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4-22

都市女孩 第二季影评:发生在纽约的青春女生剧如何表现中美关系?

我每天坐通勤火车往返于马里兰郊区和华盛顿城区之间,单程耗时45分钟。上班路上我一般精神状况比较好,时间主要用来读书。下班路上人比较疲惫,我用iPad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好处是比较放松一些,用不着全神贯注,经常可以打个盹,然后接着看。最近几个星期心理上逐渐有些变化,影视观摩过程中略微有点紧张,本能地希望找到放置iPad的最佳角度。除了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以外,更重要的是不希望让邻座或者上下车的人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我一直在看HBO的系列剧《都市女孩》(Girls),总共两季20集,主角是四个20岁出头、刚刚大学毕业、立志在纽约寻找机会的年轻姑娘。我担心周围的人疑惑,一个从实际年龄看不应该关注青春剧、尤其是青春女生剧的人却连续一个多月在火车上看四个姑娘,他的心理年龄是否出现异常?
我的忧虑肯定有道理。这部作品有些过于青春,尤其是过于青春冲动。有一次我迷糊过去以前,隐约记得屏幕上的一对年轻人正在做他们最热衷的事情。15分钟后我醒过来的时候,屏幕上是另一对年轻人正在做他们最热衷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不得不下意识地朝四周看一看,希望不要引起注意。也许我的心理压力过大,因为车厢内并不拥挤,三人座上从来都只有两人占据。唯一的风险可能是我靠过道坐着的时候,上下车的人偶尔能看上一两眼。
在担心旁人看到产生疑惑以前,其实我花了不少精力来说服自己。十几年的美国生活已经让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在文化艺术上的口味跟时尚和流行相距甚远,跟已经到退休年龄的“婴儿潮”一代比较接近。以音乐为例,我爱听的鲍勃·迪伦、保罗·西蒙、Neil Young在美国年轻人中早已经过气。试试看,如果你跟中国的90后提到自己常听李谷一或者朱逢博,他们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大家都已经用智能手机上的微信、陌陌来寻找"附近的人",我仍然下意识地哼唱“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时代的烙印无法去除,我正在成为化石,尽管心有不甘。
我看电影相对多一些,极少有时间看系列剧。不错,26岁的犹太姑娘丽娜·杜勒姆(Lena Dunham)集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才华获得全面施展。放眼全美国,这样的年轻人也是屈指可数。有人夸她发出的是美国这一代年轻人的共同声音,有人夸她发出的是这一代年轻人的一种声音。倾听年轻人的呼声固然有意义,但从眼下热播的电视剧来看,即使精挑细选,也应该将《纸牌屋》、《广告狂人》等适合成年人观看,与政治、社会、经济直接相关的作品放在优先地位。我全部看完20集的《都市女孩》以后才开始向13集的《纸牌屋》发起进攻。
那么,为什么我会花大量时间看《都市女孩》?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阅读,我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已经不那么年轻的男性对《都市女孩》感兴趣的其实很多。《纽约时报》专栏作家Frank Bruni写过一篇长文专门分析《都市女孩》,他尤其关注其中的性场景。《纽约客》的Adam Gopnik3月中旬在杂志上撰文祝贺作家菲利普·罗斯80岁寿辰的的时候竟然提到了丽娜·杜勒姆,他说在美国当作家越来越困难,当专业作家、靠写作为生更加困难,但仍然有年轻一代愿意尝试,比如丽娜·杜勒姆,可见写作依然很重要。Gopnik进一步感慨说,丽娜·杜勒姆在《都市女孩》中扮演的角色汉娜并没有梦想成为剧作家、歌词作家,或者运作电视节目。她的目标是随笔作家、回忆录作家,“年轻一代的声音仍然需要敲击键盘才得以发出”。到《纽约客》网站上查找一番,我发现他们的影评人Richard Brody也被问过同样的问题:在众多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为什么只有《都市女孩》他才每集都看、然后还要一篇一篇写博文分析?一般情况下,Brody以鼓励读者多看经典电影出名,尤其是新浪潮、戈达尔之类。他的回答是因为电影《微型家具》(Tiny Furniture)--- 丽娜·杜勒姆2010年的作品,她同样集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Brody说,自那以后,他就一直等着看杜勒姆的下一部作品,不管她拍什么。
我心里逐渐坦然起来。《微型家具》是我近几年看到的一部非常出色的超低成本电影,我的文章(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158678/)发到豆瓣网站后赢得“资深影评人”、“受教了”、“蛮专业”之类的好评,但即使在中国文艺青年云集的地方,《微型家具》仍然只能引起微弱的反响。迄今为止,豆瓣上仅有不到300人评价过,两人写过影评,其中一个是我。相比之下,一部比较热门的美国影视作品往往可以赢得数万人评价、数百人写剧评。假如《都市女孩》跟当年的《欲望城市》(Sex and City)一样受欢迎,其影响力很可能惠及《微型家具》,但事实与愿望的反差巨大,非常可惜。每当发现中美之间存在类似反差的时候,我都乐意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幻想着增加两种文化间的理解。
接下来看到另一篇不那么年轻的男性对《都市女孩》的关注以后,我终于彻底放松,原来我下班路上看的果然是一部佳作!我终于意识到,这部青春剧让我感兴趣的深层原因并不是了解美国年轻一代,或者做点文化交流工作,而是关注当今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中美关系。3月份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都市女孩"的地缘政治学》(The Geopolitics of "Girls"),作者Daniel Drezner是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的国际政治学教授,我的同龄人。他在文章中断言,真正的电视行家欣赏的、对国际政治最有洞察力的系列剧不是《国土安全》或者《行尸走肉》,而是《都市女孩》。
Drezner论证的前提是,《都市女孩》以四个年轻姑娘如何跌跌撞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为故事主线,而在国际政治中,主权国家其实也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四个姑娘身上分别体现出不同国家的典型特征,丽娜·杜勒姆扮演的汉娜就象世界头号强国地位正在衰落的美国:她需要借钱来维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她介入身边所有的事情,让自己成为世界的中心。与不少美国总统相似,她在看清楚事情以前已经采取行动,坚信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在四个姑娘中间,她全面暴露身体的次数最多,透明程度直逼美国的政治体制。尽管有种种缺陷,汉娜其实具有魅力和才华,所以总能从自己不够慎重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中摆脱出来。Drezner说,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恐怕就是这样看待美国的。汉娜的三个伙伴分别体现出法国的特点(自恋、朝三暮四、喜欢制定无法实现的宏大规划),还有加拿大(表面上礼貌,骨子里有不安全感带来的消极攻击性),以及德国(美貌、自信、不举债,但不切实际地希望其他人也秉持同样的行为规则)。
在已经放映的两季中,汉娜有一个好一阵、坏一阵的男朋友亚当。Drezner认为,亚当就象中国,他的个头已经长成,高大强壮的小伙子。从剧情看,他的依赖心理仍然很严重,比如每个月要奶奶寄钱付房租。他的社交行为与汉娜习惯的布鲁克林风格不够吻合,略显粗鄙,经常发火或者陷入沮丧,并导致与周边环境走向敌对,最后甚至陷入好战的心态。亚当和汉娜的关系也象中美关系,体现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带来的好处与风险---2005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了这个描述中美两国关系的概念。一方面,汉娜有意无意利用自己的“软实力”吸引亚当,结果亚当对她的喜爱远远超过自己原本的预期。汉娜希望,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也应该被亚当接受。电视剧中没有直接提及普世价值、三权分立、多党制、民主,但理解能力接近Drezner的观众有可能领悟到这层含义。与此同时,汉娜并不确信到底应该跟亚当好到什么程度,两者的关系经常处于游移不定中。第一季结束的时候,两人原计划搬到一块住,但汉娜突然犹豫起来,亚当随之发怒,最后警察到场才控制住局面。
Drezner的文章写在《都市女孩》第二季结束以前,文字具有不同凡响的穿透力,但他并没有存心探讨严肃的学术问题,更多地以调侃打趣为目的。 Drezner猜测,如果汉娜和亚当最终和解,那说明从丽娜·杜勒姆的地缘政治观来看,中国未来将有可能学会国际社会的行为规范并顺利融入其中。如果汉娜自身的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无法控制、不得不进医院治疗,那将意味着丽娜·杜勒姆相信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观点,美国或许终将陷入作茧自缚,继而走向衰落,就跟世界史上的其他霸主一样。显而易见,Drezner对电视剧未来的走向将保持高度关注。毫无疑问,《都市女孩》的新剧目出来以后,他会继续观看。

都市女孩 第二季的相关影评

都市女孩 第二季
maomao •
都市女孩 第二季
Sugar • S2E08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19 BT影视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