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制度 制度 制度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
自由媒体 自由媒体 自由媒体
资本合谋 资本合谋 资本合谋
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虐童文化 虐童文化 虐童文化
多维人性 多维人性 多维人性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经济地位 经济地位 经济地位
“做心理咨询不能太穷,如果物质上太穷,精神上就会太落魄,这样就不能帮助来访者。如果你潜意识很穷,拼命拉着来访者做个案,在自己的规则体系内很糟糕,不被认同,那么你就没有办法给来访者指导和支持。所以,要有一些资本和资源,为你的职业创造更好的条件。”—邹政《我的心理治疗之路》P246
清人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认为老子其实是“深知礼意”(“礼意”即“礼义”)之人。而老子之所以拒斥礼仪,是由于“深疾末世用礼之失,疾之甚则思古益笃,思之笃则求之益深,怀德抱道,白首而后著书,其意不返斯世于太古淳朴不止也”。即是说,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老子深知古人制度之根本和意义,然而,在现实的社会道德实践中,礼已经堕落成为一套虚矫繁琐之程序,失去了礼乐文化体系协调社会政治和道德秩序的初衷。因此,老子在“深疾末世用礼之失”的忧患意识中,怀着“不返斯世于太古淳朴而不止”的救世心态,斥责礼仪乃“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试图重振淳朴之世风,以求纠偏救弊,这正反映出《道德经》作为“救世之书”的特点。魏源的这种观点从某种程度上强调了老子礼学思想的文化背景。
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老子说: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你觉得这个观点对吗?
你不觉得如果一个人失“道”了,那“德”便如无根之木,根本就立不住吗?
还有,如果一个人没有“德”,那他真的能做到“仁义”吗?
如果,一个人无道、无德、无仁、无义、唯独礼束周全,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吗?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前识者:先知,此处指那些自以为把握了道,把握了德,以为按照某种方式行事,便可得道,有德的人。
大丈夫:有志气,有道之人。
厚,薄:薄指无仁义道德,空守礼仪的做法。厚则反之,指有道德仁义不刻意守礼,而实际有礼的人。这就像济公活佛,慧能大师和空守戒条而不懂佛之真义和尚的区别。
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也是一个泛道德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如果在盛德之世,人皆有仁义,仁义就看不出来,也就没有倡导仁义的必要。所以,一个崇尚道德品行的社会,同时也必然是一个风气颓废的社会,是一个道德濒现危机的社会。如老子所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老子看来,社会偏离了大道,才有了提倡道德的必要,但这时的“德”已不是“上德”,而只能是“下德”。因为“上德不德”,其德在内而不在外,完全是出于内心之自然,而非自恃有德而表露于
外。“下德”产生的仁已不是无心的自然流 露,而是有心如此,是人为的结果,这就是“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
义”是“上德”的进一步丧失,仁与义相比,前者重在内在观念,后者重在外在行为。仁义忠信虽然已经背离了自然道德的基本精神,但他们毕竟还是一些道德原则和观念,礼则不同,它是一些已经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当人们自觉的道德观念不足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时,统治者便制定出一系列客观具体的行为标 准——故曰“失义而后礼”。而礼的出现,则标着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的失败,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薄”即不足、衰竭之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古文今译】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
所以丧失道就会失去德,失了德就会失去仁,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失了义就会失去礼。
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而祸乱的开端。
预设的种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舍弃薄华而采取厚实。
【我读经典】
道是体,德是用,无形无迹的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是为德,所以有“道”才有“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的人,行为出于自然,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恪守着形式上的德,刻意求德,正如有的人只是为了做好事而有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