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又刷了一遍《父辈的旗帜》,这部影片有三条主要线索,插旗、卖战争债券、插旗的人,硫磺岛战役是这三条线索的大背景。
先说插旗,折钵山是硫磺岛的制高点,山上的炮兵阵地可以有效打击全岛所有位置。所以美军在登陆后首先拿下的就是折钵山,用了一周的样子。然后按照惯例,军队在山顶升起了本国的国旗。折钵山是全岛制高点,山顶升旗整个岛及周围海面上都看得见。美军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决定把这面首升的旗帜作为个人收藏(政治装饰品),于是他找了另一面国旗,比第一面更大,让士兵用这面旗把首升旗替换下来给他。
于是士兵在首次插旗的第二天,又跑到山顶上,把旗子再升了一遍。而这一次,军事记者拍下了二战中最著名的那张“硫磺岛插旗”的照片。第一次插旗时军记没能留下足够震撼的图像,第二次插旗时新到的记者本来想正面来一张,但环境不允许所以也只拍了个背影。但冲洗出来后发现虽然一个正脸没拍下来,可士兵背影却呈现出一种群像雕塑般的效果,构图完美。这张照片发回美国国内后引起了轰动,成为胜利的象征,更在后来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标志物。
实际上两次插旗都是在战斗中进行的,折钵山升旗后刺激了岛上的日军,折钵山阵地的残兵和岛上其它部分驻守的日军都曾冲击过折钵山,但被击退。升旗后硫磺岛战役仍在继续,整个战役打了46天(2月19-3月26),升旗时刚打了一个多礼拜而已。参与升旗的士兵,两次都是六个人,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了一半,只有三人活到了战争结束。
由于照片画面太过完美,所以一直以来摆拍造假的说法不断。个人感觉也不尽然,首升二升都在战斗过程中进行,一次是依惯例一次是为满足长官意志(用新旗替换旧旗),两次插旗的参与者都没觉得这有啥,插完旗接着打仗,因为日军还在顽抗。插旗既是战争惯例,也是向抵抗者示威,属于交战行为的一部分。至于美国国内社会解构后捡到宝了,那是个意外。
再说卖战争债券。二战时美国采取了政府主导下的全国(世界)资源整合分配为战争服务的举国体制模式。政府提出项目,生产供应商只要符合政府招标条件,就能从战争买卖中分到一块蛋糕(原材料供应和产品制造合同),也既是说,国家行为代替了市场行为。这种模式长时间运行的结果就是民生市场的相对萎靡,以及政府财政压力的巨大。
影片借战争债券销售负责人的话说到:“这场战争时间已经太久,民众看不到希望,不再支持政府。而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已经在印发新的货币,这样下去美元就会变成一张白纸。”
但凡知道点社会经济的人就明白这段话反应的背后危机是什么,为战争服务的大生产消耗了更多的物质资源,产品是各类战争机器,为之买单的是政府财政,民生市场的空间必然受到挤压。这些产品,无论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材料,价格多么昂贵,最终都送到战场上去打烂打坏消耗掉。虽然政府不会拖欠生产款项,不仅资本家,只要生产在增长,工人在生产线上加班加点工作也会带来相对丰厚的收入。但是,战争造成的民生市场供应的萎缩是无法去除的社会级现象,居民收入的增长部分并没有同步转变为购买力,而是随着消费市场的供应不足产生货币贬值的效应。政府为了解决货币(财政支出)不足的问题而超发货币,会更加剧这种贬值的趋势。试想一个家庭,老公拼命加工作,孩子参军在战场上死生未卜,市场上东西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政府缺钱,居民货币储备贬值,美国版的地主家也没余粮。
解决之道有两个,看似治本的法子当然是尽快结束战争。影片里说“到下个月政府就没钱给军队买子弹了”“我们只能按日本的意思停战”。没有打赢就停战,之前的代价全白费,斩仓止损从来就不是第一选择。第二条就是卖战争债券,资本家和普通民众不要把赚到的承包款与加班费投放到消费市场去加剧通货膨胀,而是拿来投资购买债券,形成货币回流,增加政府货币储备降低超发额度不但最大限度稳定货币价值还让政府有钱可用。战争就可以继续打下去,直到完全胜利。
让民众购买债券就要点燃对战争的热情,恢复对胜利的信心,相信投资在胜利后能产生巨大的回报,并且时间不会很久。这一切就需要战争英雄和(具有胜利倾向的)标志性事件来说服大家。
所以折钵山插旗这个战斗中的随机行为,被发酵放大成了一段辉煌的高光历史,来凝聚具有积极意义的共识,帮助社会走出战争困局。毕竟有图有故事,而且照片拍的真好。个人以为对此事件不要过于唱衰,否则必被反噬。
两次插旗,插旗的人在记忆上存在重叠,活下来被当成英雄的人更多代入的是第一次插旗的经历。三人(一名海军医务兵、一名原住民裔陆战队士兵、一名通信兵)当中有一个完全就是混事的,那个通信兵。他是在指挥官决定用新旗代替旧旗后,送旗上山,参与了第二次插旗,还被拍下来,他的存在让插旗更具争议性。三人在战后归于平常,一人醉酒冻毙(印第安裔),两人普普通通度过一生。不是社会忽略了这些人,而是战争期间有更多的惨烈经历者把他们给比下去了,多不胜数。而且美国社会走上了自由化堕落之路,老式英雄主义沦为迪斯尼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