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米兰•昆德拉这个名字就已经家喻户晓了。大家传颂着他的美名,说他的文学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说他的作品里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但我始终未能有幸拜读,曾经读过几句他书中的名言,印象中的句子很美很有内涵,自己被深深地感动,只是不知这感动源于什么,而我始终对他文字的字里行间有着最亲近的生疏感,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这就是对于哲学最初的感动吧。
米兰•昆德拉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名字本身就具有矛盾性,几乎所有人都在夸赞这本书的了不起,就连看不懂的人都说米兰•昆德拉深刻得伟大,我知道世人并不是完全的附庸风雅,一定有人读懂了它,我也相信这是一本好书,虽然我一直没有看这本书也一直没有去了解,但我内心里始终是好奇的。
直到某日我邂逅了电影《布拉格之恋》,才发现这部电影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于是怀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轻’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不能承受它的轻”这样的疑问观看了这个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老电影。
虽然不能说电影是完全呈现了小说本来的样貌,但多多少少的,我忽然明白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轻”说的到底是什么。
剧中主要是以爱情来表现生命中的轻与重的,其次还有爱国情。
爱情涉及到四个人物,托马斯和特蕾莎,以及弗兰茨和萨宾娜。
托马斯和特蕾莎的轻与重。
在遇见特蕾莎之前托马斯日日寻欢作乐,游走在各个美女的床榻,放荡不羁地享受生活,遇见特蕾莎之后他好似懂了什么是爱情却依然不肯放弃整个森林。他始终认为生活是轻的,爱情也是轻的,一切都没有太深刻的意义,他活得逍遥。特蕾莎则活得沉重,对爱情看得重,对生活看得重,连对狗狗都是深爱。特蕾莎接受不了托马斯对爱和欲看得如此楚汉分明,她不懂爱和欲怎么可能分得开,所以她对他的爱很重,重到让她喘不过气。
剧中刚开始的时候托马斯对萨宾娜说自己从来不去女人家过夜也从来不让女人在他家过夜,接着他就收留了“像被人装进了树脂涂覆的草筐,顺水漂到了他门前的婴儿”的特蕾莎,他跟自己说他只是同情,但看到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P15-16关于同情一词的解释,就会明白,同情是“一种最强烈的感情想象力和心灵感应力,在感情的等级上,它至高无上”。这种至高无上的感情最容易动摇托马斯对于生活“轻”的看法,特蕾莎的到来渐渐改变他,使他最后开始看重生活。
萨宾娜后来问托马斯为何要收留特蕾莎,托马斯这样回答:“If I have two lives, one life I could invite her to stay at my place, and second life I could kick her out, and I could compare and see which thing is the best to do. But we only live once, life is so light, like an outline that we could never...fill or correct to make it better. It's frightening.”在托马斯的潜意识里他从遇见特蕾莎开始他的生命就从“轻”走向了“重”。
在日内瓦承受不了生活重量的特蕾莎选择离开托马斯回到战乱弱小沉重的捷克,离去时留书信一封,内容如下:“Thomas, I know I’m supposed to help you, but I can’t. Instead of being your support, I’m your weight. Life is very heavy to me, and it is so light to you. I can’t bear this lightness, this freedom. I’m not strong enough. In Prague I only needed you for love. In Switzerland I was depending on you for everything. What would happen if you abandoned me, I’m weak. I’m going to the country of the weak. Good-bye.”特蕾莎认为生活是重的,托马斯认为生活是轻的,而特蕾莎却承受不住这种“轻”的重量。读完书信的托马斯陷入了沉思,特蕾莎的离去本该令他感到轻松,但他却觉得沉重,因为他看重特蕾莎,于是他选择追随特蕾莎回到捷克。就在这之前萨宾娜说她要去美国,让托马斯和她一起,托马斯只觉得她在开玩笑。我猜想萨宾娜当时确实是在开玩笑,但任何玩笑中都有真心,很难判断到底是真心多一些还是玩笑多一些。但我确信托马斯爱特蕾莎却不爱萨宾娜。
电影中反复出现托马斯和萨宾娜身体交融,以及托马斯和特蕾莎躺在床上的镜头。这是托马斯心中欲和爱的不同体现,也是他在生活中探寻到的关于爱的表达。就像书中所说:“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就像古语中所说的那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世间最美好最浪漫的事情是我一睁眼就能看到阳光穿过窗帘斜射进的光芒和沐浴在晨光中爱人的脸庞。岁月流逝,但你一直都在。
笼罩在硝烟和阴暗中的捷克又一次让特蕾莎感到窒息,于是他们去了乡下,过起了看似无聊却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酒馆中,特蕾莎和朋友跳舞,托马斯含情脉脉地望着特蕾莎,眼睛里满是宠溺的爱,他再也不需要到别的女人那里找快乐,因为他的幸福就在他身边。回程途中,雨天路滑,刹车失灵,他们双双离开人世。电影结尾处,导演没有直接给我们车祸镜头,我们透过雨刷器刷过的车窗玻璃看到氤氲的雨中有绿色的山野,托马斯和特蕾莎低声说着笑着,托马斯嘴边浅浅的笑却透露着他深深的幸福,连他的眼睛里都满是璀璨的光芒,特蕾莎问他正在想什么,他说他在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幸福。
我爱这个结尾,这个在悲剧中依然让人感到温馨浪漫的结尾。但你能说这真的就是悲剧么?或许他们没有长命百岁,可在死去时他们是幸福的,而且他们一直在一起,无尽处,生死相守。这爱情,亦是不朽的。
弗兰茨和萨宾娜的轻与重
萨宾娜其实和托马斯是一种人,他们都坚信生活本身没有意义,感情什么的都是沉重的负担,他们想活得轻松,于是从不留情。所以他们是最好的情人,当然特蕾莎的出现改变了托马斯,如果说托马斯是在探寻生命中的意义,并最终感到生命由“轻”变“重”,那么萨宾娜在整个电影中几乎就是“轻”的完美体现。她从来不在一个地方呆很久,用她的话说就是她不想对一个地方产生感情,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她很美,也很自由。祖国陷入危难时,她毅然离开,弗兰茨为了她和妻子离婚准备和她共度余生时她却吓得逃到了美国。之后她自己在美国也过得悠闲,是啊,美貌又聪明的女人怎么可能不幸福?当弗兰茨拖着箱子来到她家时,她含泪微笑回抱着弗兰茨,她是感动的,有那么一瞬间她也是动摇的,她也曾想或许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就这样过一生也不错,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不告而别。我其实很佩服这样的女人,但又为她感到遗憾。一个人怎么可能存活于世却完全没有感情呢,不然她为何会被弗兰茨感动?电影结尾处远在美国的萨宾娜收到来自欧洲的信,信上写着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死讯,眼泪无意识地流下,朋友问她信里说了什么,她转过满是泪的脸说她最亲近的朋友死了。所以说,就算她主观不愿意如此,她还是对他们产生了感情。这是萨宾娜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无法抗拒却又无法承受的“轻”。
电影中除了关于关于爱情的“轻”与“重”,还有关于爱国情的。
比如托马斯曾经公然嘲笑当局者,甚至写成文字来讽刺他们的媚俗。后来有关人员来威胁他要他认错,在恐吓和真理面前他坚决选择后者,他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但是特蕾莎说她理解。托马斯看似是看轻生活的,但本质上其实他还是看重生活的,以前的他之所以看轻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对的人,但骨子里对于感情却一直看得重,不然他不会宁愿丢掉脑外科手术医生这样高等的职位只为保留心中对于祖国那丝微小却强大的爱。他是高尚的,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
片中还有一个情节我非常喜欢,就是卡列宁之死,又或者说是卡列宁的微笑。
卡列宁是托马斯在婚礼上送给特蕾莎的宠物小狗,它一路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见证了生命的由生到死。狗狗没有语言,它们好像也没有表情,我们只能从它们的动作中感知它们当下的情感。卡列宁被癌症折磨得奄奄一息,特蕾莎不忍它痛苦落了泪,托马斯亲手为了做了安乐死。面对死亡,面对病痛,它还轻轻地摇了一下尾巴(我们都知道狗狗摇尾巴是因为开心),而特蕾莎干脆说它在微笑。它去得很安详,它离去的过程并没有很痛苦,也并没有令我们很痛苦,反而我们的内心里升起一股暖暖的气,被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地方,温暖着我们。死亡固然可怖,但面对死亡时的那份依恋和淡然却仍旧能令人感到幸福,就像电影中男女主角的死亡一样。
在为卡列宁做安乐死的时候,特蕾莎的手一直温柔地抚摸着它的毛发,她流着泪对托马斯说:“I was forced to love my mother, but not to love this dog. You know, Thomas, maybe, maybe I love her more than I love you. Not more, I mean in a better way. Don’t be jealous of her. I don’t want her to be different. I don’t ask her for anything back. ”特蕾莎的话让我们对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不被任何客观条件影响,主观地去爱,并且不计较是否能够得到回报。人可以对宠物产生这样的无私的爱,但为什么人对人的爱却总是有条件又期望得到回报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出名和过人之处并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个好的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米兰•昆德拉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的倾向,因此,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以上评价摘自百度百科,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非常赞成生命就只是一个过程,我也赞同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是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肉体上的痛苦自然不必多说,至于精神上的痛苦也的确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对于生命目标的定位错误而导致整个人生的痛苦。至于虚空,目标是虚空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虚空的,但这虚空并不代表我们的人生没有意义。威尔•杜兰特在《论生命的意义》中探讨过同样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他探访询问过很多当代各行各业的大师,并将他们的答案汇总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致意思就是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但生活中那些美丽却细小琐碎到容易被人忽略的瞬间其实就是人生的意义,比如你感受到和风吹过耳旁的清爽,又或者你看到阳光穿过婆娑树影落到面颊上的温暖,这些都是不重要的细节,但这些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因为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生命就充盈起来。对于所谓的“追求”其实只是一种重复前人的行为,是无意义的,我持保留意见。或许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无意义的,反正我们的生命终究是要消散的,反正人类最终一定是要灭绝的,反正宇宙也不一定就是永恒存在的,可是难道因为这样所有的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么?就算今生的我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对前人的复制和模仿,但不管怎样这是我的人生,只要我完成了我对于梦想的追求,那么对我而言那就是有意义的,即便到最后我没有完成对于梦想的追求,只要那个过程我是全力以赴并且有收获,那么它还是有意义的。而“媚俗”,我想我不得不承认人类整个历史确乎是这样的。只有极少数“另类”不是,但其实他们只是没有那么“媚俗”,“媚俗”是谁也摆脱不掉的枷锁。
故事中,米兰•昆德拉仅仅是以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来诉说所谓生命中的“轻”与“重”,以及在爱情中我们生命不能承受的“轻”,但实际这“轻”还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米兰•昆德拉是经历过二战的人,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几乎就是被战争笼罩的世纪,人类从来没有爆发过那样大规模的战争,而且一连就是两次。很多人经历了不止一次战争,有的甚至是两次,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威尔•杜兰特。至于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他们的出生和成长也被创伤和冷漠包围,战争改变了人心,改变了世界。就是因为战争,大部分人都不快乐,终日活在忧郁里,而快乐也不过都是短暂的放纵,幸福是个遥远空洞的词。于是在文学和绘画中我们有了后现代主义,而在哲学里我们有了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开始于德国,却发展于法国。我曾经阅读法国历史时就看到有很大一个篇幅在介绍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那时候我还年幼,只记得萨特和纪德的名字,存在主义对我而言就是四个空白的字符。请原谅我,哲学太深奥,傻傻我堪不破。
大三那年的法国文学作品选读课上我学了一学期的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因为当时的老师是巴黎七大的文学博士导师,而她本人获得的就是法国后现代文学博士。于是我接受了一学期加缪、萨特、波伏娃、杜拉斯的熏陶,文字自然是难懂的,尤其还是以法语来学习,但有趣的是那门课竟然是我大学四年里和法语相关课程中成绩最高的一门:93分。对于文学而言,尤其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来说这个成绩着实高了。虽然我拿了很高的成绩,但说心里话我真心不知道这些人写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尤其是老师反复提及的加缪,可能因为他们都是阿尔及利亚人吧。我承认啦,百度一下加缪这个人发现他确实很帅很有味道,他还多才多艺,最后年纪轻轻不幸身亡,蛮令人惋惜的。可是鬼知道那个《局外人》到底在表达什么。我还记得为了期末考试的我反复阅读《局外人》却始终卡在第一句不知所云。“Ma mère est morte. Hier ou aujourd’hui, je ne sais pas .”我还记得当时我把头发都拽烂了,床单也踢皱了,可我就是不知道加缪你妈到底哪天死的。我这个局外人都这么关心的事情,可是作为局内人的“局外人”一点都不关心。接下来文中关于他去参加葬礼的描写也显得冷漠,好像死的人不是他亲妈,而他只是去参加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的葬礼,他好像真的只是一个“局外人”。之后有个女人和他告白求婚,他就答应了,女人问他是不是谁向他求婚他都会答应,男人给了肯定的回答,女人接着问男人到底爱不爱她,男人想了想回答他也不知道他爱不爱她。整个小说明明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可是小说看完我依然是个局外人!我明明是个很敏感的人,明明是个一点小事就能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人,可是对于《局外人》,我只能说作者字里行间的冷漠和疏离感始终将热情焦急的我拒之门外,我们都是局外人,故事里和故事外的局外人,谁也别想成为谁的局内人。人家说“我手写我心”,帅气又才华横溢的加缪的内心却为何如此冷漠呢?我不懂,我实在不懂。
那个学期学的所有文学作品中除了波伏娃的自传令我动容外其它的都莫名其妙。单词我都查了,每一个句子我都能读懂,但我却又怎么都读不懂。而波伏娃的自传中她对于童年的描写除了细腻动人可以让人感同身受外,文字里所散发的忧伤也是止不住的。我记得那时候我和老师说这门课的文学作品都好难啊,只有一个波伏娃我能看懂。可它给我带来的也是漫无边际的忧伤,那种忧伤聚在心头像一场浓雾,风吹过却怎么也散不开。老师说那就对了,因为童年的波伏娃就是忧伤的。
我知道波伏娃也是哲学家,是不是哲学家都是敏感和忧伤的?可是威尔•杜兰特也是很了不起的哲学家啊,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可是我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的却是正能量十足的幸福。这些法国人,为什么这样忧伤呢?弗朗索瓦丝·萨冈甚至有一本有名的小说名字干脆就叫做《你好,忧伤》,这本书刚一出版就被法国人抢空,它后来还被拍成电影,这电影我看过,就是一个花季少女生活优越年纪轻轻就各种放荡各种不开心,最后给自己继母害死了,然后她更忧伤了。我只想默默吐槽,法国人都是变态么?贱人就是矫情。
看完《布拉格之恋》之后我去百度了大量的信息,关于电影的,关于小说的,关于作者的,以及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然后,我在大量阅读信息的某一个瞬间泪水从眼睛里冲出来,忽然我就悟了。那个瞬间我也感受到了难以抑制的忧伤,就像那个时代的人一样。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面对着两个宇宙,并且一直在探索这两个宇宙。它们一个是无比辽远的外宇宙,一个是无比深邃的内宇宙。我们对这两个宇宙的探索是同时开始的,只不过时代不一样对于它们的探索所占的比重不一样。在英雄遍布的史诗时代,人们开拓空间、征服自然,显示出任何其他动物难以企及的巨大力量。而当我们对外界的探索和征服达到一定程度,人类的眼光开始投向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人性的自身批判。
人类历史发展到近500年的时候世界开始连为一体,近100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去探索地球以外的宇宙,人类对于外宇宙的探索空前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世界创伤,于是人类在继续探索外宇宙的时候更加深刻地开始探索内宇宙。冷漠、忧伤和孤独,再也没有比这更适合哲学生长的土壤了,于是20世纪我们有了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存在主义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这是百度百科给出存在主义的解释。
西方哲学其实一直都是以人为本,一直都在研究人,我觉得存在主义是将人研究到了极致。存在主义哲学很有趣也很深奥。
如果纵观整个百度百科给出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有以下几点:存在先于本质,偶然荒诞性,自由选择性,人与人关系,悲剧论,与神学关系。看到这些主要观点,我就明白了。
因为战争的残酷,人们受到创伤,感到孤独和无助,而最深刻的哲学总是诞生在最痛苦的孤独中,于是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开始探寻人本质的一些东西,于是有了存在主义。因为受伤之痛,我们的感知能力被放大,而周遭的环境却被模糊,最后我们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其实本来也是,我们活这一辈子最终总要走向虚无,所在意的不过是这旅程中内心的感受,外界于我何干?所以说存在先于本质没错。
至于偶然和荒诞性,那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加缪的《局外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生活的偶然性和荒诞性深深刺痛了加缪,所以他就要以荒诞来反抗。这是他那个时代人的普遍心理。想想也是,我想好好地生活,但为什么我生活的时代却是战火纷飞,凭什么我就遇到这样的事?命运这样的字眼不能让人信服,既然世界对我如此残忍,那我为了防止自己受伤,只好以冷漠回之。我想这才是造成“局外人”冷漠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吧。
哲学家们认为本质上人就是自由的,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对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它们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就出现了自由选择性。可是人生活在社会里就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所以人和人的关系变得紧张和微妙。所以萨特才会说:“他人即地狱”。因为他人影响了自己的自由。
忙于思考,关闭感情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不会受伤;绝对的自由只存在于理论里现实世界根本不可能实现;不管做什么我们都逃避不开人类最终的归宿——死亡,所以到头来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存在主义否定神学,否定信仰。这其实是很可怕的,虽然宗教确实是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的产物,它或许是迷信的,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它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如果不是坚信神的存在,我们的幸福感指数可能会更低,对于很多人来说神就是他的一切,否定神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灵魂。可是我很理解为什么存在主义会不相信神的存在,似乎每个相信神的人都会坚信一条原则那就是不管我们面临怎样的困境神都会来救我们,如果神没有来那就是神在考验我们,那是神的旨意,可是只要我们坚信神的存在,就一定可以得救。我还记得有个传说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得了重病,只要把得到神灵庇佑的《圣经》拿来放到病者身上,爱他的人虔诚地祈祷,那么病者就会痊愈。或许因为这样的传说在战争年代太多的人为自己的爱人祈祷,可是换来的只有爱人的尸体,有的甚至连尸体也无时,他们终于不再相信神的存在了吧。是啊,如果神真的存在,这些年他跑到哪儿去了呢?他怎么会容忍他的孩子在地狱苦苦煎熬,世界是一片疮痍,大地血流成河,人心也空了一个洞,冷风呼呼地吹进来。
理解了存在主义之后就不难理解后现代主义艺术了,文学,绘画,音乐,话剧。。。那个年代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荒诞,所有的人都感到受伤和无望,到处都是负能量。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十五岁的杜拉斯有着美丽青春的面容内里却是一颗苍老的心,为什么少女时代的她明明期待爱情却又不相信爱情;为什么《等待戈多》那出荒诞剧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共鸣。戈多今天会来么?无数次的疑问和漫长的等待,戈多最后也没有出现,就像痛苦的人虔诚地期待神的救赎,可是神一直都没有来。
没有处在那个年代的人是不会明白这种痛苦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是不会明白生命的无助和绝望有多深有多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陷入瘫痪中。60年后我们还在打仗,虽然再没有爆发世界性的战争,可是有很多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活在战场里。幸运的是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不幸的战争是整个人类的悲剧。就算我没有身临其境,就算我不能感同身受,我一样感到悲伤。
60年以中国的天干地支来计算我们已经度过了一个轮回,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新开始,于是现在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选择遗忘历史的痛幸福地生活。
对于痛苦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去想,不去感受,就是忘记。
上个世纪末米兰•昆德拉看到这个在战争后慢慢复苏的世界和人们渐渐幸福的生活之后感到了担忧,战争过去了,所以我们也忘记了它。于是他写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
“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这是作者在小说的开头第一次直接提到“轻”这个字眼儿,这段文字是评价法国大革命。随后,谈到“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都可笑地被允许了。”这部分文字,提示我们“轻”的又一个含义是“遗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感情的“轻”以外,还有“遗忘”。
聂鲁达说:“爱情那么短,而遗忘那么长。”我们遗忘的却不仅仅只是爱情。
历史课上,老师说:“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时候我们学的是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那一节,我特别不喜欢这段历史,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我看到的只是书本上灰白的图片,单薄的文字以及冰冷的数字,一切都是苍白的,于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那时候顶多在看到割地赔款时感叹一下我们太亏了。我想我是一个背叛者,因为我不愿铭记这段历史,我看轻了历史,因为这段历史不好,所以我就当做它没有发生过,反正我又没有经历。
“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辨识一切,包括断头台。”“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昆德拉不仅自己回想,而且,还要带着他的读者们一起回想,让人们记住,记住历史,记住历史上的人们曾经怎样苟且偷生地活过。
具有着“遗忘(背叛)”意味的“轻”,当然让生命无法承受。
“只发生一次的事,就是压根儿没有发生过的事(因为遗忘)。”捷克人的历史不会重演了,欧洲的历史也不会重演了。历史和人的生命一样,轻得让人不能承受。
一根羽毛,因为太轻所以无法落地,只能被风吹着,飘到天空,永远没有归途。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法国人特别喜欢拍二战题材的电影,是为了提醒我们后代不要遗忘历史么?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什么,或许你可以看看卡梅隆的电影《地心引力》,或者花钱去科技馆体验一次模拟失重的感觉。物理上的失重感是绝对的“轻”,可是这种“轻”却沉重得令人无法承受。
2014-01-14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