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捷克新浪潮# 亚罗米尔伊雷什的代表短片,以一种异乎寻常的联想结构所建构的实验电影,非同期声录制的形式使得影片的声音选择不必拘泥于现实的限制,具有更强的时空延伸性。影片的拼贴剪贴的形式更早地由布鲁斯康纳的《一部电影》实验过,但亚罗米尔更偏重叙事,也仰赖于更多现实的考量,这点在下午会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消失足迹的殿堂》大致可分为七个部分:1.报纸/打字纸张纸条内容的剪贴。
2.演职人员表浮现于无人空旷的车站大厅中
3.一个犹太老人小憩中的梦境(回忆)。
4.火车站群像的直接电影般的片段。
5.一个女孩在车厢中浮想联翩。
6.回到空旷的车站/铁轨。
7.报纸新闻的拼贴。
第一部分首先就彰显了作品的与众不同,以传播媒介——纸张——的拼贴来暗示观众电影的统一性基调,将与主体部分的影视拼贴形成对照。纸条上的内容大意为:1945年8月6日广岛废墟上的混凝土里发现人类脚印;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撒哈拉沙漠中首次成功筹划了一次原子弹试验;火车车站大厅是“消失足迹的殿堂”的一种。广岛与原子弹的联系不言而喻,并从而建立了可怖的战争暴行的母题。最后一行则应出了片名。
第三部分着力关注于纳粹集中营的惨状。但首先,我们会看到一个昏昏欲睡的老者,焦点聚焦于他的脸部,紧接着摄影机变焦,显示出老者手臂上的一串数字“21475”——显然是集中营给每一位犹太人所标记的编码。亚罗米尔仅通过一个简单的移焦便交代了老人的犹太身份。
一串叠化入的蒙太奇后,观众得以进入老者的潜意识世界,其中充斥着有关集中营经历的痛苦回忆。这种回忆被亚罗米尔阐述为惨绝人寰的历史片段与令人不安的纪录影像。在通过交叉剪辑制造的仿佛犹太难民一个个走向死亡的蒙太奇段落中,配乐反而由悲转喜,完全与恐怖的画面不搭调,从而营造出影像上的差感,也可看作是现实(车站)对梦境的侵蚀作用。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个事件中,纳粹开枪扫射犹太人,枪声一直延续突破了画面的限制至车站即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由一系列稀疏平常的休息大厅的对话所组成。电影的主人公也完成了一次交接:有犹太老人转为年轻女孩。这部分的高潮在于开动着的玩具坦克。亚罗米尔在此操控的声轨的运作,打破观众们对声音的惯例预期,用真实的战场炮火声取代实景声在大幅降低声音忠实度的同时,唤起原本已渐渐抽离于战争惊骇的观众的“回忆”,昭示人间炼狱的惨剧从未远去,甚至就在我们身边。
四、五部分之交应该发生在年轻女孩与男友分别,登临火车前后。形式风格上第四部分与第二部分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一个契机展开一系列的梦境描绘。此契机于第四部分而言就是女孩无意瞥见了报纸上法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的新闻头条,连续两个推镜头使的影片再度陷于奇诡似真似幻的意识表现中。
梦境始于女孩和男友在原野上的美妙约会,强调着平衡的对称构图,但很快突然跳出一架径直驶向观众的战机,气氛陡然转变得紧张激烈起来:轰炸倒计时与接吻的动作互相交叉剪接。就在即将接吻的一瞬间,原子弹被投放了下去。爱情与暴力被对比阐释为有强烈侵犯性的行为,也象征性的幻灭。
第四部分的尾声是利用巧妙的蒙太奇制造“不可能”的时空。典型的库里肖夫效应建构起一组组正反打镜头,女孩仿佛亲眼见证了广岛被轰炸的惨烈景观。
当火车驶出黑暗的山洞后,周遭的环境似乎变得亮堂舒适,战争恐怖也被抛之脑后。然而在繁华的布拉格叠化至广岛残骸后,律动十足的管弦乐随之滑落向不和谐的音调,直接指涉了“消失足迹”的母题。
影片终于第七部分。首尾呼应地拼贴了报纸新闻,内容有美国科学家支持原子弹使用;大气中的辐射导致近10万早产儿死亡;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每年出生216983个婴儿。刺眼的数字对比令人无法忽视原子弹滥用造成的危险后果。
由此可见,这部影片掺杂着指向明确的时政评论,但亚罗米尔却通过情调性的元素组合使个人的反战思想埋于表象之上,混合了《一部电影》的挑衅性架构与《夜与雾》客观冷静的揭露性描述,运用中轴式剪辑构筑了规整的回环式叙事结构,孕育出细腻感性的现代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