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听《罗辑思维》已经可能差不多两年了,得到APP上第五季的全部节目已经全部听完,前四季也听完了大部分。所以,应该有资格对这个节目做一个评价了。
如何评价罗振宇呢?一个成功的商人。
如何评价《罗辑思维》和得到APP呢?一个成功的商品。
一开始看《罗辑思维》,你一定会对其产生崇拜的心理。首先你会觉得这个人很能说,表达能力超好;其次你会觉得这个人看了很多书,真的可以说得上博览群书;最后你会觉得这个人思考世界的角度很新颖,常常给人新的启发,例如他讲城市化、讲房产税等等(当然这很多是其实是别人书里的观点)。
可是,你听得多了,就会发现这里面有问题。
第一,慢慢的,这个节目从推荐书变成了卖书的,最后变成了卖得到APP的会员,浓浓的商业气息,使这个节目失去了一开始的质朴和爽快。罗振宇本人对此并不掩饰,他曾多次表示自己就是臭奸商,还似乎对此引以为傲(他是个成功的商人,有资格自豪)。
第二,慢慢的,你会发现,他是在推销观点,而不是在介绍观点。罗振宇的套路其实很简单,一开始抛出一个大家都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事件,然后说你们都理解错了,其实事实的真相是那样的而不是这样的,然后举例子来论证,而且力求新颖。这本来没什么,可是他为了得出一个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结论,常常就只说对自己结论有利的证据,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呢,要么简单反驳,要么诡辩,要么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提,就像他在讲中医、讲伽利略那样,都是有失偏颇的。这就是典型的政客思维、律师思维,专挑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无视甚至篡改对自己不利的东西。
第三,他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其实是一个拼接在一起的节目,也是一个基本上都在阐述别人观点的节目,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不完整,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例如有时候看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有时候他又告诉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办法做一个自由主义者。这也没办法嘛,刚刚说了这是政客、律师型的思维,这个地方对自己有利,就这样说,那个地方对自己有利就那样说,这也是典型的商人思维:趋利。
第四,他在洗脑。他洗脑的观点其实有很多,像什么人人都出来创业(可是没告诉你如何创业),听了这个节目就爱智求真了(可是前面已经说了这其实不是,真的爱智求真不是推销观点,而是讨论观点),过于强调互联网思维(好像有了这个思维就天下无敌了)等等。最大的洗脑之处在于,他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幻境,让我们假象自己听了这个节目后会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者,这是他不断给听众灌输的思想。他先说现在的环境如何如何地严峻,未来如何如何地可怕,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如何如何,要实现终身学习,那就来看《罗辑思维》,去得到APP听各种专栏,然后你就是终身学习者,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了。这跟一般的推荐没什么区别,吃了我的保健品,包你百病不侵,可是,哪有这么好的东西,不过都是我们的幻觉罢了。
第五,他提出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看书,其实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近得到APP推出了一个新产品——每天听本书,罗振宇告诉你,现在大家时间都不够用,啃原著已经不太可能了,那就来听这个产品吧,还说“每天半小时,搞懂一本书”,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嘛。自己看原著,是跟以前的先哲做朋友聊天,这就像是亲口去品尝一道美食;听别人讲书,就像是看美食节目,看着那些美食家吃这个吃那个,然后告诉你这个好吃那个好吃,然后你口水都流出来了都吃不到。(这也是他矛盾的地方,一边卖着实体书,一边又说看书已经不太可能了。)当然,对于真的没时间的人,听别人讲书总比不读书好,聊胜于无而已。另外把这当做一种消遣也不错。
第六,跟《晓松奇谈》和《晓说》相比的话,我会更喜欢听《晓松奇谈》和《晓说》,原因很简单,听高晓松的节目更轻松,他就像一个朋友坐下来跟你聊天吹牛叉,他只是说出自己知道的,而不会让你去认同他的观点。而罗振宇则不是,两者对比,立见高下。
好了,说了这么多,可我还是会继续听《罗辑思维》,因为他还是推荐了书,介绍了思想,提供了新角度。但是,有空还是看看原著吧,不看原著,你怎么知道罗胖是不是在骗你呢。
其实,听这个节目说到底,就是一种消遣,跟你看《快乐大本营》、玩王者荣耀没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