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BFI player 故事的戏剧性其实是挺强的,但影片完全放弃了戏剧表达,整体重调度,镜头和剪辑,无旁白和配乐,采用高效叙事模式的极简风格,情节之间的联系也主要靠留白过渡完成。
影片如同介绍所说是以托尔斯泰的《假息票》小说内容为故事框架,原著把阶级下降后假钱对底层人民的影响表现出来,也借此反应当时时代的问题,并且在书中也给出了解决办法,以《福音书》对照假息票讲述向上影响的过程。电影去除了众多支线和众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去除了大量对教会批判和后半段原著福音书的向上影响(原著中的“钱”应该是失去的信仰),所以从故事上看主题是从原著中整体外化表达转成影片人物的内心,再利用故事的悲剧性批判社会,引入思考。
人物上布列松把原著小说中两个角色伊凡和斯捷潘(伊凡被骗钱后上告给假钱的老板未果免于牢狱但偷马被斯捷潘打死,斯捷潘打死人入狱家破出狱杀人,原著的中段虽然也有大量的内心活动描写,但也更多的着墨在宗教救赎上,结尾有些降神感,而影片的结尾非常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经历结合到了一起塑造了电影中伊凡这个人物,片中是弱化了他的罪恶的,与此同时布列松也放弃了对人物犯罪后心里煎熬的描写,而把侧重点放到了成因上,所以影片整体看像是布列松为《罪与罚》写了一个自己的序。
片头演员表背景就是一个取款机,而影片也是利用钱这个元素引出了一系列事件,通过两场庭审和几封信把男主逼入绝境,而男主出狱犯罪后遇到的第二户人家的情况与自身的境遇是有对照关系的,而且两场血案男主所寻找的“钱”也并不是钱本身,而更像是原著中给出答案那部分的找寻,影片直至最后也没有爆发任何戏剧冲突,导演选择把前期由模特与事件堆积起的情绪利用,用极快的速度收尾后,把一切都留给了观众,就如同结尾处的“观众“一样,我们抻着头,希望能看出点儿什么。
镜头上,大量的固定镜头,运镜还是偏少的,特写镜头很多,大多对准的钱与手,尤其是手,大量的物品通过手传递,钱,信,药,其中男主的手出现最为频繁,从开始出现不光强调着工作也特意摘掉手套展示戒指,强调家庭,之后则是暴力打人,到后面入狱拿“凶器”和出狱后犯下罪案的鲜血,最后拿着的斧头。整部电影手作为一个重要的介质帮助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影片中空镜转场的画面也很多,感觉不光是去戏剧化的一种做法,还可以帮助降低跨时空剪辑转场的突兀感。
听觉上,影片没有配乐,其中一场钢琴曲也是由现场角色演奏,最有强度的一场戏可能就是结尾处的犬吠,让观众跟随狗的视角带来的冲击伴随着狗的叫声拉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