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学区房72小时》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一部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了。每一个情节的发生放在生活中都不是不可能,但聚集到一块儿堆在电影里,又显得那么不真实。
主人公是一位大学副教授,为了上幼儿园的女儿能进好的小学而奔走在房产中介;家中保姆的儿子找了个上海姑娘,对方非得中环以内的房子才肯结婚;教授夫人虽大方得体,教授却披着羊皮与女学生苟且;女学生的商会主席母亲要孩子出国,给教授明暗塞红包……每天,每个场景似乎都能在搜索引擎中轻松获得,只是当所有的事情集中到一个家庭身上的时候,环环相扣的利益链就显得更为龌龊了。
电影中有一种处理方法我格外欣赏,在于无处不在的反衬。学区房虽有划片区机会,但“老破小”,正住着的小屋则是窗明几净,桌上墙上的照片温馨有爱;“偷腥”的女学生年轻漂亮,但举手投足幼稚,以为钱能解决一切,家中的夫人则温婉大方,处理起家务来井井有条;小女儿虽在幼儿园差点受伤,但到爸爸的车上又恢复了活泼可爱,在家中也能认真学习;保姆的社会地位不比教授,但拿起首付帮起儿子来一点也不含糊;商会女主席开着豪车穿着名牌,但威胁起贿赂起教授来斤斤计较。类似的比较还有很多,导演没有明说,将这些玄机埋在细节中,让观众一边看,一边自己找答案,连结尾,都带着一定的开放性。
这部片子唯一让我觉得不足的是稍弱的艺术性。可能是为了写实,削弱了对镜头的细腻处理,以及转场时的羽化交接,但它又不是纪录片,如此一来就显得粗糙了些。加之沪语方言、“申花是冠军”等带有地域性的特点,又将一部分不得其解的观众拦在了影厅外。
电影节结束之后,它在院线上映了。出于大家都能猜到的理由,排片少,票房低,不多时就消失在大众视野里。电影从不比生活精彩,但电影之外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停下脚步,沉下心来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