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戈尔吉·克里斯托弗
主演:山大·特赫斯 伊娃·班多尔 朱迪特·巴多斯 伊娃·诺维勒 古娜·扎丽娜 维克托·奈梅茨 伊娃·亚历山大洛娃·厄克隆 蒂伯·加斯帕尔 阿提拉·伯萨斯基
简介:阿格斯顿年过五十,在工作了半辈子的能源工厂大裁员中,不幸失去了饭碗。怀着渺茫的希望,他悠闲的穿越东欧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并实现自己想要钓到大鱼的愿望。然而在波罗的海边,他发现:自己除了被裹挟着海盐的风吹
阿格斯顿年过五十,在工作了半辈子的能源工厂大裁员中,不幸失去了饭碗。怀着渺茫的希望,他悠闲的穿越东欧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并实现自己想要钓到大鱼的愿望。然而在波罗的海边,他发现:自己除了被裹挟着海盐的风吹透的寒冷之外,一无所有。在异国的旅程里,他深深陷入充斥着怪异事件的海洋。一路皆是萍水相逢:友好的人、钻营的人、诡异的人,以及一只被做成标本的天生没有耳朵的兔子。海浪漫过沙滩,再慢慢退潮。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海在此诞生,绝不会在此终结。
详情
一个失业的故事。被时代抛弃的一群人,一辈子靠着一份饭碗活着,一旦失了这个饭碗,人生便不知何去何从了。
在没有历史的《远方》里我们最终看不到远方。本片从当代人类社会的困境出发,试图为个人理想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出路,不幸的是作者自身认知的局限性让这部作品迷失在了历史的汪洋大海里。刻舟求剑式的象征主义符号并没有起到实际的引航作用,反而为影片贴上了悲观主义的标签。使得夹在今日与昨日之间的男主不得不在那种无家可归又无处可去的漂泊状态下继续打捞他渺小如针的理想浮标。
官方引进版是真的不能看,看上去只是删减了区区5分钟,但是把电影的叙事逻辑彻底破坏,把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电影像那只没有耳朵的兔子一样,阉割了。再一次对大国的引进电影的审查制度表示深恶痛绝,拜托!你们不喜欢的电影就不要引进!
3.5 和考里斯马基的片子感觉很像啊。一下子被开始的工厂镜头吸引了,努力生活,远方还是什么都没有,心酸又会有趣
2017欧盟电影展。以非故事性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标的镜头」来反映世界的「残像」,「远方」在传统意象中的「希望」意义被完全消解,行尸走肉般的人群无意义的娱乐、迷信、愤怒……主人公最后来到大海上工作,然而渔业不久后也将终结,当随身携带的「鱼漂」被扔进大海,冰冷而绝望。
今年卖命到处跑影展看了一圈大大小小的欧洲小国困局片,但还是对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除去政治隐喻、对话暗示以及环境(报纸、电视等)烘托的老三样,在摄影以及用公路片的形式上有点新意。故事在主人公去了拉脱维亚后彻底崩坏,应该改成周游列国的。
高度视觉极简化、象征性和概括性,一般人能理解就怪了…用公路片结构串联元素,没有耳朵的兔子(阉割的标本)与残缺无能的后极权主义社会、小鱼标与个人历史、整容成怪物的女人与消费和男权主义、骂骂咧咧的工头和整个东欧分裂的民族主义态势、兜住整个片子的大网和无法逃生的小鱼……这片子说的太多。
去戏剧化是对的,但叙事效率太差就是问题了。结尾大鱼小鱼都被孔眼细小的渔网一网打尽,感觉挺悲伤的。
开场真是美丽,和那个俄罗斯人在墓地前自拍那段好玩,主要是剪的节奏有点问题,本来可以更好的
导演真是贝拉塔尔粉丝啊,剧作虽然神经刀但是视听想法真是不错。后社会主义。匈牙利下岗职工去了……拉脱维亚?反正后四十分钟简直是脱线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