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短片令我想起了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身体有残障的人士并非不可以感受到如光明、音乐等等普通人能享受的乐趣。只是残障人士他们感受的方式与我们常人不一样而已,片中的女主角比起“海伦”其实已经“幸福”得多,虽然她的耳朵听不见,但起码眼睛还是可以直接体验到世间的种种美好。片中那个异国的好心男孩也像“海伦”的老师“沙利文”一样,并不认为身体的残疾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不可以体会音乐的魅力,以练习拍击水波的方式来感知南美鼓那种独特的节奏感,这与“沙利文”老师引导“海伦”学懂“水”与“水杯”的区别,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究竟本质是用来做什么的?只是用音调高低起伏的变化和乐器千变万化的组合来愉悦人吗?当然不仅如此。无论用哪种方式来表现音乐,无论用哪种方法来接收音乐,我们所能得到的是其实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情绪的互通,正是我们常说的“传情达意”。“魔法时刻”是什么?就是原来彼此分离的心因为透过某种“默契”而重新连结在一起,同一感给予地球上每个看似离散的个体又在合而为一,共同分享开心、悲伤、忧愁、落寞。感觉“magic moment”,其实是因为“you are not 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