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在B站“跨年晚会”惊艳之前,我已经被这个平台里海量的国外文学、艺术纪录片资源深深吸引。
【意】《知名画作解析》(Masterpiece Unveiled,2013)就是其中之一。
我前前后后、拖拖拉拉地耗了将近两个月,才将八集里所涉及的全部解说词、画作的细节分析和能找到的最高清图片资源整理出来做成了文稿。我也搞不懂为什么会花这么多时间在上面,这些难道对我的专业、对我的论文、对我的成绩有什么帮助吗?Nothing……一点用都没有……可就是禁不住喜欢。
《知名画作解析》共八集,详细介绍了十幅(卡拉瓦乔独占三幅)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传世名画,主持人站在这些原作面前,通过分析介绍画中的时代背景、画像特征、位置关系、前后景象、物像寓意,配合旁白解说,传授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分析方法和画家风格特点。
例如:第一幅作品,提香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实际上只有“三个人”,但通过“三人”的重要特征可以读懂:
谁代表“天上的神”,谁又属于“人间”,谁象征着“爱”?为什么左边树林里会有两只的“兔子”,右边人物为什么会手握一盏“油灯”?为什么要让温暖祥和的“三人”都坐在石棺上?石棺前景画的是SM趣味还是家暴?而关于“红色”的记忆,名车里有法拉利红,名导里有基耶斯洛夫斯基《红》,名画里现在知道了有一个专属的“提香红”。
再比如第二幅,波提切利名作《维纳斯的诞生》,画的就是“四个人”:
维纳斯为什么会站在贝壳上?左边的一对“男女”干嘛非要缠在一起“做法”?右边雍容华贵的“妇女”为何要递给维纳斯一件披风?再看看树林和海浪波纹,显得像是电脑复制出来的一样,对比精巧别致的“四人”,这些自然景观是不是很敷衍了?
又如,令人惊叹的、若谜一般存在的祭坛装饰画“神作”——《人间乐园》(希罗尼穆斯·博斯,作于1480-1505)。你很难想像,一个墨守成规的、好脾气而忠诚的好丈夫;一个毫无秘密可言的礼拜常客;一个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模范居民——竟然会画出如此诡谲怪诞、至今也“超现实”的作品!
图五即《人间乐园》三联画,显然左边明亮清雅之景象征“天堂乐园”,稠密混杂的中联才是画作的主体“人间乐园”,右联已经画风突变成阴郁恐怖的“地下炼狱”。这图会让人看一次害怕一次又兴奋一次,沉浸在“新发现”的短暂兴奋之后就是持久的“后怕”:
人兽杂交、不同肤色人种尽情纵欲……天上飞的是精灵还是监视者?
不老泉边衰弱的老年人与水中嬉戏欢愉的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天堂最下端的池水居然如地狱一般黑;各种乐器成为地狱使者惩罚人类的工具。
右下的“撒旦”则成了一只坐在“马桶”上的“鸟”。它以吞噬人体为乐,其脚下,有的人排泄出金币(全球各地的文化中皆有类似的故事),有的人呕吐秽物,有的胸前有一只黑色蛤蟆,有的人则被一只披着修女头巾的母猪强迫……这些都隐喻着不同罪宗。
地狱的上方是燃烧着的建筑,有考据说可能和博斯幼年目睹家乡惨遭大火吞噬有关,但事实上该作品至今没人能明白其真正意图与所指,但又不能不让每个时代的人为之啧啧称奇。
至于图中为何会出现来自全球各地的动植物,有幸在十二月聆听的一场“地图学”讲座,对比讲座中的那些欧洲地图绘制特点,我认为《人间乐园》中的动植物与“大航海时代”(时间上已经非常吻合)有密切关联,整幅画既像是一张藏宝地图,又像是一套动植物图像集锦。
最后是看国外纪录片的一点发现,包括这部在内,我已经可以例举不下五部专题纪录片有一个共同特点:主持人都是请的职业演员。演员们一方面能像主持人一样对稿件非常熟悉、能对采访对象“自来熟”,另一方面还能发挥“优势”熟悉各种走位,既能密切配合摄影机调度,又能控制各种情态下的面部情绪。国内有些同类型的纪录片,比如介绍名画,要么是主持人在演播室生硬背稿,要么请专家来解读,主持人不熟悉专业,专家们又过于“学术”,而且一些的普通话或颜值又不太符合播出标准,所以即便内容很好,都总是欠那么点儿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