴总是先发现不利因素,然后快速解决,而托马斯总是慢一步,且没那么有效。
第三天,艾巴想要一个人去滑雪。
一方面,是因为心里郁闷,想要一个人冷静。
另一方面,是不想和托马斯在一起,想自己过这一天,甚至以后。
只是托马斯好似随意地说了一句,“如果可以,也想自己去滑雪”。
这里也体现了,婚姻中的不自由感、不适感是双方的,没有人能幸免。
艾巴滑雪中间休息,又跟昨晚一起吃饭的朋友聊天。
昨晚已知晓朋友的生活是非常随性、自在的,今天与艾巴的交谈更证明如此。她认为,自己首先是自己。
艾巴则认为这样会造成伤害。
朋友表示艾巴现在不适合谈这个话题。
这确实涉及到了不同的价值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也不是谁可以说服谁的事。
托马斯这边,儿子又生气了,他又追问,这次儿子说出了原因。
艾巴躲在树林里上厕所,恰巧看到家人从旁边滑下去,眼里充满泪水。
从发生雪崩到现在,好像谁都没说什么,但是两个细节,就把一切交代清楚了。
妈妈突然不跟他们一起滑雪了,连小孩都感觉不太对。
艾巴看着他们眼含泪水,面露不舍与难过,为何会难过,因为在想离别。
只是导演啊,非要让艾巴偷偷上厕所时看到这一幕,这个设计也真是……
托马斯的朋友马特带着女友范尼来滑雪,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艾巴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变得很奇怪,还希望明天托马斯和朋友马特一起去滑雪,她带孩子。
这是已经开始让孩子适应单独跟爸爸或妈妈相处了吗?
吃完后闲谈,艾巴一直在喝酒,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雪崩的事。
场面瞬间又陷入尴尬。
托马斯的内心,估计******但依然安静地听艾巴讲述,一言不发。
当艾巴讲到托马斯抛下他们跑了的时候,马特这个表情的镜头持续了数秒——
从此,开启了爆笑。
马特真是神来之笔,当然,形象特质也的确加分。
艾巴缓缓地讲述,每一次沉寂都有千斤的重量。
每个人,好像连喘气声都要好好控制。
场面极度尴尬。
与马特的呆滞不同,范尼一个个细微的转头和眼神,将内心的尴尬和无所适从暴露无遗,同样很有喜感。
艾巴这次说得很清楚了,无论关于事情经过,还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她等着托马斯的回复,只是,或许托马斯自己都无法解释。
马特出现救场,其实他说得很对。
包括托马斯和艾巴昨晚跟朋友一起吃晚餐时,托马斯的那句话:“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崩。”托马斯的确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一直以为没事,但真的瞬间到了自己的眼前时,就只做出了本能反应。
艾巴表示能接受本能,但要求托马斯承认。
马特也说不下去了,转接地非常流畅,同样向托马斯提出质疑。
马特喜感,浑然天成。
托马斯还是没说话,这时,尴尬解局者又来了——
儿子操作飞行器直冲沙发,吓了马特一大跳。细节处,马特拽着范尼的胳膊,衣服都快扯掉了。
艾巴相对淡定,托马斯更是直接用手把飞行器拿走,告诉儿子不能在屋里玩。
刚刚,马特是怎么解释托马斯逃跑的?下一秒自己就做了个亲身示范。
戏谑啊,荒诞啊。
这里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当托马斯和艾巴暂时离开的时候,马特和范尼也决定离开,托马斯觉得没办法解决这件事,他们两个应该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托马斯在卧室陪儿子,艾巴继续回到客厅与二人交谈,托马斯接下来说的一段话,非常好,扩展了他前面的第一次论述——
艾巴打断,说——
这次艾巴才真正表明内心最在意的事,她依然无法接受托马斯逃跑,即便刚刚第一次马特论述人性本能时,她表明可以接受本能但不能接受撒谎。
实际上,她内心还是过不去这个坎,所以每次瞬间触及到,都会绕回最初。
这种观点,跟她上午同那个随性的朋友聊天时如出一辙,她没办法接受“自己第一性”,她是“孩子第一性”,她也希望托马斯是“孩子第一性”。
而关于艾巴的这种想法,托马斯在雪崩当天晚上、与朋友晚餐回来时第二次与艾巴交流中就已经感觉到,所以他当时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没必要要求彼此一致。
艾巴坚持自己的观点,马特不再尝试改变艾巴的认知,换了一个角度,让艾巴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此刻艾巴纠结的是托马斯那个瞬间反应,但如果托马斯真的很讨厌也好,艾巴或许会果断离婚,难就难在托马斯平时确实还不错,而且我们不知道托马斯和艾巴此前具体的经历、他们的工作等,所以不能割裂地看这一件事。
而马特的提醒,便是给艾巴一个选择,你是选极端情况下的反应,还是选平日里很好的生活。
只可惜,艾巴也没得选,她总不能在结婚前给每个人安排极端环境,然后考验他的反应,而且其实她已经理解马特关于人在极端情况下的表述了。
托马斯出来,依然不认同艾巴的话,也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只是,艾巴这次也做到极致,拿出当时手机录像,让大家一起看。
尴尬,已经溢出屏幕了……
托马斯说,“我看上去是跑了。”注意,是“看上去。”
在托马斯的潜意识里,或许真的不觉得自己跑了,即便知道也不敢相信。他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更无法解释。这也是他希望选择遗忘的原因。
片刻安静过后,马特小可爱又上线了——
马特说的这段话是在缓解尴尬气氛,给托马斯台阶下。
因为马特的观点一直都是:人在极端情况下无法做出理性判断,只能本能逃跑。在这样的理论下,瞬间救人都来不及想,怎么可能还去思考留下的利与弊、先出去再回来救人之类的呢?
这次马特的观点完全不合理。
合理的解释就是,当他看到这个画面,也震惊了。他实在无力,作为好朋友,别让托马斯太难看吧。
离开后的范尼开始做自身假设。
范尼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一是由于马特对于托马斯逃跑合理性的数次阐述,二是由于飞行器突然出现时托马斯的反应。
背景第四次响起急促的琴声,镜头由远及近,好多的鞋,寓意——这种思考,是所有人的。
马特和范尼睡前一直在辩论,简直爆笑,节奏太好了。
第四天托马斯和马特一起去滑雪,这里导演突然给了一个雪崩镜头,然后接艾巴醒来,原来是一场梦。
导演一方面虚晃一枪,让人差点误以为真的雪崩,另一方面呈现艾巴雪崩梦境,表明此事影响之深。
马特再次提到心理治疗,他说没用,建议托马斯大喊一声。
其实有用,马特每次对托马斯说的话,都比较客观理性,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能做到这样,要么是本身就有极强的理解力及同理心,要么是做过心理方面的咨询或研究。
而关于大喊,也是有用的,尤其对于马特这种什么都懂的人。
我们不知道马特此前的经历,只通过范尼知道他离婚了。马特算是很明事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但自己的婚姻也是比较复杂的。
所以说,“理性”和“看清”是两回事。人生就是很多事情没办法看清的,想不清,说不清,所以会苦恼、悲伤、压抑,再理性也没办法解决,只能通过诸如大喊的方式去释放。
马特所说的“生理性”、“在体内”,也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就是因为你是人,所以有些东西没办法解决。
滑完雪,两人喝酒休息。
一个女孩过来说,她朋友觉得托马斯是最帅的人。没过多久又过来说,她朋友说的是别人。
这里真是哈哈哈了,生活尽是荒诞啊。
好不容易发泄了,然后被夸长得好,再然后被收回,心情大起大落。还不如不听到第一句话呢。
导演对于荒诞的把握太好了,清新不腻,含蓄刺骨。
托马斯滑完雪后回酒店,自己的房卡不见了,艾巴也不在房间里。
此时,背景第五次响起提琴声。
紧接着,托马斯身后突然跑来一群人,托马斯再现“本能性”奔跑。
关于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本能性,另一方面也是从众性。国外这方面的测试太多了,虽然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就是会受到周边的影响。
这一段是托马斯局促感的强烈展现,他内心的折磨感、尴尬感,就像穿着厚厚的滑雪服在一众赤膊醉酒的人中间一样。
而这些人疯狂的呐喊,和托马斯白天在山上的叫喊又有何分别呢。再次表明,人的内心感受,是普世性的。
托马斯终于进了房间,又是卫生间构图。
这个构图十分精妙,不仅是技术层面,更是内容呈现。
同样的框架下,人物每次的心理不同,表情不同。
这次的托马斯眉开眼笑,而艾巴依旧一脸死灰。
第四次房间外交谈。
托马斯捂脸哭,艾巴说“别装了”。果然,托马斯没哭。
尴尬。
也印证了最初对二人的猜想,艾巴对托马斯撒谎实在太了解了。
接下来,托马斯突然真的失控——
我想,正是那一句“别装了”刺激到了他。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才是最大受害者。前边我也说过,他其实不敢相信自己那么做了,他不知如何解释,也不知该如何挽回自己在艾巴和孩子心中的形象。
当艾巴只看到他撒谎、而没看到他撒谎背后的折磨时,他终于彻底崩溃了。
而这个崩溃依旧极富喜感,在楼道里大哭无法自控,艾巴都要去捂住他的嘴——
更悲惨的是,两人进不去房门——
于是清洁员再次出现,帮他们开门(解局)。
关于清洁员的几次出现,有时是关键的衬托作用,有时像打点一样串联,有时,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喜感。
回到房间里的一家人,看似终于回到了一起。
第五天,一家人再次一起滑雪。
这次艾巴笑容满面,特地问托马斯是否安全,托马斯依旧给了安全的回答,并带着一家人滑下山。
又是十几秒的白雾,和最开始雪崩时一样,什么也看不清。
首尾呼应,刻意且高级。
再看清时,画面上只有托马斯和两个孩子,妈妈不见了。
这镜头太有喜感了。
托马斯听到艾巴呼救的声音,奔跑,消失在白雾里。
镜头回来,两个小孩对视。
又熬过十几秒的白雾,托马斯抱着艾巴出现。
伴随着第六次提琴声。
恢弘着,可笑着。
艾巴冷淡。装一下就好了,毕竟自己明明能走。
哈,两个小孩一定很蒙。
回家了。下山路上,大巴车司机几次转弯处开不好,有点吓人——
艾巴马上表现出担忧,她看着司机,又看着车旁的峭壁,再看着身旁的女儿,终于忍不住大声跟司机讲话——
在此期间她有一次回望,那个角度正好是托马斯——
托马斯只是看看周边,什么也没说。
当司机再次卡顿的时候,艾巴忍无可忍,让司机开门下车——
此处艾巴的表现显得异常激动,一方面是因为她真的觉得危险,另一方面是她真的濒临崩溃。
连日来一些列的事情无数次折磨着她的内心,而每次当危险来到的时候,托马斯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发声。
雪崩、清洁员偷听、最后一次滑雪、大巴车……每一次,每一次。
看到艾巴下车,车上的人瞬间混乱起来,而马特让大家保持冷静,有序下车——
此处情节:
一、人们在艾巴下车后,争相下车。
一方面,艾巴没下车时,人们只是抱怨甚至调侃,艾巴下车后,人们却瞬间也要下车。人类的恐惧有时不是来源于实际情况,而是他人的表现,这体现了从众性。
另一方面,人在感到恐惧时,会丧失理智,哪怕此刻车是停的,哪怕车上大多数是习惯于排队的北欧人,也争抢下车,证实了马特的观点,逃生是人之本能。
二、马特和托马斯没有像车上大部分人一样惊慌失措。
一方面,这个情况没有雪崩那次突然,有思考的时间,尤其对于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跑不跑这事的马特和托马斯而言,已有了心理准备。从自身心理来讲,不算是瞬间表现。
另一方面,虽然车一直在卡来卡去,但确实不是那么危险,至少没有雪崩到眼前那么强烈。从事件危险程度来讲,不算足够。
下车后的艾巴还未从惊恐的状态中抽离,一直在说着危险。
托马斯,一句未说。
女儿走累了,艾巴让马特抱她。
此处,孩子累了没让爸爸抱,让朋友抱,而这个朋友,正是刚刚在大巴车上勇敢发声的马特。
旁边人问托马斯抽不抽烟,他开始拒绝了,然后又接受了。
儿子问爸爸抽烟吗,爸爸说是的。
如果爸爸常抽烟,儿子为什么这样问呢?
问了之后,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肯定的。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看手机时说没看手机、玩飞行器时说以前没玩过飞行器、雪崩逃跑时说没逃跑、没哭时装作哭……
说谎是一种习惯,习惯到足够从容淡定、波澜不惊,甚至连危险都感知不到了,不管是来自自然的,还是来自家人的。
下山之后,这一家人会怎样,不得而知。
能知道的是,艾巴内心的纠结一定是过不去的、忘不掉的。
以前再多的事糊涂着也就过去了,这次关于生死,实在太难了。
这种纠结对于观者来讲,也是一样。
托马斯到底是不是绝对的“自己第一性”?如果有足够反应时间。
艾巴到底是不是绝对的“孩子第一性”?如果没有足够反应时间。
再进一步,艾巴与托马斯之间的问题,到底是把谁放在第一性的问题?
还是托马斯生活中种种行为都是艾巴所不能接受的问题?
比如撒谎、比如与自己不一致、比如对危险的感知力差,如此种种通过此次雪崩事件集中展现,像雪崩一样爆发,从而导致艾巴丧失安全感、再也无法信任对方。
艾巴到底纠结什么,可能她自己也没办法完全理清。
她只知道自己没办法接受,也没办法解决,那是一种莫大的无助感、困惑感。
关于托马斯,我们也无法评判。
雪崩发生前托马斯一直以为安全,他没有反应时间,只在最后的瞬间意识到危险,然后他本能逃走。
可艾巴从一开始就在担忧,她有很长的反应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雪崩发生时她理智的动作。
大巴车上的托马斯也可算是如此,在担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没有像其他乘客那样急于逃走。
鉴于此事实在复杂,即便要批判托马斯,也只能批判他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不善于发现危险,而不能批判他瞬间的行为。
关于最初提出的问题。
如果是你,面对突发灾难,跑不跑?
当下说什么也无用,只有发生时怎么做才是答案。
而人性是不值得被考验的,这点难以令人接受,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只有祈祷不要遇到突发事件,并且尽可能地对危险保持警觉,当灾难真的来临的时候,尽量多的留给自己反应时间,仅此而已。
所以,此题,无解。
回顾整个故事,它给我的感觉和北欧的冰雪一样,冷冷的、淡淡的、静静的。
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少有冲突的、静默的,只是每一次的沉寂,都有十足的味道。
复杂的情绪在沉默中,不会少,只会多。
影片中处处是高级的刻意。
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纪实。既然在创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刻意行为,如果刻意得十分“明显”且“高级”,那么这种“刻意”也是刻意表现出来的。
喜剧元素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刻意中显现。
对称的构图、突兀的配乐、恰切的黑屏、从容的节奏、大量的留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妙。
看似细腻地描绘着婚姻与家庭,实则戏谑地探讨着生活与人性。
人生尽是荒谬,这就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所必须承受的。
所以,我们还需要幽默。
人类需要优雅,也需要发泄。
优雅的发泄,这是我能给这部影片最高的评价了。
喜剧啊,悲剧啊,交织吧。
如雪雾般细腻的情绪,就这样深深地弥漫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