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主演:尤安娜·库里克 托马斯·科特 波利斯·席克 阿伽塔·库莱沙 塞德里克·康 让娜·巴利巴尔 亚当·费仁希 亚当·沃诺维茨 亚当·斯齐斯科斯基
简介:故事开始于1949年的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抵达了白热化的状态。维克多(托马斯·科特 Tomasz Kot 饰)是一名音乐家,他正在筹建一个青少年民族音乐演出团,靠演出
故事开始于1949年的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抵达了白热化的状态。维克多(托马斯·科特 Tomasz Kot 饰)是一名音乐家,他正在筹建一个青少年民族音乐演出团,靠演出传统波兰歌舞来输出国家的文化,制作人伊雷娜(阿伽塔·库雷斯扎 Agata Kulesza 饰)和监督官员卡奇马雷克(波利斯·席克 Borys Szyc 饰)也参与进了这一计划中。 一个名为祖拉(乔安娜·库里格 Joanna Kulig 饰)的女孩吸引了维克多的注意,虽然卡奇马雷克并不认为这个身世复杂的女孩是参加演出团的合适人选,但维克多还是义无反顾的认定了她。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坠入了情网之中。
详情
1.这种永远在别处的女文青神游状态实在二逼的让我百抓挠心。2.图片摄影思维实在太干扰,感觉画面从银幕里掉出来了,和这个电影没什么直接关系。3. 只有关键帧,没有绵延过程,更像为了投给各种电影基金会要钱而制作的项目ppt申请材料。
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导演处理个体与时代关系的时候,总是找不到下脚的合适点,要么是简单的对应,要么是概念化的比附,再不济便是国家寓言。本片的毛病是流于浮泛的影像形式(很多场戏的取景接近于静态摄影,这并非优点),企图依靠影像和所谓时代的力量来提升情感的张力与重量,实质感受到的却是一个平凡无奇的聚散离合故事。2.5
两个极为相爱的人,最终只能用告别的方式拥有彼此,还是因为一个可以为了爱情可以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戴上面具永远地在异乡生活,而另一个无法容忍看似自由、小资但实质是消费自己的文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爱情带来了更多折磨。其实说到底,两个人决定在一起、共同生活,为了各种琐事争吵、摩擦,表面上看起来是许多个人选择的差异,但实际却是政治与价值的观念不同;在这里刚好放在五十年代的波兰、东欧、法国,个人的选择、命运与政治大环境形成了互文,让本来听上去有些老套的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多了时代与历史的色彩。有为了爱情选择未知的“自由”,更有认知“自由”的虚伪之后对爱情的重新认知。很美的电影,短而精悍,歌舞加分
五流《知音》PPT言情剧本和狗血辱智商转折再尴尬,都挡不住一流导演。视听强行把气质整出来摆在那了。
除了elegant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这部电影 模糊剧情和叙事 用碎片式的手法拼凑出来 音乐和歌词阐述着没有说出口的台词与心境 从时代背景下东西方阵营对立的冷战 到一对恋人分合之间的冷战 长达几十年的爱情长跑最终归于平静 另一边的风景并非更好 无论是法国波兰 有爱人在身旁才最好
艺术性高于剧作,影像很突出。男主弹《幻想即兴曲》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喜欢帕夫利克夫斯基这种专注拍80多分钟电影的导演。19.1.18资料馆重看 l'amour sous la lune
政治在片中从未被真正展开讨论,但这些历史的疤痕却由始至终摧残着处于那个时代的每个人。也正因为这样的动荡,一旦相爱就更容易矢志不渝。爱情如提线,让男女主角撑过一切苦难。而待到团圆时,他们终于可以将生命毫无顾忌的扯断。乔安娜·库里格与托马斯·科特更融进绝美影像,永久停驻。
戛纳第7场主竞赛。与《盛夏》的惊艳之处有些近似,黑白影像和大量的音乐元素,以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来看整个冷战时期的世事变迁。称不上成功的以小见大,但足够迷人。男女主角的爱情随着近乎于走马灯般的年份推进而变得琐碎,悲剧结尾也许从相见的那一刻就已注定。
叙事上其实是个挺套路的,情节剧一样的东西。但是影像实在太突出了,在大银幕看这种黑白摄影,真是视觉享受。另外,女主表现也非常出彩。
投机取巧之流。这种本质里省略电影“运动“(叙事的,人物的),而只呈现结果,且要把这种结果极端精致化的内在影像逻辑,不就是真正的PPT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