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镜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个麦田的大全景,阳光透过远处的树林照射在麦田上,用光很柔和,画外音是风拂过麦浪的瑟瑟声。这个静谧的开场与脑海里的战争场面格格不入。如果不是看之前就知道是一部抗日片,一点儿都不会联想到战争,更像一部文艺片的色调。再回味的时候,想起王童的《稻草人》,也是战争的故事,开头是广袤的绿油油的稻田。这种单刀直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的方式,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叙事风格。《carry on 》开场这个镜头的色调以及用光都很讲究,近景都是枯草的感觉,没有生机,但是远处的阳光却不刺眼,甚至是异常得柔和,从黑黢黢的树林中照射进来,给人一线希望。而整部影片的色调也是暖黄色,没有一般印象中战争应有的灰暗。
喜感伏笔
开头日军挑选村里的姑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情节,在一堆年轻姑娘里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婶。太君问手下怎么会有这么老的,手下回答“she has big titties.” 此时笑场,一部主题严肃的抗日剧从开头2分钟的时候就有了笑点。导演似乎有意赋予战争故事诙谐幽默的色彩。抗日“神”剧的“神”,由此展开。
日军:鬼子不是“鬼子” 宣传片里面有一句话,“不要把鬼子演成鬼子”。强调日军行进的时候不能像僵尸一样。光拍日军走进屋子就拍了十多次。爷爷去世的时候,太君也对手下说,不要不尊敬死人,他们的鬼魂会找你的。最后太君没有拆穿父亲的谎言,对手下说麻袋里“Just some corn.” 这几个小细节都能体现出战争中的人物,其实都是普通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