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整部片子,看完不得不感叹制片人的痕迹非常重,几乎到处都能见到这个所谓“隐形”的“作者”。记不得文论流派里有哪个流派是非常反感作者的显现化的,这作品在这点上肯定是不能忍的。片子的理念似乎还没有到达“作者之死”的境界……虽然萨克雷也是加尔各答出身,虽然Joseph Sedley去了印度,虽然Marquis of Steyne喜欢看印度舞蹈,也不至于出现那么多关于印度元素的镜头吧……
其次是留意到Rebecca会说流利法语这个背景。片里好像是Crawley家里的一个人说,一个真正的淑女不应该会说法语(A real lady wouldn't speak it (French) half as well.)。这是为什么呢?很快就让我联想到在A Streetcar Named Desire里出现的Blanche DuBois,一个南方没落贵族女人,和Rebecca Sharp除了身份地位不同(Rebecca是个孤儿,出身贫寒),都是非常有内涵、凭着几分姿容和学识去争取男人的芳心,引诱男人们和自己厮混占男人们的便宜,攀爬权贵的这一类型的人。所以一个懂法语的女人暗示着法语是她在外面水性杨花的资本,她本来不需要操法语也能好好地生活。所以Rebecca一口流利的法语,本来是个优势,也正因为女人有突出的优势,才证明她容易被这些优势利用或利用这些优势,在利欲世界里迷失了自己。
在原著里萨克雷为作品设了个标题:一个没有英雄的故事,在这部电影版里也得到体现。整个故事虽然都围绕那几个主要的角色来展开,虽然有我们习惯定义的“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甚至把Rebecca就定义为反面角色而其他的都不过是让他们受些磨难最后还是因为他们回头是岸所以他们还是修成正果这种成见,但是其实却是这部作品没有英雄,没有真正的主角。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作品里的某一个人,或是好几个人的化身。谁说过我们不曾为了更好的生活奋斗过?谁说们我们没有为了改变自己黯淡的家庭背景、尴尬的经济状况和糟糕的感情史而作出过妥协、奋斗和重新争取?我们总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一份更好的生活,为了一份能够把握的感情而付出努力,甚至卑躬屈膝,遍体鳞伤,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会希望得到合理的回报。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的事情。就像Crawley的妈说,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付出(I should have guessed that nobody does anything for nothing.)。而Rebecca最后悲剧的原因,恐怕就是在这个祈求回报的心理上太过于依赖和沉陷了。当贪婪变得理所当然,一个可怕的事实正在慢慢的靠近:失去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