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个男孩因为向父母讨要零花钱失败,去当了自己的手表,却换回一张500元法郎的假钞。之后,这张假钞在很多人之间转手,最后落到了一个叫伊文(克里斯琴·佩蒂 Christian Patey 饰)的年轻人手中一个男孩因为向父母讨要零花钱失败,去当了自己的手表,却换回一张500元法郎的假钞。之后,这张假钞在很多人之间转手,最后落到了一个叫伊文(克里斯琴·佩蒂 Christian Patey 饰)的年轻人手中。伊文试着去餐馆花掉这张假钞,但被服务员发现了。警察认为他参与了假钞贩卖案而逮捕了他,但法官念他初犯,没有给他判刑。伊文释放之后,丢了工作。没有了钱,他只好和朋友去银行抢劫,却又一次栽在警察手里,被抓进监狱,被判刑三年…… 本片是布列松的最后一部作品,改编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伪息券》,曾获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详情
真是极简,还没理解上一个镜头说明了什么故事就已经推进到下一阶段了。被假钞改变的人生,但改变的原因不是各种巧合造成的阴差阳错,而是主角使用假钞被判无罪后的每一个选择都做了错误的决定。
很干的电影,剧情推进很快,可以说没有一点抒情部分结局结束得很干脆,还以为没完呢(留下我一脸懵看着片尾...
最零度的、最自然的,最存在的,消解了任何内在的声音(自白、辩护),只剩下纯粹的叙事——现代的虚无与绝望
除了叙事推进真的几乎没有一丝别的东西。
1、故事。人性的自私和虚伪,人性的荒谬和反抗,人性的善良和无辜都会遇到什么?机制化的社会结构是怎么处理真相和事实的。都以为人的命运是被多么大的事件决定或改变,但并不全是,只是一件件及其微小甚至毫不起眼甚至不经意的事情。2、风格。镜头客观且干净,内心极度舒适,不容易代入主观感受去评判故事。看完之后,会深深地反思,不管代入哪一个角色,都会有问题提出,这些问题和思考的影响力将是极其深远的。
好看
极其冷峻克制的视角刻画出的道德困境
钱让人失去良心 失去原则 唯有自私自利者得以生存 影片的戏剧冲突还是有点过 很多选择都不像正常社会里那些不得不选的东西 但是电影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出色了 卢西安穿的好帅啊
尽可能少地展现人脸、全身或完整动作,取而代之的是对手或脚的局部特写或对环境中的物件(尤其是门-门锁、车牌、过道、工具与家具)的凝视,钱与社会对人的物化随之彰显出来
布列松电影生涯最后一幕留下了深深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