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术和艺术的矛盾。
我个人并不反对艺术创作,反而感谢好的艺术“调动”我的情绪,让我迷迷糊糊就对某段历史疯一般地着迷。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对历史的兴趣来源于艺术的演绎。
十三年前,我就是那个被“吴宇森的艺术”骗了的人。
我以为孙权二十六岁的时候,真有张震三十二岁那么帅……
以至于他砍个桌角,我都能记得那么深刻。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感谢吴宇森的这种“欺骗”。
他开启了我的三国之门。
那一年,我十五岁。
可能因为接受过一些跨学科教育的训练,我是一个把艺术和学术分得比较清楚的人。
通常那种“反应真实历史”的宣传语,都唬不住我。
我看见了也不会生气。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了从一个中立的角度去欣赏一部作品,形成自己的判断。
这和我的经历、喜好,对影视剧的兴趣有关。
正因如此我也知道,我喜欢三国,不代表所有人都有足够的兴趣、时间、精力去喜欢三国。
就像我,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去考证《流浪地球》里科幻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但最起码的,我知道艺术是艺术,学术是学术。
我很少拿学术的规则去要求艺术,也很少拿艺术的规则去要求学术。
《川流》这部戏,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上看是失败的,甚至是荒谬的,断章取义的。
但从文艺作品的角度来看,它的故事是完整的,人物是合理的,甚至是颠覆传统的,划时代的。
我不是剧本方面的专家。
只以我多年粗浅的观剧经验,简单说一说这部片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场戏。
如果单从剧本的角度出发,江川在曹营里和曹操、程昱、黄盖、庞统的那段对手戏,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文戏范例。
这场戏从江川的视角入手,以对话的形式以小见大,迅速交代了当时魏蜀吴三方势力的关系。
紧接着,剧本以江川汇报疫情为主线,对在场每个角色的反应进行了不同的细节处理,直观地展现了三方人物复杂的立场和鲜明的性格。
短短几句对白,几个分镜,就把那些为人熟知的三国人物和桥段串在了一起。
就算是一个对《赤壁》比较熟悉的老观众,也可以从这些对话里,揣摩出新的乐趣。
从江川跪下叫黄盖丞相开始,到江川抱坛喝酒结束,我前后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有味,遂记录如下(自存,有剧透):
(曹营,曹操、程昱等人议事)
江川(跪下,向黄盖拱手):丞相!
黄盖(与庞统对视,尴尬):呃……
(黄盖侧身,镜头转向屏风后)
程昱:丞相在此。
曹操(回首,慈祥笑):这位……
(与此同时)江川:丞……
(曹操挥手,示意江川先说)
江川:出大事了!
曹操:哦?是吗?(蹙眉,踱步至案前坐下)
程昱(发现江川身上的箭头):待葛路酒醒,速速与他疗伤。(面向众人)这位是克敌舰百艘之江小英雄。
江川:99。还差一艘。
(众人笑,黄盖尴尬)
程昱:一艘舰船,于你还不是手到擒来。
江川(放下手,神色黯然):跟随我的兄弟都所剩无几。
(众人安静)
程昱(尴尬):啊……是啊。正因为我军将士奋力杀敌,英勇无比,才引得天下英雄,无论敌我尽数归心。(转向黄盖)此乃……
曹操(拍黄盖肩):东吴大将军,黄盖。
(江川怒视黄盖)
黄盖(尴尬):果然是英雄年少啊。啊,哈哈,哈哈……
庞统(接话):我等敬重丞相。王者之师,天命所归。遂我等已弃暗投明,弥补北方将士不胜水战之弊。呵呵……方才军医无知,只是水土不服和晕船所致。
程昱(笑,附和):晕船,晕船……
江川(高声打断):不会晕船!(顿了顿)是恶疾!
(黄盖一怔,曹操不语)
程昱:江小英雄,杀敌是你之所长。若论看病,就未必了吧。
庞统(向曹操拱手):我有一计,望主公听之。用铁索连船,(江川神色复杂)可宛如……
(曹操挥手打断,众人不解)
曹操(笑对黄盖):周瑜小儿,打的黄将军哪儿?
黄盖(尴尬):啊……哈……(指腚)这儿……
曹操(面露忧色):疼吗?
黄盖(重重点头):嗯!
曹操(指黄盖腚):这儿?(重重一掌)
(黄盖惊,点头)
曹操(对着黄盖):奸贼!
(黄盖尴尬,庞统不语)
曹操(面向庞统):您方才说到哪了?
庞统(战战兢兢):铁索连船……
黄盖(插话):哦!他是说用铁索,将舰船的首尾相连,嘿嘿……(做了个平的手势)这样就不晕船了。
庞统(附和):对对对……
曹操(忽大声):好主意!!!连上!!!
(众人惊)
曹操:可是孔明小儿,他可是擅长火攻啊。
庞统(急说):天时顺正,可出兵矣。冬天,风向向北。对对对……(擦汗)北风,北风,北风……
(众人附和)
曹仁(对徐晃说):这个时候,都是北风!
江川(高声打断):不是晕船!是恶疾!
程昱:血吸虫所致疾病,可寻对症之方速速遏制。
江川(大声):蔓延了!成片的死人!我刚才告诉你了!不是晕船!是恶疾!
程昱(拍案):住嘴!(看了眼曹操)这里没有你说话的资格。我已安排人马,将重病及死伤兵士集中起来。待起风之时,即作天兵送至对岸,降天灾于孙刘联军。(庞统、黄盖大惊,曹操闭目,不语)不日,兵不血刃,不战而胜。(曹操摇头)丞相一统天下,乃是天命所归。天命不可违也!
黄盖(拍案,大声):胜之不武!胜之不武!(庞统使眼色,黄盖会意,面向曹操)这……这有损丞相的清名嘛!
程昱:差矣!难道如葛路所言,自烧船营,拱手求败不成?
黄盖(急):可……
庞统(插话):不可,不可……
江川:可……可行!
曹操(蹙眉):非烧不可吗?
庞统:不可,不可!不可,不可……
程昱:成王败寇,战争本就残酷。拼的不就是当兵的命吗?
江川:百姓也死了成片的人了!
黄盖(拍案,附和):对呀!(江川诧异)争天下不就是为了百姓吗?(庞统打黄盖)
程昱:所以呀,天下一统才能早日结束战争,结束战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江川(大声):人都死完了!统统个屁啊统!
(曹操掷杯,发出巨大声响,众人安静)
曹操(笑,用筷子翻烤架上的鹿肉):哎呀……好好的肉,好好的酒,大家呱噪些什么呀?啊?(面向江川)江川!你说,到底是烧还是不烧啊?
(江川愣住,瞟程昱,程昱不语。瞟黄盖、庞统,黄盖、庞统不语。烤架上,鹿肉快糊了。)
江川:烧。
曹操(逐渐失去笑容,手指江川):你放肆!(起立)孤二十年殚精竭虑,正当一鼓作气战而胜之。否则,怎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啊?(众人不语)程昱献良策(程昱起立,拱手),一战而定天下,(拍江川肩)孤心甚慰啊!(发现江川身上的箭头,抬手拔出,血流如注,江川剧痛)呵呵……(递过酒坛)赐你美酒百坛送行,将功补过,送天兵。
(黄盖还欲说话,庞统拦住)
程昱:这一船天兵,功绩可抵千艘百艘。汝必将名垂青史。
(江川接过酒坛,犹豫,仰头,一饮而尽)
个人是非常佩服《川流》编剧组的。
张大鹏,马晓波,华安。
他们这类人的存在,是我这些年一直支持国产游戏,支持网络小说的原因之一。
他们是真正的大神在民间。
真正的川流。
尽管最终的结果,是吴宇森自洗了曹操人设,给自己烙上了“趋炎附势”的时代烙印,但仅凭曹营的这场戏,豆瓣上我还是给了他们五星,给心中不灭的国产艺术五星。
当然,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只重情节不重立意。
网上吵得最多的点,就是曹操该不该被洗?史料该不该被断章取义?历史该不该被“曲解”?片方宣传“还原真实历史”这种行为到底对不对?
对我来说,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答题的人怎么说,站在什么角度说,都会影响答案的结果。
这里仁者见仁,不做赘述。
只说几个我这几年追剧一直在思考的点。
第一个点。
众口难调,国产历史剧的市场形势一向不好。每一部新作品上线后,都会有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争吵。
只是这几年,争吵太过激烈,还总上升到对作者、演员的人身攻击上。
我总在想,这些争吵究竟是来源于一种怎样的情绪?
这种情绪,有多少是真正声讨历史剧本身的?
有多少只是个人情绪的发泄?
毕竟一部小小的影视剧,真的能“颠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吗?
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的因素?
枯燥乏味的历史教育?
鱼龙混杂的衍生市场?
人云亦云的时代环境?
参差不齐的观众群体?
第二个点。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不同艺术作品(文字VS影像)的宽容度是不同的。像历史小说,挨骂的就少;历史剧,挨骂的就多。
那么在这种前提下,历史剧应该在一个多大的范围内进行创作?
历史剧(特别是小说改编剧)应该怎样平衡文字和影像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情绪“体验”?
影像类剧本应该如何在保留创作权利的基础上,进行比小说更加“克制”的创作?
比如在文字转影像时,编剧组应该注意什么?
拍摄这些影像时,导演组该注意什么?
向大众介绍新剧时,宣发组应该注意什么?
观看这些剧时,观众们应该注意什么?
第三个点。
艺术界需不需要专业的学术训练?
学术界需不需要基本的艺术熏陶?
艺术工作者们在宣传作品时,是不是应该更负责一些,不为了噱头和热搜“过度宣传”?
学术工作者们在评论作品时,是不是应该多共情一些,在普及知识的基础上平视艺术,不用高人一等的姿态“过度批判”?
观众们在观看作品时,是不是应该再清醒一些,理智一些,尽量做到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做到不面红耳赤,你死我活?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有没有一种可能,有一天参加争吵的各方可以放下心中的成见,各司其职,携手共进,让学术归学术,艺术归艺术,共同努力为观众打造一个地道、专业、有趣,只属于中国的娱乐作品?
有没有可能有一天,艺术界有学者的支持,学术界有艺术家的协助,普天之下所有热爱历史的人们既有知识,又懂美,再不畏惧任何形式的文化输出,做到华夏文明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万古长青,永不落幕?
毕竟大浪淘沙,洗尽铅华。
能引领时代前进的,确实是川流。
是每一条川流。
以上,只是一些有感而发,不成熟的想法。
没啥逻辑,不一定对。
有兴趣的欢迎自由讨论,自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