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国庆和感恩节长周末,把三季《黄石》看完了。收获达到了预期,但感觉也没到网上吹嘘的神剧那个程度。
在好的文艺作品中,一个具体意象背后往往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直击本质的诘问。这部剧里,有这么几个点是很有意思的。
一是黄石农场,故事的背景/核心。纵然对它有很多浪漫化的描述,纵然对西部风情进行了田园诗般的怀想、对忠于家庭和捍卫家庭的勇气(其实就是美国精神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赞美,《黄石》这部剧还是客观反映了农场作为封建残余的特征,也隐隐约约触及了美国精神背后的矛盾,或者说困境(我弱弱地有这种感觉)。
是的,黄石农场就是封建残余。就算21世纪的第七代经营者开着直升机放牧、在资本市场融资,这也是一个有强烈封建色彩的组织。它对东西海岸的金融、地产资本的抵制,本质上与工业革命时代的封建地主对产业资本的抵制没有任何不同。观众轻易就能够看出来的反动本质,和整个剧对它的讴歌,正是这个剧背后最吊诡也最值得玩味之处。
让我们回溯到一百多年前,当达顿家的第一代拓荒者在西进运动的号角下,从东部十三州来到蒙大拿的荒原,从印第安人手中抢来了这片美丽丰饶的山谷之时,美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严格来说,是在英帝国/英联邦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北美殖民地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资本主义不断自我增殖的内在逻辑)。也正是资本主义对原料和市场的饥渴,驱使着无数新移民向西开拓。而此时,殖民者在西部建立起的,却不是一个又一个资本主义的城市,而是一个又一个本应被埋葬在旧时代的封建农庄;让殖民者在北美荒原立足并扎根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治理结构,而是基于家庭、基于宗教、基于封建伦理和封建规则的庄园经济。这种过时的组织,又这么岁月静好地在蒙大拿的荒原延续了七代人,等资本消化完东西海岸,才真正把触角延伸到这片土地。电视剧中的吊诡,真正的源头,正是这一百多年前的错位。
于是,真正要深究的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一百多年前会出现这种错位?为什么一个资本主义孕育的美国,在它的广袤边疆,仍有无数封建残余?为什么美利坚要以一种先进和守旧混杂的形式存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不同方面给出很多回答,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资本主义本身,应是无国界、无民族的,它本身有拓展世界市场的冲动,却没有固守疆域的内在必然要求。于是乎,资本主义催生的美国,却需要用种种带有封建主义、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的制度和道德来将其自身塑造为一个实体。于是乎,美利坚在其历史的源头,本身就是一种混合——资本主义的新世界与封建的旧世界的混合。
黄石农场的故事,就是这一百多年前的混合的回响。
今天美国社会的种种撕裂,也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石》抛出了一个问题,美国要如何对待它的历史(如何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如何清算过往的罪恶),要如何塑造它的未来。
第二个点,是原住民的保留地。
开始看这个剧,也是冲着保留地的元素来的。原住民在保留地的生产生活,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保留地与各州(省)和联邦在经济发展中的斗争,是我在加拿大最看不懂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陌生,恰恰如同有一次某个原住民酋长因为看我是中国人就问我要不要去投资他们保留地的矿,充满了无知和刻板印象带来的困惑。这个剧塑造的保留地、黄石农场(封建的美国)和外来资本(资本主义的美国)的冲突,与加西因为管道建设出现的冲突,在表现形式上,充满了让人拍案称奇的神似。
通过表现这组冲突,《黄石》首先写实地描绘了原住民社会表面上的问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被彻底破坏,留给他们的选择,要么就是尝试彻底融入白人社会,在自己的故土上成为一个无根的、被歧视的异乡人,要么就得留在保留地,忍受破败的基础设施,时刻担忧被强奸被贩卖,需要用烟酒毒品麻痹自己才能度过这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编剧然后从理性的层面和诗意的层面对原住民的未来进行了思考。
理性的层面,就是剧里展现的冲突:已经被同化的原住民精英(被收养、毕业于哈佛、深谙商业社会规则的原住民酋长),试图用白人世界的游戏规则(美国的法律和商业规则)和白人出于愧疚作出的让步(保留地开办赌场的特权)为原住民社区赢得未来。这个剧已经清晰地展现了这条路线的终局——当与白人利益尖锐冲突时,只有学习白人的肮脏手段才有获胜的希望,而这肮脏的手段,与当年白人对付原住民的手段一脉相承,是这些原住民在道义上永远不能接受的(如果接受了,就意味着当年白人与原住民之间的区别被抹平了,意味着原住民被同化,意味着接受比物理上被殖民被屠杀更为痛苦的精神殖民,这将是更彻底的失败)。
诗意的层面,编剧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达顿家的小儿子凯西出于对美好爱情的想象和对压抑家庭的反抗,同原住民女主莫妮卡生活在一起。故事的一开始,他彻底反叛出了达顿家族,与莫妮卡生活在保留地。但白人在保留地一样无所适从,平日里能够按照原住民的方式生活,但保留地与农场起了冲突时,当自己的兄长被女主的兄长枪杀时,他毫不犹豫地杀掉了女主的兄长——这个矛盾是精神层面的,原住民的价值体系,相较于美国的价值观,并没有吸引力(不能见容于现代社会)。随后二人出现了矛盾,莫妮卡无法接受回归农场(回归白人精神世界)的凯西,想要通过出轨原住民帅小伙来结束他们的感情,但却在最后时刻停下——这是原住民的精神世界被白人贱淫后,再也无法回归传统的象征。再然后莫妮卡回到凯西身边,搬到农场居住,通过老达顿的关系,得到了蒙大拿大学的教职,讲授原住民版本的美国历史——这是原住民的现状,事实上已经被彻底征服,最后的倔强,也不过就是白人留在他们精神博物馆里的标本——弹幕对莫妮卡和凯西的感情戏有很多吐槽,好多人骂莫妮卡bitch,明显是就事论事了。其实这两人的感情戏讲的是原住民的命运,连台词都有双重意义。编剧事实上给原住民的未来画上了一个表面上像童话故事的happy ending,细看却能看到血迹和泪痕的开放式结局。
保留地和原住民的故事是《黄石》的第二个看点。如果编剧的野心和思考深度只是我写的这些,那么,这是让人遗憾的——因为这从头到尾都是异质的文化背景的观众在现实生活的表面所能看到的故事,充斥着白人主流舆论的narrative,压根没有原住民视角,对原住民思想和传统的刻画,仍停留在格言和猎奇的层面。。可以说,这个剧得出的不过是一个粗暴的、本质上充满了白人本位色彩的结论。
第三个看点,是达顿家的家庭关系。
隐约能感觉家庭关系背后影射的民族性格,但我也吃不准。
大儿子,小儿子和大女儿是亲生的,是美国精神的真正继承者。
小儿子这条线叙述的是美国精神中的淳朴漂善良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包括与原住民世界的纠葛等),这条线是带有时代色彩的。
大女儿,我看不懂。。我有点怀疑这条线影射的是女权等工业社会产物所面临的困境(终结了上一辈人,内心一直在面对冲突等等)。但我了解不多,没法讲。
大儿子挂了,本身也是一个隐喻吧。
而二儿子,一个文明的、生活于法治社会规则之下的政客,一个不具备老达顿家族的精神、不见容于整个家族的利己主义者——到最后,居然是领养的!——刚开始编剧只是隐晦的暗示,所谓法治,不过是新时代捍卫自己利益的利剑,所谓文明,不过是覆盖在丛林社会表面的遮羞布。到后面就直接借原住民的嘴开始批判起来了,甚至干脆宣布,法治压根就不是美国的儿子,只是可利用的工具!——真特娘嘲讽全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