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怎么了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悬疑 惊悚  英国 2011

简介: 伊娃(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是一名梦想周游世界的职业女 详情

更新时间:2018-06-27

凯文怎么了影评:要不要孩子,先看看这部电影

中国人在劝说别人要孩子时所用到的理由着实有趣,眼下流行的大概有这么几种:1、年龄不小了,该要了!2、人家都要了,就你没要!3、不要孩子将来谁给你养老!4、孩子能给你带来乐趣!……
以上是新时代要孩子的理由,还有传统的理由更有意思——为了列祖列宗;为争口气;多个干活的人手等等等等。
总结出这些个说法后,你会发现,所有要孩子的理由中唯独没有一个是跟“孩子这个生命体”本身相关联的。如此,那跟家里填一台智能音响、一套欧式沙发、一只泰迪熊有什么区别?
对此有人会急了:都不生就好啦,人类就绝种了!
当然不能不生,连“超人”尼采都说“一切爱情和欲望是人类趋向繁衍后代的意识决定的”。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生不生,而在于怎么生上!
在我看来:所有在被人劝导下或是没为创造生命做好必要思想准备下的生孩子行为都是被动的。而这种被动的生育后果有多可怕,那也正是这部电影《凯文怎么了》要跟我们探讨的问题。
「电影剧情概述」
《凯文怎么了》的剧情顺序有些杂乱,如果我们按情节把电影讲的内容归纳出来的话其实也就三件事:
◣一是凯文从出生到成人的成长历程(婴儿、童年、青少年);
◣二是凯文进行校园屠杀的前后经过;
◣三是凯文妈妈在凯文屠杀事件后所经历的事情(包括精神上、工作上、社会舆论上的)。
如此三件事,导演本可以用正常的时间线一板一眼讲出来的,或者用块状模式分章节有层次地讲述的。然而导演却另辟蹊径,选择了一种支离破碎、类似于意识流的方式——通过凯文母亲的追忆、主观感受、心理刻画将所有事情打乱了顺序讲了出来。
干嘛要把事情讲的这么悬乎,要让观者如此烧脑,我们接着往下看——
「电影的色调与结构」
电影开篇始于那场“番茄狂欢节”,注意,本人在此感受到的可不是“狂欢”的概念,而是那片“红色”带来的恐惧与窒息(大概原声音乐也起了作用)。


当然,那一对在此“番茄狂欢”中相恋的爱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那一天所拥有的便是激情与荷尔蒙。没错,这一天也正是“凯文”诞生的起点——精子与卵子的结合——那对恋人也正是凯文的爸爸妈妈——凯文的创造者。


如果我们能跳脱出那些文字语言,单从一个颜色上解读这部电影结构的话,便不难看出:从伊娃生下凯文那一刻开始,“红色”始终伴随并折磨着这位被动生产的母亲,从孩子咿呀学舌,到最终犯下那场可怕的屠杀罪行,再到凯文入狱后……仿佛之后这些“红色”在向开端那个“番茄狂欢的红色”讨债一般。


这便是电影隐藏在故事结构之下的“色调结构”。这种色调结构是纯视觉化与抽象化的,它很容易被忽视,却也是这部电影要讨论的主题所在。而其他所有设置便是围绕这一主题而生。
没错,通常电影在表现孩子上都是卖萌的,突出正能量的,而这部电影的色调告诉我们:它是反着来的!
▲注意主角表情与其她人的反差,这场景再好不过地反映了导演“反着来”的意图!
带着这一观点,我们再来看电影其他方面。
「电影的中的人物」
《凯文怎么了》中的电影人物大概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凯文一家人,一部分是凯文一家之外的人(或者说是他们周围的环境)。在此我们着重谈谈“凯文一家人”。
1、凯文到底怎么了?
这个凯文即便是在婴儿、童年期也不像我们在朋友圈或电视上看到的那般可爱——哭闹不止、不配合大人的教育、糟蹋饭菜,甚至故意拉裤子、骂脏字、破坏大人的私人物品……

当然凯文没病,听力正常、没有自闭症、智力也不差。更别说其生活质量了:住的是皇宫般的别墅,玩具成堆,有求必应…
那么凯文到底怎么了,是撒旦附体了?还是别的地方出了岔子?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看其他人物。

2、妈妈到底对凯文做了什么?
我们无法从电影中获得直接的答案,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妈妈在凯文从小到大的照顾上显得很烦躁、失去耐心;

二是妈妈在凯文校园屠杀案件后的生活里显得很自责甚至无法自拔。
整部影片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好像那个案子是母亲伊娃做的似的,倒是肇事者凯文事后活得潇洒自如。
其实略加思考我们便不难发现,那些什么“凯文天生杀人狂啦”,“凯文撒旦附体啦”之说都是扯淡,真正罪恶根绝来自凯文所缺乏的呵护与安全感,而这种缺失父母应该付绝对责任——
他们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耐心与关注,这种关注细到要去揣摩孩子每次哭闹的原因,孩子每一个行为的心理上,而不是一味地缠个尿布、把孩子哄睡、把食物强塞进孩子的嘴里那么简单。
当然,做父母的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可既然要自由,又何必要孩子呢?!
3、爸爸有错吗?
那位爸爸看似跟凯文没什么冲突,凯文也好像对父亲不像对母亲那般仇视。可再仔细想想,爸爸除了大清早起来抱抱凯文,或是哪天心血来潮给孩子买个礼物,陪儿子打打游戏他还干了些什么!
他没天天照顾孩子哪来的冲突和烦躁。谁不会站在一边说些“孩子需要耐心啦,没那么难啦”之类的风凉话!

4、小女儿科里亚的牺牲
小女儿科里亚这个角色的出现很奇怪——看似母亲伊娃在生她前做好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而且小女孩儿的性格跟凯文天差地别:乖巧、善解人意、听话…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最终跟父亲一并被凯文用箭残忍的射杀了,跟那些在校园里被屠杀的学生一并成了牺牲品。到底这个问题又出在了哪里?我们回头来看电影——

原来,妈妈伊娃在要第二胎的时候并没有告知丈夫和儿子,而是瞒着所有人怀的。
到头来生这个女儿对夫妻来说还是被动的。至于为什么还要要第二胎,显然,妈妈是想用另一个孩子来弥补自己先前的创伤,换句话说,这个女儿科里亚只不过是妈妈的一个工具、替代品。

「电影的艺术感」
我自始至终觉得英国人的创作天赋远远高于美国人,这也使得英国导演的大部分电影都极具个性化。而作为一名英国女导演,琳恩·拉姆塞能把电影的视觉化效果、节奏感发挥到如此极致,更着实让人佩服,不管是这部《凯文怎么了》,还是去年摘得戛纳最佳编剧奖的《你从未在此》。其电影的镜头运用极其巧妙、剪辑流畅,原声配乐丝环相扣逻辑严谨,具有极强的电影艺术价值。

「回到电影主题上来」
我当然不认为此片导演那些高超的剪辑与镜头运用是在标新立异,换句话说,又有几个导演能把教育、生育、儿童心理等等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用一个电影语言表达清楚?!这也便是导演琳恩·拉姆塞的过人之处。
《凯文怎了》的结尾处,当母亲事发两年后再次在监狱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她向他说出了多年憋在自己心中的话:
“两年了,思考的时间也够多了,我要你告诉我,为什么?!”
凯文问答:
“我曾经以为我知道,但我现在不确定了...”
电影就这样结束了。我想没有哪个人能针对犯罪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我也不认为这电影算是个开放式结局——
我觉得与其说导演通篇在讲女主角伊娃的回忆、遭遇、心理责难与逃避,倒不如说导演在试图借女主角阐释那起少年犯罪事件。
与其说“阐释”,倒又不如说是在反思。反思什么,反思那些还没有想好生命的意义、还没做好养育一个生命的准备的人,在面临结婚生子这些事情上该何去何从。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带孩子去看《寻梦环游记》之前,请务必思考下面的问题
由一个自杀的硕士生想到的电影
献给“小混混”的10部电影

撰文:太虚宫
本文属于星期五文艺原创,转载须经过授权。
我们是一群认真看电影的影迷,欢迎关注自媒体号,只看经典电影。

凯文怎么了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19 BT影视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