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三年困难时期,3000江南孤儿进草原,这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她可以是很残酷的,一个国家在时代转型中的阵痛,往往需要一代人的颠沛流离来消解;
她也可以是温柔的,历史书上冰冷的一句话,背后可能是无数温暖动人的故事。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温暖的故事。
这就是于11月21日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海林都》。
“海林都”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爱之歌”,故事就发生在内蒙古,时间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上海街头的弃婴数量剧增,江苏、安徽等地粮食短缺的家庭将孩子留在了银行、商场门口,这些孩子后来被送到上海保育院等福利机构。随后被内蒙古、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的家庭收养。其中内蒙古收养的孤儿数量最多,有资料统计,仅1960年,内蒙古收养孤儿总数逾3000名。
这些孩子,大的五六岁,小的不足只有几个月,他们从北京、常州蜿蜒北上,坐汽车,乘火车,骑马匹,辗转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这段历史被称作“当时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人口迁移”。
《海林都》正是基于这样一段历史,讲述了内蒙古被扶养的28名孤儿的故事,其中重点突出了两名孤儿——童娅和江南。影片的历史背景是悲凉的,但故事内核却是温暖的,两种矛盾的情绪集聚于一部电影,碰撞出的情感力量是恨人心魄的。
孩子们来到这里起初是不适应的,他们小小的脑袋里装着悲惨的记忆,羸弱的身体对强壮的游牧民族有着本能的胆怯和抗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辽阔的草原给了草原辽阔的胸襟,他们对于外来人群有着强大的接纳力,所以对孩子他们视若己出,用温暖感化他们。
先说童娅吧,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女孩,她的草原妈妈在一次风暴中为了保护她而流产,童娅真正接纳了这位母亲,跟随额吉(蒙语妈妈的意思)学习文艺,成为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一份子。
再说江南,一个叛逆少年,在任何善意面前都冷得像铁板一块,可最后却被草原音乐感化,他骑着骏马,跟随马头琴老师放歌天涯,老师临终前为他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忠告:“音乐能让你忘记苦难,忘记仇恨,阴霾会过去,太阳会照常升起。”
《海林都》讲述故事的方式是极尽克制的,流露的情感却是极其充沛的,这样的暖心故事生长于历史的夹缝中,却在无人问津的草原开出了耀眼的花;这样一段历史,没有献血与牺牲,却靠着细水长流,演绎出一段凡人的史诗。
电影中有三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是风景,我曾骑行过川藏线,也去内蒙古草原徒步过,那高原严苛的环境却生长着对绚丽的风景,雪山,草原,牦牛,羊群,拼凑在一起如此和谐,以至于身处其中都有一种惊扰圣灵的负罪感。如今在银幕上再次看到草原风光,高原的风土人情,有一种往事重温的亲切感,我想那些从未去草原的人群看罢本片,定会订一张内蒙古的火车票,亲自去体验那一份纯净,涤洗早已疲惫的内心。
第二是音乐,本片将草原上的音乐展现得淋漓尽致,明明是有着悲凉底色的故事,硬是被音乐给冲淡治愈了,那悠扬的马提琴,高亢深邃的蒙古族传统民调,以及随着音乐载歌载舞的人群,都表达着草原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他们的身后纯白的蒙古包,是流动着的勒勒车,以及奔跑着逐梦的孩童。音乐不仅是本片的底色,对剧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男主角被批斗不能演奏时,他痛苦地弹了一夜马头琴,直到手指血肉模糊,音乐也仿佛长出了铮铮铁骨,飘向远方,也时时响彻心底。
第三是真实,本片有着真实的故事原型,女主是一位蒙古女性,名叫贵玛,19岁的她成为了28个孤儿的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他们,自己因此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视力,她是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的获得者。看完本片,再去了解那段历史,我觉得在战争时代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算英雄,在和平年代默默奉献发光发热的人也是英雄,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
《海林都》已经上映一个多礼拜,在众多大片中它似乎有些弱小,但它讲述的那段历史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