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FFx导筒
导筒也向关注我们的青年导演发出邀请,如果你也希望围绕自己的短片作品来参与我们的采访和讨论,欢迎与我们联系。
(可添加微信号directubee或发送邮件至directube2016@gmail.com)
BISFFx导筒[短兵]:
⽚名:一部关于我过去22年生活的私人实验3D电影
Experimental Personal Film about My
Past 22 Years in 3D
类型:纪录片
时长:36min
乔纳斯·梅卡斯《笔记·日志·素描 Diaries Notes and Sketches 》(1969)
Q:之前也会去制作一些短片,包括对于一些建筑废墟的纪录,从这些前作到现在这一部作品,有什么样的东西和理念是延续和保存下来的?
我觉得在手法上和内容上都是在拍“我所见”,不论拍的是周边的事物还是我的过去,都是我所见到的内容。我也更倾向于将摄影机作为我的眼睛,以“我所见”的手法来拍摄,不管是学布拉哈格做那种抒情式的实验片还是学班宁那种静止观察式拍纪录片,都有着这种意识吧。
20世纪实验电影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美国的非叙事的导演——斯坦·布拉哈格 Stan Brakhage
Q:你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电影对你的性格有影响吗?觉得你自己的性格和你的作品有什么样的联系?
我在《22年》里也讲到过,童年的我是十分外向开朗的,但就是经历了初中之后我变得自我封闭。虽然我自己可能也不太清楚,但这种变化其实和电影没有关系,应该是那时候学习的压力导致的。电影在我的这种转变过程中更多是一种解压的方式,是个让我能忘却现实烦恼的窗口。我觉得性格对于作品的风格肯定是有影响的,但要让我自己说的话我真的也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联系,或许自我封闭让我对影像观察更加敏感了?但我也不大确定。
《电影眼漫游中国 Around China With a Movie Camera 》(2015)
Q:在创作这些作品,比如拍摄和剪辑的时候,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从一开始设计的结构到最后成片,一共是改了三种彻底不同的结构。每次都是新结构内容拍完写完后一剪就感觉不对,然后推倒重做。在彻底推倒两版后我都有点失去动力了,所以为了散心,在离交成片只剩一个月还没有弄出叙事结构的情况下,依然决定跑北京一趟,去北影节看大林宣彦的《花筐》。片子很好看,结果片子看完后晚上莫名失眠,于是干脆起来写新的结构旁白,然后一口气就写出来了,也成为了这片最终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