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没想到,2016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居然是《凯文怎么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全片氛围致郁,多处刻意使用的红色,似乎都在暗示着结局的大屠杀。即使电影情景大多是阳光明媚的,BGM也以欢快为主,但在本片中,怎么都看不出欢乐来。
故事是插叙的,有点类似《记忆碎片》里诺神的叙事手法,把作为母亲的Eva和儿子Kevin的母子关系发展展现得淋漓尽致。
心中装着诗和远方的文艺女青年Eva猝不及防地做了母亲,迎来的孩子Kevin又准确无误地继承了她的倔强刻薄。身为母子,却整日对立,这本身已是很悲哀的了,更不幸的是,Eva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来处理母子之间的问题。Kevin还是婴儿的时候哭闹,她抱着他,眼里却没有半点温柔,甚至推着Kevin到工地旁边站着,只为了让嘈杂的噪声盖住儿子的哭声;Kevin三四岁的时候,她毫不掩饰地告诉他,“妈妈在生Kevin之前是很快乐的”,把过错强加在孩子身上。Kevin无疑是爱母亲的,以至于他大一点后,故意生病,只是为了博得母亲的关心。但也是因为他渴望得到母亲的爱,所以在看到母亲在妹妹哭泣时做出从未对他做过的安抚动作后,他嫉妒了,开始酝酿多年后的报复。
当屠杀结束,他举着弓箭向空旷的体育场鞠躬谢幕时,我更加确定Kevin这个角色确是病态的,从小缺失的母爱迫使他急切地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无论以何种方式。所以我认为大屠杀其实早已在他心中上演过无数遍了,只不过16岁生日前夕父亲计划将他送去参军的消息,瞬间使他感觉自己失去了最后一点依靠,即将被全世界抛弃,点燃了他的怒火,提前引爆了这枚沉默了十余载的炸弹。
当然,Kevin的悲剧,绝不仅仅是母子二人间简单的对与错造成的,其中还有父亲的放任因素,如果父亲能够适时帮助调解母子矛盾,而不是被Kevin的伪装所蒙蔽,一味偏袒,那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看完电影,又想起伊坂幸太郎所说的"一想到人类竟然不需要通过考试就直接为人父母 ,我就后脊发凉",觉得确切无比。无论大多观众如何追究责任于“反社会人格”,我相信人性本善,如果当初Kevin的父母能够正视他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或者说在Eva意识到自己没准备好成为母亲时,决定不生下Kevin,那也就根本不会存在后面的一系列问题了。
总而言之,《凯文怎么了》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无论是现实而深刻的题材、缜密的剧本,亦或是演员的精彩表演,都值得8+的分数。但110min的电影,除了结尾冰释的温暖时刻,每一帧都压抑致死。因此,它是一部好电影,但绝不是一部适合二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