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影视人物的塑造包含很多内容,包括文字文本(情节设计和剧本台词)、演员表演(表情、肢体动作和其他演员的互动)、场景设置、摄影(景深-角度)、剪辑(剪辑速度-节奏)、色彩和声音(音乐混音)等。太长不看版:POI是怎么让我爱上肖女士的。
本文是一篇screening report,截取部分Sameen Shaw名场面(主要来自S2-S3),从【情节设计】【台词】【表演】【场景】【摄影】【剪辑】【混音】等方面分析POI是如何塑造主人公之一——著名面瘫特工·不高兴·暴躁大锤·肖傻咪女士的。
(文中大写POI指代剧集,小写poi指剧中各集被救援和追踪的person of interest)
影视剧的重要人物出,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让观众能够锁定角色。S2E16,Shaw登场于执行特殊任务的现场,看似人畜无害的漂亮年轻女子,忽然拔枪击杀两个壮汉。翻转迅速,让人发出一声“wtf”。紧接着,在搭档的惊呼声中,Shaw独自深入虎穴、惊险完成任务,这样的英雄主义情节相当吸睛——这个人物身手敏捷(被偷袭的情况下仍然干趴对方),胆大强悍(放毒气然后把自己置于毒气环境中),直白粗放(面对搭档的疑虑表示不要想太多)。
此后,POI迅速将这一人物放置在“困境”之中,让她不得不挣扎逃生。面对Reese的援手,Shaw条件反射地开枪,遇险被救仍拒绝Finch的邀请,给观众留下了这个角色的基础观感:警惕性极高,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是角色的“皮肤”。当街逼迫年轻男孩带她回家,自己给自己做外科手术的情节顺便交代了她的附加技能:当过兵,有医疗技术,对自己够狠,特别能忍。而在她孤胆英雄一般会见老上司,枪击主管为搭档报仇(为此几乎死掉)但不肯背叛program的段落过后,这个人物的表层塑造已经基本完成:有大局观,冷酷果决、爱憎分明、有仇必报的战士。
有谁不喜欢杀伐果决内心却有情有义的战士呢?这是我们的“西部英雄”常见的塑造模式,西部英雄往往行侠仗义(内心有爱),独来独往(孤独),不苟言笑(酷拽)。这种特质是传统社会赋予男性阳刚气质的“标杆”,要求男性情感不外露,勇敢坚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有趣的是,POI在这里把塑造传统男性西部英雄的模式套在了一个女性身上。性别气质的错位带来了一种新奇感,让观众对Shaw产生好奇心。
但POI对人物的塑造显然不止于此。接下来我们会看到剧集是怎么借助细节逃离人物模式化的:再次被救的Shaw,面无表情地嘲讽救助者“作为守护天使是不是来晚了一点(毒舌skill点满)”,此后开着唯一一辆车跑路,丝毫没有顾及救命恩人的死活。
Shaw嘲讽和甩下救命恩人是对的吗?不太礼貌,但也没啥大错误,这样的行为是人物的“疵点”,无足轻重的疵点并不会让观众讨厌角色,反而会增加戏剧效果和人物的真实性。这个情节增加了Shaw的独特性,观众现在知道了,这个角色高度独立(抗拒他人),在社交上缺乏必要的圆融。
一个登场集,就完成了相当完整的人物构造。从这一点看,POI作为“社会三教九流人物群像纪传”的教科书式剧集名不虚传。
S2E19是Shaw加入小分队的铺垫情节。对于一个独来独往的特工而言,什么东西可以打动她?这一集设置了两个铺垫。一个是Reese追到Cole父母家,在那里蹲到了Shaw,再次展开说服工作。这一部分再次呈现了Shaw对搭档队友的有情有义。也借着Reese情真意切的“In our line of work, we all walk in the dark, it doesn’t mean we walk in it alone.”(救命,四叔这种大眼睛扑闪扑闪的说客谁能拒绝)为Shaw与小分队“社会关系”的展开做出了铺垫。此外,Shaw随后也发现了Finch通过黑入杂志社网站,为Cole正名的努力。
另一个铺垫是Shaw被小熊带到Finch的办公室后,在墙上发现了Root的照片。这一部分是Shaw“有仇必报”特质的显现,同时也埋下了另一段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开始的伏笔。
两个铺垫为Shaw的加入提供了完整的动力:Shaw已经成为政府通缉犯(walk in the dark),需要工作和同伴;在74二人组为她和Cole提供了真心实意的帮助后,她欠下了他们的人情债;而找Root报仇成为了她在E21再次登场后接下来的行动动力。
要使得主角有所成长,她就必须要遭遇巨大的困境。对于浑身技能而且并不在意自己受伤的Shaw而言,做任务遇到的危险都不算危险。她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好友Cole被上司害死,自己遭到追杀险些丧命,她由此不再持着“都是工作,不要深究”的观点,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加入号码小分队,从杀人者转变为救人者。
而第二次重大挫折,是为了救朋友和爱人被Samaritan抓走囚禁(S4E11)。在漫无天日的囚禁和试验折磨中,Shaw把她执拗坚忍的性格特质发挥到了极限:一次又一次不懈地试图逃跑。七千多次模拟,她就逃了七千多次。这次遇险,使得她意识到了对于她什么是最重要的。
失去Root和小分队则是Shaw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她曾经逃避情感表达,压抑自己的情感,在Root离去后,她宁愿相信自己仍处在模拟之中,不见最后一面,不参加葬礼,“good bye is not my thing.”但最后,她终于在听到Root通过机器宝宝传递的表白后,流露出了自己的爱和悲伤。
整个POI的故事里,Shaw的人物弧线(arc)是基于“社会关系联结程度”来完成的。登场时的Shaw是明显的“有问题的人”(演员Sarah Shahi语)——社交障碍者,回避情感和情绪(粉丝推断她可能是述情障碍者Alexithymia),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和小分队的众人相处,拯救irrelevant people的过程中,她逐渐开始放松下来,体会和他人的联系,唤醒自己的感情,建立亲密关系。Shaw在片尾的眼泪,告别和笑容,完成了人物弧光的落点。
原生家庭关系:
对Shaw的童年与父母关系的呈现基本是与poi故事来对称展开的。在S3E5中,Shaw所救的小女孩Gen和她的童年是并线叙事。Shaw问话小女孩十分生硬,Finch介入提出建议,由此引出了Shaw童年故事:小Sameen与父亲遭遇车祸后,消防员对于她对亲人死亡的平静反应感到奇怪。
小Gen在这一集的结尾直接点明了这一点:Shaw并非没有感觉,但她刻意回避了她难以处理的情感和情绪,就像老磁带把声音关小了,只有仔细听才能听见。
S3E6 Shaw被Root绑架时,面对Root提及父亲的往事,Shaw第一反应是暴怒和回避。在很多儿童心理创伤的案例分析中,儿童很容易把至亲的意外死亡归咎于自己,Shaw是否也是这样的?这种内疚和回避可能是“关小声音”的缘由。 儿童创伤后遗症的研究案例中,一个可能的症状是孩子更为冷漠和回避情感,Shaw是不是也是这样?
S3E18,剧集再次通过另外一个poi故事展现了Shaw的家庭。她在和移民工程师Maria聊天时,说起她的母亲曾是伊朗的学者,差点被Ayatollah的狂热追随者所杀,作为难民来到纽约。在这一集的结尾,poi小情侣所到的餐厅(应该是Shaw推荐的)是Shaw的父母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在她的叙述中,我们会意识到,Shaw虽然不善于做情感表达,但她应该曾经拥有过很爱她的父母,有美好的童年回忆。在内心深处,她有能力去爱他人,care about people的Shaw,从来就不是什么反社会 。
与搭档/同事的友情:
Shaw的社交链条非常简单,在遇到小分队之前,Cole是她的搭档和唯一的朋友。在Cole为保护她而死后,她不顾生命危险为搭档复仇,此后去Cole父母家试图为搭档正名。这一情节设计凸显了Shaw对朋友的忠耿:不容易与他人交心,但一旦她将他人识别为朋友,她会倾尽全力去守护对方。
在失去Root以后,面对Fusco“Shaw怎么连葬礼都不来”“shouldn't she be grieving or sth”的疑惑,Reese淡淡解释:你只是没有看见她的悲伤。而后Shaw在Joey等人面前甩手就走号称要去爆Samaritan的头,面对众人的错愕,Reese继续解释:这是她哀悼的方式。Shaw被剧集定位为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甚至会表达错位的低情商(社死)星人,Reese和她的互动和解释,能帮助我们理解Shaw的心理活动。
而Reese的过去也和Shaw的过去形成了某种对照: Reese在特战考核中被评价为“too soft(太软)”,Shaw则在一个医疗事故评估中被认为“情感缺失,永远不会是个好医生”(S3E10)。他们都是不符合社会评价体系的“异类(different)”,仿佛他们的性格和性别角色在这一刻错位对调了:社会要求男性(代表阳性气质的军事人员)刚硬,没有多余的情感;女性(代表阴性气质的医疗、教育人员)柔软,善于共情和抚慰他人。而POI接下来的情节仿佛是对这个评判体系的讽刺:正是心软使得Reese成为英雄而非暴徒,放过了会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天才程序员;被认为情感缺失不适合做医生的Shaw,用她极强的责任感救护着朋友和irrelevant people.
Plus, Shaw与74的互动为全剧贡献了许多喜剧效果。Reese和Shaw生死与共,默契(互)打(损)野。Shaw路边买了个冰棍,把包装纸给Reese,后者明知故问:“what, you need help finding a trash can?”;Finch则扮演“说教父亲”,时常好心提供建议并给Shaw安排社交角色,结局是常年被挂机。当Shaw自告奋勇去卧底贵妇茶会时,74两人的表情都凝固了,Finch担心地问:“Are you sure you will fit in?”仿佛一个看女儿第一天上学担心她不合群的老父亲。(S3E4)
而Shaw毫无社交顾虑的“有毒言论”,经常把两个老父亲呛得说不出话来:跟Reese抢船桨,八卦Reese和Zoe的关系结果被反将“you are a nun?”(S3E3),吐槽长相英俊的poi Thomas是不是因为出轨要被哪个小伙伴“spank the ass”(四叔表情瞬间凝固-S4E7);乔装卧底的时候看Reese演渣男被打耳光的笑话(S3E19);吐槽74互相系领带情意绵绵“mildly erotic moment”(S3E14-观众嘴替)……这些人物的互动情节都极为精彩,人物关系被建筑在这样的日常细节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同时,也为我们铺垫了足够的情感积累。
浪漫关系:
Shaw在调侃Reese是否在与Zoe约会时,被Reese把球踢了回去。Shaw于是坦白了她对浪漫关系的态度:绝对的实用主义者(pragmatist),绝不试图建立稳定关系,因为不擅长情感互动:“no muss no fuss.”(S3E3)
海岛任务遇到poi律师Mathew邀约,Shaw再一次申明了她的观点:“I don’t do relationships.”(S3E19)
这些flag显然是在为一段亲密关系的开始做铺垫。众所周知,话说得越坚决,就越容易打脸。悬疑剧史上最美(惨)好(烈)的荧幕cp之一肖根(Shoot)由此诞生。
不同于夕阳红组的温情合作(大雾),肖根的关系开始于对抗:电击,捆绑和熨斗和凶残的威胁(调戏)。一个说我是你的粉丝所以要拿熨斗熨你,另一个说我可喜欢了(这是什么SM戏码什么虎狼之词)。此后两个人的互动戏码是千里追踪扬言要一枪射人脸上(实际上只打了肩膀),电击绑架+还以拳击+tranq like an animal.
对抗带来张力,而信任来自“相互救援”:Shaw两次折返闯入险境营救Root,为了Root被Samaritan的特工重创抓走;Root则走钢丝追妻大半年,为了救回Shaw几次深入敌方阵营,险些被开脑。这些情节除了构建生死与共的互信,也表现了两个人的共性:敢于冒险甚至热爱冒险(越危险越兴奋)。她们的爱是一种激烈的互相倾斜,“生死游戏”铺就了两人关系的底色,枪林弹雨是爱的协奏曲。
POI巧妙地用机器的模拟来表现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在S4E11机器宝宝根据对Root的理解而做的对众人逃跑路线的模拟中,Root对Shaw表白,收获的只有“我们不合适,可能改天可以聊聊”的婉拒;而在S5E4 Samritan基于Shaw的记忆进行的模拟中,李四和宅总被投射扭曲了,而Root始终温柔地站在Shaw身边照顾她。
也就是说,尽管Root一直满嘴调情的话,但她对于Shaw是否接纳自己的爱是不确定的;而Shaw一直都非常确信Root爱她,不管Samaritan如何扭曲和改写她的记忆,Root都是不变的、无条件接受她全部缺陷的温柔爱人。
但机器对人的模拟度再高,也无法测算人在面对情境时的非理性部分。Root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在她信口说出了“catch up”的调情之后,Shaw出现在了她身边,并在告别时亲吻了她;Shaw在模拟里为了保护Root自杀了七千多次,也无法估算到在现实世界里的Root,做出了比模拟里更极端的举动来留下她。
值得一提的是,Root的本名Samantha和Shaw的名字Sameen,都可以简称为“Sam”,Root外向、善于表达但缺乏安全感,Shaw用冷漠和沉默保护自己但对爱极为坚定,她们仿佛是一个人缺失的两半,需要缝合在一起才完整。 (题外话:机器宝宝似乎非常擅长给人算姻缘,正如她给宅总找到Grace;她也把Root和Shaw带到了彼此身边,肖根=TM算法最优解)
在Root离世后,Shaw的反应被分排在了许多小情节片段中,比如Shaw在Root的房间里翻看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性与情感),她那时候在想什么?她是在思考自己作为一个理性的“二轴”,为什么也会被强烈的情感淹没吗?在抓到Samaritan的杀手后,Shaw发现了杀手使用的子弹和杀死Root的是同一颗。这段情节隐藏着许多没有被直接展示的信息:尽管表面上Shaw一直没有露面,但她十有八九去过医院,查看过Root的死因并记住了那颗子弹——这样的行为是怎样的细心、深情和疯狂。
POI编剧用他们剑走偏锋的极端笔法告诉你:有,死七千多次。
把一个人物逼入绝境,是最容易彰显戏剧张力的办法。于是我们有了6741令人难忘的“safe place”临终告白,然后又有了S5E9小情侣各自拿枪顶自己畅想死后世界的经典戏码。
借着这种亲密关系的互动,POI再次撕下了Shaw身上的“反社会”标签,也借着Root的视角揭示了Shaw的核心设定:耿直锋利,如同一支箭,但这不意味着她不关心他人,不懂信任和爱。
亲密关系的设置也是帮助人物成长的重要环节。因为这段关系,Shaw开始学着面对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那句含着眼泪的“good bye.” 对于这个角色而言,已是重逾千钧的爱与伤痛的表达。
为人物增加“爱好”是让人物丰满起来的一个方式,即使我们不能够代入英雄人物以一敌十的武斗现场,也能够通过日常爱好唤起某种共性理解,使得我们的主线英雄脱去“神化”的外衣,变成我们容易共情的普通人。POI借着大事件里的一些小情节来展现Shaw的“爱好”。
在S2E16和E21,Finch建议Shaw找个爱好(hobby),Shaw撕下了写着Root信息的字条“I just found one.”接下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肖女士的最大爱好之一——和Root相爱相杀。
Shaw的另一个爱好是撸狗。在“叛徒”小熊带着她找到组织后,Shaw在后来询问时特别声明“to be honest, I am only in it for the dog.”临走的时候总是要摸摸狗头。下班后同事纷纷结伴date,Shaw带着小熊回家(S3E3)。不能出外勤留守在办公室时,她的日常就是玩狗。你见过反社会喜欢狗吗?不,反社会患者的典型特质是童年虐待小动物。Shaw又一次撕毁了诊断标签。冷血特工和无辜乖巧的小熊,带来了一种“反差萌”。
想让你的角色讨喜吗?制造反差萌是最快的方式。从影视心理理论角度上说,观众总是试图“窥视”一个人表层之下隐藏的特质,“铁汉柔情”这样的特质,是一种穿透表现手法,使得观众的窥视欲得到满足,形成了一种独特感——“只有我了解这个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因为不够复杂,在影视剧中是没有张力的。而反差萌,制造了最大的表里落差。即使你不喜欢这个角色外表的冷酷,你也可能会被她内心的柔软击中。
此外,这样的反差也带来喜剧效果,比如——“你看那个冷血杀手,居然是个吃货。”
S3E3中,三位女士酒吧钓鱼,Shaw端起高度酒吹瓶,然后热情邀请其他两位下场跳舞。盯梢信息兜售案poi时,Reese认真汇报工作,Shaw则一直在卖力地手抓松露鹌鹑蛋,吃完还不忘记直接从Reese那里拿酒喝(S3E2)。在任务中为Reese收尾后,要求老父亲Reese请吃牛排(S3E1)。每一次大家在餐厅碰面说事,都只有Shaw一个人在认真点餐吃饭。看完POI,主角团里大概只有Shaw的食物倾向卡最明确:牛排,烈酒,加辣三明治,小乳饼,鹌鹑蛋。如果开POI主题餐厅,肖女士应该贡献最大。(毕竟大锤S3E20名言:I know a steak joint that serves a filet better than sex-虽然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像在调戏根总)
第四季身份暴露,被小分队锁在办公室后,前一秒还在气呼呼地控诉队友把自己麻晕又锁起来“like an animal”的Shaw,下一秒接过自己最喜欢的食物立刻拆得手忙脚乱,生啃大嚼。食色性也,敢于袒露欲望的人通常率真,而“爱吃”被视为一种孩童“口欲期”的特质,给人以“天真烂漫”的联想。“吃货”的属性放在一个“杀人如麻”的冷血特工身上,消弭了Shaw所谓的“反社会”和暴力行为带来的距离感。
除此之外,要让人物更有特点,被观众记住和传播,还需要加入一些独特的细节,以使得人物和其他人区分开。比如,Reese喜欢打人膝盖,而Shaw爱好重型武器(轻机枪,炸弹),还是出色的狙击手。从警察局救出Reese时,Shaw假扮律师,然后在对话室忽然开始脱衣服,脱到背心时,她从锡纸绑带里抽出了枪。锡纸会干扰X光检查仪的检测,通过这个细节,我们能看出人物的“胆大心细”。(S2E21)
Shaw在中文互联网最有名的外号叫“大锤”,来自于她的自评,Finch用以比较她和Reese截然不同的外勤风格“as you've said, you are like a hammer”,而Shaw爽快地承认了这一点:“But there is no time for a scalpel, it is hammer time.”(S3E12)
另一个被贴在Shaw身上的标签是“二轴(DSM axis II personality disorders)”,即精神病诊疗手册第四版(DSM-Ⅳ)五轴分类中的第二轴人格障碍,包含一系列人格障碍类型:多疑型(paranoid),分裂型(Schizoid),边缘型(Borderline)等。它们的大致特征是对社交缺乏兴趣或者社交困难,甚至反社会(Antisocial)。但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充满争议的,一些学者认为应该用“适应不良(adaptation disorders)”取代二轴人格障碍的概念。
剧集多次借不同人之口说明Shaw的“不正常”:童年救她的消防员说她很奇怪,Gen初遇时形容她是“机器人”,Reese笑她“looks angry”;医院的评估督导说她做的DSM测试表明她有毛病,“different”。连Shaw自己也深受诊疗结果的暗示,形容自己“sociopath”,no feeling。
但整个POI剧集,都在通过其他方式拆解Shaw身上的这个标签,告诉我们人格障碍诊断有多么不靠谱(不是),我们对人的判断存在着大量先入为主的偏见。事实上,人是由她的行为所定义的。诚然,Shaw身上有许多“人格障碍”的特质:狂躁易怒,社交障碍,偏执,嗜好冒险和暴力行为。但这些特质没有一个把Shaw推进反社会的轨道,相反,观众可以看到她的行为是被高度社会化的,利他主义的。从登场开始,她就从未滥用暴力,而是一直在做着守护他人安全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这些特质也被剧集转化成了人物讨喜的点:暴躁制造了各种冷笑话; 感受不明显、偏执和强迫症,使得Shaw经常带伤上阵,烈酒当酒精直接浇伤口,自己给自己做手术,表现十分硬核。S3E5追踪匪徒救回Gen的浴血大锤,仿佛神话里的降世英雄。
因为冷漠特工的表情有限,台词对于人物的塑造十分重要。Shaw的台词通常直接粗暴,不合时宜。这种不合时宜错位表现了她的率真和社交障碍(冷场星人),和他人互动碰撞出一种奇妙的幽默感。
I have a secret weapon.我有个秘密武器。(S3E4)
Shaw女士要去贵妇聚会“交朋友”套情报。看到这一句,我们刚开始以为“秘密武器”是Shaw带去贵妇聚会的高档酒。However,it turned out to be a real secret weapon. 一言不合,Shaw从衣服里掏出了秘密武器:枪。
You paid me to save him, not listen to him talk. 你付钱叫我救他的小命,不是听他聊天。(S3E5)
救了个人以后,面对对方的感谢,Shaw扭头就走。Finch试图提醒她,Shaw以这句话进行反击。同理还有救下了Fusco的儿子后,面对Fusco的感谢,Shaw不知道如何应对,索性叫他“Just shut and drive.闭嘴,开你的车。”
someone has to stop me from murdering him. (S3E19)
被迫去“同学聚会”保护poi Mathew时,Shaw遭遇了无关路人的尴尬(惊)调(吓)戏,但除了打嘴炮也没有别的可行道路。这一集的台词都极具喜剧色彩,在社交场合极力压抑自己暴躁的Shaw,是喜剧触点之一。
Ramen and two buck chuck for the rest of the month. (S4E3)
被老板告知没有薪水发给你,你会怎么做?Shaw的反应是只能吃拉面和兑奖廉价酒了(但是工作还是要做)。虽然嘴毒且嘴硬,但毫无疑问,Shaw与小分队还有他们的“英雄使命”羁绊已经越来越深。这句台词充满了一种“底层街区幽默”,既暗示文化背景,又轻松写意。
Goodbye is for suckers.(S3E19)
I figure I should say good bye, sorry Root, this just isn't my thing.
I guess Finch isn't a fan of sappy goodbye either.
Goodbye.(S5E13)
台词的前后呼应对于人物的塑造极为关键。伏笔显现的时刻也是促使观众主动参与对影视的解读的时刻,观众在相似的台词中会回想起人物的变化,参与的程度越高,对人物的感触也就越深。从不愿意磨磨唧唧告别(讨厌告别)到最终说出了再见,Shaw终于因为所爱的人流露出了脆弱柔软的一面。
动作戏不说了。躺着都知道专业打手Shaw的打斗动作(甚至扔注射器动作)帅得侄女看了都弯成蚊香(演员和替身演员都太敬业)。这里重点还是分析打斗之外的一些肢体、表情控制的细节。
SS做了很多小动作来展现Shaw暴躁易怒、缺乏耐心的性格特质。在跟踪疑犯等待了一晚上后,她狂躁到要把车里的皮革抠烂;在老板出外勤被迫承担资料查找工作时,她把刀钉在了桌子上(此刻观众可能理解了她和Cole搭档时为什么是Cole来做资料收集)。在被Samaritan当成小白鼠时,她坐在镜子前,手指不停地抠能够抓到的东西,最后操起凳子砸向了镜子。
在季终集,Shaw带着小熊路过公共电话亭时,Shaw接起电话,并没有马上放到耳边,而是犹豫了一下,这种节奏的停顿可以提示观众许多信息:Shaw可能并不能确定电话那头是Samaritan还是The Machine,怀有警惕和怀疑;又或者,在失去机器宝宝,与好友爱人离散的日子里,她已经接了数不清的路边电话,又失望了无数次;她显然还没有从失去爱人的创伤中走出来,需要稍微做一下心理准备,去迎接下一次失望,或者再次听到爱人的声音。
面无表情是一个冷酷特工的标配,被判人格障碍的Shaw更是大多数时刻面无表情。
但人类依靠表情读取他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面无表情的人显然很难让观众理解和共情,POI并不喜欢通过内心独白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simulation脑电反应那里用了一些情景闪回),Shaw能获得观众的共情,除了依靠剪辑产生的库里肖夫效应之外,Shaw的“面无表情”其实是建立在演员SS进行了大量“眼神表演”的基础上的。
在Reese游说Shaw时,Shaw的嘴角和脸部肌肉没有变化,但眼角放松,眉头微皱,眼神从敌意转变成了柔和与悲伤。
在S3E4告诉Root自己用意面点火做切割机的时候,Shaw展现了自S2-S3以来最明显的一个笑容。一个若有若无的冷笑,但又与其他的冷笑不同:非常playful,仿佛找到玩具的小孩;眼神带着一点侵略性的挑衅,又似乎在期待对方做出应答。(我有充分理由相信这时候Shaw已经对Root开始见色起意了)
去Samaritan的服务器基地支援Root的时候,Shaw对于要在手臂中植入识别芯片感到暴躁,Root顺嘴调戏Shaw, 后者抬起头,眼神从烦躁转变成错愕,似乎在认真思考发生了什么。(S3E23)
在S2和S3前半部分,Shaw几乎没有笑容。此后的笑也大多数是嘲讽的笑(挑眉),或者伪装时的职业假笑(眼神和脸部肌肉做出相反的反馈)。这种对“笑”的控制在反复渲染Shaw“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特点。而另一层面,“真笑”的稀缺也使得她真正发自内心笑起来的时刻格外珍贵和动人,在她看着狗狗Bear微笑的时候,在面对Root的awkward-time flirt的时刻。
POI的全剧,也结束在剧终Shaw接起电话听到听筒里Root/TM声音露出灿烂微笑,然后隐入人海的瞬间。
影视剧的场景设计往往服务于空间和人物的互动(关联),POI的故事基本上都在纽约城进行(人物回忆除外)。场景中会有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布景,暗示情节和人物的境遇,比如S5E4 Shaw被拘禁时手术室的镜子,既让人物可以对自身状况进行观察和判断,也隐喻着Shaw所处的是层层叠加的难以逃离的镜像虚幻空间。
人物的住宅也常常用以暗示人物性格和日常生活,在S3E6中,Reese进入Shaw的公寓,看到了某人布置公寓的风格——干净简单,非常符合实用主义者的做派。她甚至把枪和牛奶冻在了一个冰柜里:隐秘,高效,省事。而一些细节的加入使得场景信息量更为丰富:台灯的小装饰和地毯出卖了主人的某些生活情趣(果然猫系大锤啊),角落里的画架提供了一点医学生Shaw可能会画画的有趣暗示。而在S3E14中,Shaw面对珠宝大盗Lin的家,评价对方的公寓和自己很像,根据Shaw对Lin藏东西地点的拆解(一幅画后),我们可以大概猜测E6我们看到的简单朴实可能也并没有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朴实。
此外,Shaw还参与了许多“名场面”。这里只简单列一下和Shaw的人物塑造紧密相关的两个地点。
得到了救赎的Iraq小情侣在饭馆里庆贺新生,窗外是灯火通明的纽约城——他们曾经被这座城市怀疑和排斥。镜头平移到另一头,Shaw向Lionel讲述这家餐厅对自己的历史意义,Lionel祝Shaw波斯新年(Noruz诺鲁孜节)快乐,由此,餐厅这一地点和Shaw的过去联结了起来,Shaw的故事与Omar故事形成对照,引导观众去思考Shaw的内心活动和隐藏的故事:Shaw真的缺乏感受吗?她一直记得这家餐厅(显然经常来),是不是说明了父母的故事给她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是不是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她对家人的爱?作为难民后裔,她和她的家人是否曾经经历和Omar他们一样的痛苦,这对于她的情感表达是不是产生了影响?
而Lionel离开后,Shaw独自坐在餐厅里喝酒。她的孤独和窗边小情侣、窗外繁华的纽约夜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城市的守护者之一,此刻她是这些繁华的“局外人”。她独自度过了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她也会想念家人和渴望爱吗?
在Shaw被捕昏迷醒来时,Samaritan的特工讲述了一个Shaw的童年故事:她小时候去露天游乐园玩,因为坐旋转木马(spinning)使她感觉不舒服,她强迫自己反复旋转直到适应。
在这里,露天游乐园表现的是Shaw的强迫症(人格障碍以及由此衍生的人格特征),她应对不利情况的方式是强迫症一样地逼自己暴露在“刺激源”中,最后克服它。另一方面,这样的特质也解释了Shaw何以能够在七千多次的模拟(循环spinning)中坚持不懈地逃跑。
这个露天游乐园随后出现在了Samaritan根据Shaw的回忆炮制的“模拟世界”中,Shaw在无法忍受折磨的时候会将Root带到游乐园。
回到现实世界,在Root死亡以后,Reese找到Shaw时,她正独自在游乐园的旋转台上反复旋转。
露天游乐园对于Shaw而言是记忆中可控的部分,也意味着安全感。在模拟中情况失控后,她总是把爱人带到那里。现实里Root离去后,她在游乐园中旋转,试图用这样的行为对“不利情况”进行控制,恢复自我平衡。但这样的努力显然失效了。她再次失控,对着摄像头大喊,试图逃离这场“模拟”。
POI的摄影包括客观摄影和机器监控镜头两部分。
客观取景以中景居多,大多数构图都卡在人物胸部上半位。中景的好处是人物的表情会被放大,适合观众观察人物的状态变化。尤其是Shaw这种表情变化不明显的角色,中近景能够让观众聚焦于演员的眼神表演,读出一些微妙表情。另一方面,大比例的中近景构图也带来了一种逼仄感,加上饱和度极低(灰白冷色)的调色,营造了一种现实主义式的压抑氛围。
机器监控镜头则常常是鸟瞰位的广角镜头,呈现场景和人物位置关系,制造“被窥视”的感觉。
较为不同的一种镜头运用出现在S5E4。这一集使用了广角大光圈定焦镜头(甚至用了移轴镜头)贴近演员的脸进行拍摄,在这样的镜头中,景深非常浅,人脸边缘很容易出现模糊或者变形。这样的镜头其实是在暗示这一集的情景,是Samaritan在Shaw脑中的模拟,不是真实的。
Shaw的动作段落基本上采用了快速剪辑的方式,使用大量短镜头跳切,动作常速播放。剪辑速度是相对的,我们可以对比剧集里Shaw和Root甩枪的动作镜头看:Root使用双枪时,特殊速度剪辑——慢动作(比如S3E10);Shaw击倒敌人,常速镜头。速度的不同和剧集对人物的性格塑造相关,慢镜头突出了Root的优雅和表演欲,对比之下,Shaw的性格与作风更为简洁干脆,常速镜头和短切突出了动作的利落感。
S2E16 Shaw刚登场的时候,有一段后背跟进镜头(rear tracking)。在动作电影中,跟进长镜头模拟的是一种连贯的呼吸节奏,呈现一系列流畅的动作;跟随主人公的长镜头可以塑造主观pov(person of view),交代场景转换和空间关系;视野受限使得观众进入和主人公同样的境地,制造危险悬念。这段长镜头以Shaw为绝对主体,暗示了Shaw未来的主角身份;同时,连贯的镜头显得动作一气呵成,突出了Shaw在执行任务时的专业和专注。
Shaw唯一的一段慢动作镜头出现在S4E11,Shaw为了保护朋友和爱人,拉下铁闸冲向敌人,这里的慢镜头是Root的主观视角,观众在看到Shaw中弹的同时,看到了一个长达7s的手枪扣动特写(都要慢成“子弹时间”了),慢动作放大了主角的坚韧——中弹受伤的Shaw仍然像机器一样精准地扣动扳机,在这种缓慢中,我们也和电梯笼里的Root一起经历着目睹爱人被枪击的惨痛,时间变得缓慢,仿佛度日如年。(或者说是为了刀观众QAQ)
色彩可以说是影视剧用来表现人物最常用的视觉元素之一了。整个POI系列,色彩饱和度都偏低(黄绿色调主色),亮度偏暗,是纽约城压抑社会的投射。反而是回忆场景带着模糊的彩色柔光滤镜;现实黯淡、充满黑暗和创伤。
与之相对应,主要人物的穿着色彩都不鲜艳。Shaw在本剧中穿的几乎所有衣服(除了伪装外)都是黑色的(总体是黑白灰)。黑色对应着她一直以来的underground身份(黑色适合walk in the dark,而且不容易看出污渍,战斗人员必备),另一方面也暗喻着她的心理状态:难以觉察“美好情绪”,人生对于她而言仿佛是一种黑色幽默(S5E10"guess none of us has the life we want.")。
在声音上,演员的对白基本上是人声单轨(这意味着很多场景可能会后期配音,不然锤四这两个蝙蝠侠附体的superhero声音可能根本听不见)。但在一些场景中也使用了现场同期声,如S5E10中,Shaw大喊着让Root带Finch先离开时,声音几乎混合在了环境音(枪声)之中(出现了人声音损)。我们在环境音中听演员几乎破音的嘶吼,感觉更为真实和紧张。
POI的配乐相对来说是比较满的,紧张、抒情环节都会有配乐做情绪提示(终集尤其满)。音乐风格也很多元。官方OST主要由配乐师Ramin Djawadi创作,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主题旋律。Shaw的主题曲由一段硬核的出勤节奏加一小节抒情旋律组成,硬核旋律表现Shaw犀利强硬(edgy and tough)的个人特质,而抒情旋律反复出现在Shaw与爱人朋友的互动中,表达Shaw内心不易察觉的柔软部分。在肖根主题曲Til death do us part中,这段旋律衔在根主题后出现,然后回旋成一个新的主题,哀婉,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POI中大多数角色的主题曲是在角色可能出场或即将出场(如S1E23 Zoe打开Root办公室的门时)时奏响,而在S4E13,在一个Shaw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中,Shaw的主题曲出现了:Root追寻五个州无果以后,面向摄像头绝望呼喊“Please help us.” 这时候Shaw主题的抒情部分以更加柔和的方式奏响,仿佛Shaw的影子正在她的朋友与爱人心中掠过。
一些重要场景则使用有特殊歌词意义的歌曲,如Shaw听闻Root逝世消息时的The Day The World Went Away. (小乔你杀人诛心)
(全世界都远去的那一天“the world had gone to hell, the machine still wants us play dress-up.”)
我个人最喜欢S2E16 夕阳红二人组为Shaw制造假死来救她的段落,背景音乐是The Kills的Future Starts Slow.
音乐起在Shaw出人意料地在老东家会面中拔枪击杀仇人后,轻快的节奏表现了Shaw复仇成功的轻松,踩着鼓点优雅离去的Shaw仿佛黑夜潜行的猫科精灵。歌词“I will never give you up”仿佛是Shaw对好友搭档Cole的诉说。而在Shaw遇袭倒下后,音乐并没有停止,它暗示观众“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部分的剪辑节奏顺着音乐的轻快风格进行了高度省略的快速叙事,画面快速切换到两个谋杀科警察对此的“波澜不惊”,然后在Bear的舔舐中,Shaw再次睁开眼睛。在音乐的结尾,Shaw开着救护车扬长而去,甩下两个没车坐的老干部。音乐为这一段落增加了戏谑式的喜剧色彩。此外,这首摇滚乐也为Shaw这个人物奠定了一种相当硬核的个人风格基调:执着,坚韧,“叛逆”。
POI的创作者们显然深谙如何使我们对角色产生共情的方法。在角色刚登场时,她是观众凝视的客体,需要表现出一定的可观性:打斗帅气,外貌出色,性格讨喜(干脆直接)。但完美的客体只能永远是客体,POI显然不满足于仅仅如此。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情节设计和其他元素的搭配,剧集带着观众穿过了人物的表层特征,开始展现Shaw的疵点:冷漠暴躁(不搭理人),社交障碍(天天不高兴)。
这些疵点使得角色“普通化”,更接近常人。但由于“人格障碍”也并不常见,剧集随即通过Shaw的利他主义行为,削弱人格障碍的异化感,把“冷漠”拆解为创伤的阻抗,借着背景故事带领观众穿越阻抗,窥见角色内心的脆弱性。由此,人格障碍的缺陷被弱化为了一种可以激发共鸣的孤独:我们可能多少都曾因为社交表达的问题,遭受过误解和排斥;我们可能也曾经因为伤痛,压抑和收起了自己的情感。由此,客体转化为了主体认同,我们对角色产生共情,在Shaw的身上认出了自己,由此自己补充和理解了主创对人物深层心理的隐晦刻画:常常被他人指责“冷漠”的Shaw,内心深处其实关心和在乎他人,她只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和表达。
而另一方面,人格障碍的一些特质再度被转化为某种讨喜的特质,“耿直台词”带来幽默感,感觉迟钝所以更为勇敢,强迫症式的偏执转化为英雄主义的浴血奋战和坚韧不屈。附加的另外一些特质——“吃货”“爱狗”,使得Shaw看起来如孩童/小动物般天真纯粹(这种塑造方式算是影视剧套路了,在Killing Eve中用得更多),角色再次被客体化,激发观众的怜爱。
对主体的辨认和对客体的复杂反应不断互相转化,贯穿于我们对影视人物的认知过程。一个令人共情的角色,是诸多元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观众的共情,也建立在自身的经验与经历上。除开剧集对人物的丰满描绘,我对Shaw的喜爱亦是我作为一个社交障碍者在自身生命体验上产生的一种主观共情。
Whatever,管它呢。Ms Shaw多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