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小说里,作者刻画着悲观的群像,将希望寄托给虽然没落但品德高尚的贵族Zaki和选择圣战的Taha,而为了突出悲剧性,更让同性恋主编Hatim惨死于恋人Rabbuh的拳头之下,对于美丽的Busayna,也是让其在遭遇了肉身的不幸后才得以凤凰涅磐,跟随觉醒贵族Zaki走向新生活。而电影导演Marwan Hamed毕竟只有27岁,他看待社会群像的方式显得更是非分明些。他爱憎分明的挑出作品中自己不能认同的角色,让Hagg Azzam去承受生意、爱情和性方面的彻底失败,导演不能忍受浅薄的暴发户;让选择圣战的大学生Taha在完成对性骚扰他的军官的报复后随即死亡,不留一点同情,导演也不和极端宗教势力站在一边;对同性恋主编稍有恻隐之心,让他倾吐童年阴影(这段描写是影片少有的不自然之处),并死于另一个社会男子的拳棍之下。他热爱书中的贵族Zaki和魅力女子Busayna,让他们在结尾时得以热恋,并且是那种共同历难后,相濡以沫的童话式跨阶层恋爱,甚至,Busayna的身体还是干净的,曾经的叙利亚雇主只是对她隔裙骚扰。结尾,Zaki与Busayna牵着手,踱步走向黄昏的大街,你可以认为这是浪漫后还要回归残酷现实生活,也可以认为这是如同《卡萨布兰卡》般“这是一段伟大友谊的开始”,因为Zaki对Busayna许诺了巴黎梦,背景音乐当然也就是那美好而虚幻的《La vie en rose》(玫瑰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