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自《上阳赋》开播以来,吐槽声不止。
“章子怡无少女感”、“中年玛丽苏”、“演员年龄大”等不绝于耳。
豆瓣开分5.8,无疑也证明了目前该剧的质量确实还未及格。
在小编看来,《上阳赋》的糊绝不仅仅是演员年龄层偏高,毕竟这部剧年代跨度较长,戏骨的价值相反在后面更容易体现。
剧本上的硬伤才是《上阳赋》扑街的重要原因。
主题不明,宫廷权谋和大女主励志都想保留,但又没做到完美结合。
女主的成长线不清晰,没有明显的困境,大女主的爽感不够。
国家靠氏族联姻维系的故事格局太小,《上阳赋》背景架构比较大,内部士族对皇权的威胁,外部异族的侵犯,但是故事传达出的却是不幸的政治联姻维系着国家的运营。
编剧在情节上的自我重复,一个情节反复用,太乏味,没有创新性。
以上才最终导致这部剧口碑崩塌。
这部剧既有女性成长也有权谋,但却没有侧重,两方面表现的都不好。
权谋情节设置的过于低级,朝堂上的各位看似都没闲着,忙于谋划利益。
皇帝和谢家联合抗衡王氏欲立三皇子为太子。
皇后与丞相王蔺拉拢手握兵权的豫章王巩固王氏地位。
二皇子和桓公谋划夺嫡。
所有人的谋划全靠演技撑着,一到具体情节全崩。
皇帝动了易储之心,丞相王蔺便假借太子太子之手送皇帝玉玺,玉玺上有一味药引,导致皇帝中毒。
太医在丞相王蔺的威胁下谎称谢贵妃的酒里有毒,王蔺一箭双雕,既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又搬倒了敌人谢氏一族。
毒害皇帝,手段如此简单且儿戏,真的震碎三观,真不知道丞相为何不早出手。
丞相的老谋深算全靠于和伟的演技撑着,手段几乎可以说没有,感觉凭伪装(我很坏的)。
二皇子假装太子的小跟班,一直伪装自己,其实早有夺嫡之心,暗中做了不少狠事,但是这条线暴露的太早,唯一的悬念也没有了。
再说大女主,女性奋斗成长应该是很激励人心的。
如《知否》里的盛明兰,小时候目睹小娘惨死,一直委曲求全,后为小娘报仇且嫁得如意郎君。
《甄嬛传》里的甄嬛从善良清纯到历经迫害后变强,最终一跃成为太后。
《上阳赋》中的女主成长是从只知恋爱的女孩到看清自己被权利玩弄的命运,便与豫章王在宁朔谈恋爱吗?
该剧是由小说《帝王业》改编,女主的事业线应该是比较完整的,但到12集女主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剧中她与三皇子两情相悦的恋爱完全看不出美好,因此他们的爱情因为世家利益而分离,观众不会觉得惋惜,她与豫章王的结合才让人拍手称快。
阿妩一直都在高处,从小集万千宠爱,后嫁给战功赫赫的豫章王,豫章王很宠爱她,她一直都是幸福的。
编剧没有给阿妩设置明显的低谷,她便没有崛起的爽感。
阿妩的困境只是婚姻不自由,与豫章王结婚后两人先婚后爱,她的爱情足够美满,因此,阿妩就更没有其他的困境了,大女主失去了最重要的爽感,便只剩下乏味。
《上阳赋》主题不明,权谋和大女主都想要,两者又都浅尝辄止,没有做到很好的结合,不伦不类,味同嚼蜡。
目前为止最大的观剧感受便是,格局小。
国家的命运是一代代人牺牲爱情通过政治联姻来维系,全剧没有一个幸福家庭。
皇帝娶皇后是为了得到世家大族王家的支持。
丞相王蔺娶皇帝的妹妹也是政治联系,夫妻多年毫无信任可言。
王蔺的儿子王夙,被父亲强迫抢娶桓公之女桓宓,结婚多年也无子嗣。
桓宓则与二皇子有情,经常出去幽会。
谢家女儿谢宛如被迫嫁于太子。
阿妩与三皇子被强行拆散,被迫嫁与豫章王。
这全是为了家族利益,国家安定。
小编不经感叹,靠婚姻来维系家国的安定,这个格局未免也太小了吧。
小到聚焦家庭利益得失,小到只有男欢女爱。
年轻人继承上一代的只有不幸的婚姻。
这却是为家族利益牺牲理所应当作出的牺牲,原来世家威望是这样守来的。
剧中以女主阿妩的不自由婚姻开始,牵出所有人都是如此不幸。
格局真的太低了,只有儿女情长,全凭婚姻维系着国家命运。
大成年间,内忧外患,对内当加强皇权,打击世家大族,对外当结束异族侵扰。故事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呈现酣畅淋漓的家国情怀。
小编发现更新到目前为止,女主阿妩已经两次从墙头上摔下来被英雄救美。
又有两位皇子酒后乱性。
编剧在情节上一再的自我重复,毫无创新。
阿妩第一次从墙上摔下,被爱人三皇子接住,两人携手上元节游玩。
另一次在皇宫内被豫章王接住,仅仅这一抱,豫章王喜欢上了阿妩,原来豫章王也是个“颜控”。
豫章王喜欢阿妩的铺垫不够,女主除了颜值外,应该有其他独特性吸引了豫章王,才有后面豫章王只身犯险迎战贺兰箴救阿妩。
剧中有两次皇子酒后乱性的情节。
一次是太子喝了酒,后在迷香的作用下,糟蹋了谢宛如,不得已迎娶她为王妃。
一次则是三皇子被皇帝关起来无法救阿妩,日日饮酒,醉酒后把阿妩的贴身丫鬟锦儿错认为阿妩,两人发生关系。
仅仅十余集编剧自我重复的情节就如此多,剧情太过套路,缺乏创新。
《上阳赋》因为时间跨度长而选择了年龄偏大的章子怡作为女主,为了跟女主年龄相适宜,整部剧的人物年龄相应偏大。
如果仅仅是开始时38岁章子怡演15岁少女的违和感遭到大家吐槽,那后续还有翻盘的可能,《如懿传》便是例子。
在小编看来《上阳赋》的真正硬伤远不止于此,剧作本身质量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