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传记 历史 战争  英国 2007

简介: 1585年,此时伊丽莎白一世(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 详情

更新时间:2017-03-07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影评:亨利八世-玛丽-伊丽莎白-查理-詹姆斯-共同的对手:帝国-西班牙-荷兰-法国

一 从大航海说起
前文中,笔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东方中华地域内从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到辽-西夏-两宋-蒙古时期,再到元-明-清的三个大一统时期的对外战略的演变过程。为了行文的连贯和对笔者观点的强调,也因为从隋唐时期到元-明-清时期中华地域的对外战略走向和实现战略的方式已经和同时期的欧洲世界迥然有别,不再像先前时代一样(那时候有东方的两汉王朝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并立)有着可比性和联系性,故而,笔者中间再没有穿插进欧洲世界部分。
在欧洲部分,我们在前边已经讲到中世纪末期和早期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及其对各自国家乃至整个欧洲世界的外交战略演变的意义。我们把从这一时期一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影响欧洲世界外交战略演变的重要事件先罗列如下,再作探讨:
大航海运动(从公元15世纪末始),重要人物有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分别抵达好望角、印度、中美洲和完成环球航行;
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公元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瓜分“新世界”;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公元1555年),哈布斯堡王室的查理五世败于新教联盟,奥地利;
勒班托海战和无敌舰队之战(分别是在公元1571年、1588年),前者为奥斯曼土耳其败于西班牙,后者为西班牙败于英国;
三十年战争(公元1618年-1648年),奥地利和天主教同盟败于法国、瑞典和新教同盟,签订和约;
《比利牛斯条约》(公元1659年),西班牙败于法国;
法荷战争(公元1672年-1678年),平,签订和约,确认法国所占领土有效;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分别是在公元1672年-1678年、1688年-1697年),法失势,平,订立合约,割让所占领土;
北方大战(公元1700年-1721年),瑞典败于俄国,签订和约,俄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公元1700年-1713年),平,签订和约,英国得到直布罗陀控制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公元1740年-1748年),平,签订和约,普鲁士开始战略崛起,;
七年战争(公元1756年-1763年),普奥平,法国在海外殖民地大部分割让给英国;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分别是在公元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国各自瓜分相邻于己方国土之波兰领土,这是主要战略权势之间斗争与争夺的产物,也是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盛行的标志;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公元1789年-1815年),法国前胜后败,领土基本退到天然疆界;
维也纳会议(公元1814年-1815年),划分领土和经济利益。
笔者以为,以上事件是影响甚至决定近代欧洲外交战略及其外交方式的重大因素。我们知道,欧洲大航海事业是从十五世纪末叶开始的,我们当然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欧洲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城市和新兴民族国家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内部狭窄的市场和民族国家互相攻伐而导致的财政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历史资料显示,国王因为财政紧张会向金融家甚至是一般有巨额资本的新兴商人阶层发行债券,这就会使得国王发动战争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很可惜,同时期的古代中国人没有欧洲那样成熟的金融理念和融资方式)。而有着战略野心的国家君主,是不会甘心于内部压力而不进行战略扩张的。他们一方面利用新的财政政策,一方面以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鼓吹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这就是他们施行战略进取政策时没有遇到强大的难以遏制的战略权势存在的原因——国家内部无论是代表进步力量的新兴资产阶级还是容易动员的普通民众,都在国王和政府的权势的控制之中。
我们从上面所罗列之重大事件中亦可看到,近代欧洲世界的战略权势并非是同时并存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而是随着内部的基本稳定和对内战略稳步推行的同时或之后,才出现在欧洲世界的战略角逐的舞台上——这也是欧洲战略权势间的争霸与反争霸的漫长斗争进程的开始。它们包括前文已经介绍的古老的哈布斯堡王室统治下的奥地利(又称神圣罗马帝国,到十六世纪初,它还统治有西班牙、低地国家、部分意大利领土还有部分现代属法国地区的领土,以后为方便起见,就简称为奥地利)及后来分割出去的西班牙、英国(在与苏格兰合并之后,开始统治整个不列颠,我们以后就以“英国”称之)、法国,还有短暂的北欧霸主—瑞典和后起的战略权势之一——俄国(全称沙皇俄国)还有后来欧洲争霸的主角和德国的建立者—普鲁士(全称普鲁士王国)。
我们就从这些至关重要的事件中,去探讨以上欧洲战略权势之间斗争与合作关系的演变过程。
首先,西班牙方面,因大航海所获得的巨大利益使其战略权势如日中天。西班牙因坚持对外扩张的战略,使得其经济权势大大增强,与奥地利王室的联姻更使其达到自法兰克帝国以来在欧洲战略权势的顶点。它不断地在欧洲世界通过战争与联盟活动,展示自己的的战略威势和实行战略扩张。它的战略对手包括北面的传统宿敌——法国和大西洋上的英国,甚至还有威胁其统治的罗马教皇。这不可避免地使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战略威胁,而且还是长期性的。奥格斯堡宗教战争和之后签订的合约,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欧洲战略权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法国在法兰西斯一世统治时期并未取得战略相对优势,但他实行联合异教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略,无疑收到了相当的战略效果。这一远交近攻之策,就如同给奥地利的战略后方安置了一个不定时炸弹,使得奥地利在针对法国的战略斗争的同时,时刻有腹背受敌之虞。他的外交战略的不拘一格和神来之笔,相比七年战争时的英国实行的“外交革命”而言,可见要早很多。相继爆发的勒班陀海战和无敌舰队之战,是哈布斯堡西班牙王室在欧洲战略权势衰弱的转折点,也是英国开始战略崛起的标志。三十年战争大大削弱了奥地利(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及其哈布斯堡王室的欧洲战略权势,其与其他主要欧洲国家处于战略权势的平衡和战略相持阶段。之后爆发的法西战争使得西班牙战略权势也开始由盛转衰,此后的欧洲战略权势的斗争对手转为英国和法国。而奥地利的战略威势则在之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及后来的七年战争之后,变得不可逆转的衰退下来,西班牙亦是如此。获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战争并未得到什么战略利益,反而让其彻底失去了自身长久以来积累的战略权势,沦落为中等国家。而只依靠并未消散的王朝魅力和外交权势—这也许亦是对外战略惯性所遗留下来的战略优势,游离于大国权势斗争与合作的缝隙之中。奥地利因为长期的对外战略过于冒进或战略失误,抑或因为自身处于四战之地而导致的战略迷茫,战略上的四面受敌使得其需要不断的因应战略形势而转变对外战略,并损耗巨大军事和经济乃至政治权势而始终达不到其战略目的,且最终竟连自身领土都保不住,真是“上帝的惩罚”。
就这样,奥地利和西班牙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虎落平阳,渐渐失势于法国和英国之下(西班牙王位以后也非哈布斯堡王室所有,而是法国波旁家族)。以后的欧洲战略博弈的舞台之上,再也没有奥地利或西班牙的称霸时的英姿。其战略权势江河日下,赫赫威权日薄西山—只能靠着瓜分波兰这样的小国来充实自身空虚的国力,这也成为它们外交战略的最重要的转折点。在两次王位继承战争之后,甚至连它们国家的王位继承问题都要在列强的共同承认之下才能解决。
我们再说一下普鲁士。经过奥地利长期的战略对抗和三次瓜分波兰行动,它获得了西里西亚和华沙等地区,战略空间得以扩张,战略潜力大大增强。但普鲁士这只“勃兰登堡之鹰”在经历拿破仑战争这一使其元气大伤的战略对抗之后,不得不暂时实行战略蛰伏。虽然作为战争上的获胜者,但相对于英国、俄国而言,其战略权势并未增强多少。即使是战败了的法国,也基本如此—它所发动的战争基本都在国外,因此所造成的经济权势并未遭到大规模损害。但一俟人口与经济得以恢复,其国力必将再次甚至是更加强大。普鲁士亟需获得战略喘息时机,以实现它的更高战略目标—驱逐奥地利,统一德意志。
再者,就是瑞典和俄国——这一对只注定有唯一胜者的战略对手。瑞典因其在北方的地理特点,本可以独自享有自身的海洋经济利益和战略上的安全利益,但正因为此,它的君主才因之而产生战略进取的坚强意志,它的邻国—后起的沙皇俄国才必须与之进行战略对抗并最终击倒它,方能获得自身的海洋利益和其经济乃至军事战略权势。这就注定着在瑞典欲战略南下扩张自己在新教国家乃至天主教诸侯的战略权势之时,受到来自东方的战略威胁。二者之间的战略对抗就在一场号称“北方大战”中展开。所以称其为“北方大战”,是因为几乎与此同时,在它的南方—欧洲大陆上,正爆发着关于西班牙王位继承而引起的诸国混战。俄国就乘此千载难逢之时进行战略西出,并战略性地打败瑞典,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出海口,且获得了西出太平洋的战略控制权。这是俄国在欧洲战略崛起及战略西进和南下的重大信号。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中,自身渐渐走到了与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舞台之上—三次瓜分波兰无疑是其施展外交权谋与活动的巅峰之作(这是主要战略权势之间斗争与争夺的产物,也是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盛行的标志)。它更在之后的拿破仑战争中大放光芒,其所取得的几乎凌驾于一切欧洲大国战略威势,作为“神圣同盟”的盟主,它的强大的军事权势已经附上了政治权势的外衣,更是对其大国外交如虎添翼。它的战略冒进和更大更多的对外扩张活动也由此开始。
最后,还有英国和法国这对曾经(不能称之为战略上的)对抗一百年的宿敌。英国和法国的战略对抗在以上战争中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注定成为战略对手,尤其是法国战略权势与日俱增之时更是如此。它通过进行三十年战争和法西战争,渐已达到它的“天然疆界”。一般会认为,其战略扩张似乎要告一段落。但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仍要实行战略扩张而不知止(按照对外战略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对外战略的惯性而言,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在法荷战争中,法国取得相对战略优势,其战略权势已到顶峰。而在之后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中,法国又不得不吐出它所吞并的西班牙的相关领土,且其海外战略权势也遭英国削弱。这是它突破“天然疆界”向外进行战略扩张的开始,但是一即开始,其战略意图就受到英国的当然遏制。这是英国均势理念的集中表现——这一理念以后会成为欧洲世界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中,其权势不断遭到削弱,法国对外战略受到英严重破坏,战略权势暂时衰落,英法继续战略相持。法国的战略威势——不论在欧洲大陆上还是在海外殖民地上,也受到很大损害。法已处下风。英国同时得到直布罗陀这一战略要地而使其战略权势完全处于上风,也奠定其在全球范围内战略相对优势,这也是外交战略方面的一个转折点。但这对于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和坚强的国家意志的法国而言,不会成为它实行战略扩张的最后的历史。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让拿破仑(他几乎全程参与七次反法联盟的战争)进行全新的人民战争和再次进行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争霸事业成为可能。其间,拿破仑在文武并重,积极实施对外扩张,它的战略目标俨然只有一个,即成为全欧洲无可争议的霸主,同时压制其他任何战略权势之战略威胁和战略挑战。比较著名的战争有:奥斯特里茨战争(公元1805年,胜)、特拉法加海战(公元1805年,败)、耶拿战役(公元1806年,胜)、弗里德兰战役(公元1807年,胜)、莫斯科之战(公元1812年,败)、莱比锡战役(公元1814年,败)、滑铁卢战役(公元1815年,败)。其间所签订和约有:《亚眠和约》(公元1802年)、《普雷斯堡和约》(公元1805年)、《提尔西特和约》(公元1807年)和两次巴黎合约(分别是在公元1804年、1805年)等。
这场战争分别在以法国和英国为首的两大战略权势联盟之间进行。这两大联盟其实可以理解为法国与其他所有欧洲国家之间的战略对抗,在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军事权势的对抗的同时,经济与政治权势的对抗亦是激烈。“大陆封锁政策”和“反大陆封锁”则是其中之典型表现。这意味着大范围、多层次、深程度、强烈度的战略对抗,已经开始出现在欧洲世界的战略斗争舞台上。欧洲世界已经找不到美好的外交战略方向,只能以“均势”思维和“协调”行动面对未知的战略斗争与合作,也只能以符合各自现实利益与否—而不会以相同治国理念和社会理想来划分盟友。出现于19世纪和20世纪的联盟与战争,就明白地揭示这一纠结与迷茫的战略现状。
总而言之,这场战争是法国在欧洲战略威势的顶点也是其战略权势陡然直降的分水岭。但欧洲的战略均势得以继续维持,深刻影响了以后欧洲国家外交战略(包括对欧洲内部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和演变,也深刻影响了日后欧洲乃至世界外交方式的变革。英国和法国的战略关系由斗争和对抗转变为不断的协调和配合—因为它们的战略利益划分已经基本完毕,普鲁士和奥地利已经走向不可逆转的战略对抗的轨道上—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或是继续分裂,俄国因为失去了在欧洲东面方向的强大战略对手而开始战略冒进,新兴的美国和日本也正在以不同的对外战略向外扩展自身的战略利益。直到利益的分配格局和战略斗争与合作的新形式来临之时,它们开始加紧谋划对外交战略的转变或革命,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世界才出现另一种截然不同战略格局及因之而生的外交战略。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的相关影评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ToUrHeart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19 BT影视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