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国产剧的一大特点是,如果剧集获得大量关注和热度且结尾是开放式的,为了所谓的满足剧粉期待,后续会推出同名电影。剧粉自然是兴高采烈,眼巴巴地盼着遗憾被弥补,美好被续写。可结果呢?总是大失所望,甚至觉得受到了欺骗和玩弄。影版的《爱情公寓》和《想见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现在又多了一部《一闪一闪亮星星》。
观众想看的续集,一定是和原本的剧情和人物有紧密联系的,现在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带着“情怀”追剧和看电影。所以,就算媒介形式发生了改变,也很难接受故事内核变得面目全非,只保留最表面的东西,不仅不会让我感受到多大的诚意,只会让我觉得这是在消费我的感情,是在很敷衍地糊弄。立场不同,观众很难理解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意图,也很难共情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影版难道就不能踏踏实实地跟着剧版走,一定要另起炉灶,换药不换汤吗?对我来说唯一还算可以接受的理由是,影版的目标受众除了剧粉,还囊括了路人,但最核心的受众究竟是谁,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个套着剧版外衣的全新故事,究竟是额外收获了路人的喜爱,还是连原本的剧粉都丢失了,答案也很清晰。
说回《一闪一闪亮星星》,全片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硬、牵强,以及前期铺垫太多,后期全靠嘴说。
回想剧版《一闪一闪亮星星》,整个故事是有逻辑的也是完整的。林北星通过删除给展宇的短信触发时空穿越回到高三,每条短信的发送时间对应穿越回去的具体时间;张万森一次次的默默守护,只要说出“我喜欢你”就会把林北星送回原本的时空。我看剧的时候很少带脑子,尤其是看穿越剧和悬疑剧,更是懒得动脑子,但想当年我却认认真真地分析和梳理,不仅完全跟得上剧情,还竟然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很早就找到了林大海这个“罪魁祸首”,这对我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而影版讲述的是一个双向暗恋的故事,穿越的触发条件变成发送短信,随机穿越到不同的平行时空,但任意一方说出“张万森”这个名字,林北星就会回到主时空。不同于剧版的单向守护,影版是双向救赎,但或许是电影的体量无法承受完整的逻辑链条,所以即使能够自圆其说,却总感觉是为了救赎而喜欢。一切的发生都不是自然而然,能够察觉到编剧带着很强的目的性。
剧版的每个人物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饱满的,且不说林北星、张万森、高歌、杨超洋、麦子、展宇这几个主要人物,就连光明顶和刘嘎,也都个性鲜明并且为剧情增添了些许笑料。反观影版,除了林北星和张万森,其他本就为数不多的人就差把“工具人”这三个字写脸上了。首先,沙溢饰演的王老师,在保留幽默搞笑基因的前提下,除了贡献“你一个人迟到一分钟,就浪费了三十个人三十分钟”这个老梗,以及在志愿者分组时贴心地把林北星和张万森分到一组,好像就没有其他作用了。其次,我可以接受没有杨超洋,但是麦子喜欢上高歌,冒充美术老师发短信秒被揭穿,这里的情节安排是为了什么?如果硬要说是为了衬托张万森和林北星对彼此的爱不管在任何时空都矢志不渝,那林北星前十次穿越遇到的张万森,就提供了有力的反证。还有,那个“懂法”的混混团体的头头,如此刻意地制造矛盾冲突,只为了凸显张万森对林北星的爱,反复强调这份爱的无私,却很难真的打动我。看吧,所有人都很用力地或正面或负面地成为男女主角的助攻。
影片的叙事节奏太慢,导致前期我积攒了很多的疑问和吐槽。比如,张万森在售票员明确表示没票了之后还继续追问,让我有些恍惚这不是在买演唱会的门票,而是在确认自己期末是不是真的挂科了;买了两张票的林北星见到走来的张万森,像见到瘟神一样转头就走;两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小心翼翼地偷瞄,一个偷偷地笑,丝毫没让我看到粉红泡泡,反而让我觉得有点尴尬。总的来说,双向暗恋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够自然和丝滑,依靠一些慢镜头表达心跳加速,难免落入俗套。除此之外,林北星在复读期间跑去酒吧打工,遇到混混后还抱着侥幸心理,后来在海边说想好好过这个暑假,做一些自己以前就想做的事。WHAT?想打工赚钱干什么不好,偏要去酒吧吗?她以前就一直想去酒吧打工吗?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确实有些苛刻了,但即使我清楚去酒吧只是带出混混这群工具人,好让后面的虐心情节顺利进行,我还是说服不了自己接受这个设置。
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张万森在出租车上通过电台投稿的形式,知道了同样穿越过来的林北星所做一切的真实意图,林北星通过麦子知道了张万森十多年来对她的喜欢以及守护,两个人齐刷刷地痛哭并奔跑着在海边相遇。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都失去了对方,又在另一个时空里重逢,所以,想方设想救下对方就成了各自的主线任务。看到这里,我之前所有的疑问差不多都得到了解答,但全部都出自林北星的自白。没什么惊喜,有的只是恍然小悟。嗯,怎么说呢,前期埋了那么多所谓的伏笔,全都指望最后几分钟的“揭秘”,结构上就已经头重脚轻了。
影版的内核是围绕“登上月球”展开的,光是这个设定就已经很荒唐了。片头片尾登月的场景,手牵手在月球上蹦蹦跳跳的身影,真的做到了首尾呼应般的让我一头雾水之后又满头黑线。我可以理解在月球上突破了地球的时空,所以张万森和林北星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我也可以把这部分看作是彩蛋一样的存在。但是,我还是无法接受他们穿着宇航服的样子,好好的青春爱情片愣是变成了科幻爱情,这难道不是在过家家吗?月亮的确是一个很浪漫的意向,但上月球这件事可不是咬咬牙努努力就能实现的。我承认摩天轮熄灭的一刹那,漆黑的夜空只留下一轮明月,让张万森误以为林北星说的是只要他登上月球就和他成为好朋友,这个点确实挺新颖,小朋友的天真无邪和执着会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但随着年纪的增长,难道还不能意识到这是在挑战不可能吗?我还想仰天长啸一句,小朋友们在一块玩了这么久,真的不会互相问一下对方的名字吗?!小朋友们这么沉得住气的吗?是我距离小时候太远,所以无法共情吗?
且不说影片的滤镜在观感上时而把我带入科幻场景,时而把我送回三十年代,最后在摩天轮上类似火箭升空的一连串悲壮的视觉效果,我在观看过程中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他们下一秒就变身成功了。割裂,太割裂了,割裂到“你好,林北星,我叫张万森,你认识我吗?”和“你好,张万森,我叫林北星,我们已经认识很久很久了。”都在我心里掀不起丝毫波澜。回想整部片子,唯一让我笑出声的只有沙爹在志愿者分组时一根手指倒扣过来变成两根,正好指向他们两人的那个镜头。唯一让我有所触动的是老谢说自己很喜欢谈起已经离世的妻子,不介意撕开心上的伤疤。
“每一场独自等待的暗恋,都会在不同的时空里得到回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要求太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真的喜欢过谁,我总觉得林北星三年来平平无奇的暗恋支撑不起她如此奋不顾身,而张万森十多年来的暗恋牵引他做出的一切,或许在我的逻辑体系里会更加合理。其实早在剧版的最后一幕出现后,我们都知道林北星背后的那个人就是张万森,只能是张万森,影版的最后一幕也了却了我们的心愿。但我更希望,我看到的是林北星故意赶走张万森,在机场隔着玻璃看到他“我喜欢你”的口型后,在奇妙的时空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张万森最后是如何在林北星的时空里安然无恙地出现,为她撑起了那把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