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文学的日常》是最近印象比较深刻的纪录片。纪录片分为五集,介绍五位作家的日常生活及某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摄影精致,策划精良。
每看完一集我便去阅读原作,阅读时能联想到纪录片呈现的画面,甚至在某个情节重新打开纪录片进行对应,是很奇妙的体验。
五位作家及五部作品分别是马原《姑娘寨》、马家辉《龙头凤尾》、麦家《人生海海》、阿来《云中记》、小白《租界》。
一
事实上,最初我是因为马原才打开这部纪录片的。
马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不论是他的作品还是其人生态度。很久之前在《小崔说事》的作家系列里看了他的访谈,他讲话慢吞吞、笑眯眯,一点也不似其作品般神秘,然而又很酷,当时想,这个人有点意思。
马原不是大众意义上的畅销作家,但是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一定不能绕开他。他被称作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的开创者,与苏童、余华、格非、洪峰并称为先锋五虎将。
除去专业知识的考量,马原仍然是我非常喜欢的中国作家之一。
他的风格是超前又自我的,他人难以模仿。2007年因为诊断出癌症搬家至云南,“既然我得了不治之症,那我就不治了。”
马原的生活环境及写作背景极尽天然,树屋改造的书屋、天然饮水、有氧森林。他建造的书籍城堡取名“九路马堡”,每个房间都以自己喜欢的作家命名,哪个爱书的人看了不会羡慕呢?
姑娘寨很符合马原的个人特质。他笔下的姑娘寨仍然有冈底斯的味道,萦绕着神秘与神性,回归最初的人与灵。
描写帕亚马或者贝玛的章节用变换的字体,是马原内心的想象圣殿,已无所谓真假。马原有一种魔力,你知道他在讲故事,可还是愿意被他“忽悠”,也宁愿相信这样的故事。
我敢说马原仍然是先锋的,他的思想、想象、叙述既有几十年前的灵气,也有技巧纯熟后的游刃有余,马原如今的先锋多了些智者的洒脱之味。
马原今年67岁,东北大汉还是非常健康。
二
如果说马原是看透生死后蜕变出了坦然与洒脱,那么麦家是一直摇曳在苦命大海里无法释怀。
读《人生海海》的感觉,与纪录片里麦家呈现的状态,是一致的。紧绷、沉重、喘不过气、却无比渴望摆脱梦魇。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语,书出版前我只知道五月天有一首同名歌曲。在我看来,这是历经坎坷的麦家在这个年纪无奈而强力的感悟。直到小说末尾,麦家还借书中人物郑重说道:“记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被命运击打太多,已经没有责备命运的力气,默默接受,静静等待。
我不觉得所有经历苦难的人最后都感恩生活才是好的结局,有人性格乐观,有人天生悲观,有人云淡风轻,有人阴影难消。以乐观坚强对抗苦难自然值得敬佩,但是在残酷利刃下还将自己的脆弱展示出来就不值得尊敬了吗?
好的作家是不避讳将伤口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也不会惧怕市场的包容力。
而我只是希望,麦家老师可以更快乐一些,毕竟,人生海海。
三
马家辉很特别。
他既江湖、又哲学,既市井、又学者。
单从书名《龙头凤尾》来看,猜不出来这是什么故事,根据纪录片的探引,我以为是穿行于香港市井的哲思,开始读小说,便进入反差之境。
这是五本书里最后读的一本书,比我想象的厚重。想一口气读下去,却因害怕前路的深重险恶不得不停一停再读,读一读再停。于是,这也是五本书里用时最久的一本书,直到今天中午才读完。
江湖乱世、香港市井、同志爱恨、人生牌局都包含在这些故事里。像张爱玲吗?有一点,却比悲凉更广阔。马家辉看待命运,比麦家更多了宿命观。
“生命仿佛有自己的轨迹,生命的自己比自己的自己更大,更不可掌握。”
“陆北才遭受这样的重击而不死,确实离奇,但人的命运也实在难说,像在赌桌上,什么样不可能拿到的好牌或烂牌都有可能拿到,你说是巧合吧,倒又怀疑暗有天意。连一辈子崇尚理性的胡适也说过:“麻雀牌里有鬼!”在命运面前,你哭,你笑,你哀求,随便你,命运自有它的走向,可能听取你的意见,也可能置若罔闻,到最后,你唯有低头认受。”
他借江湖乱世写命运牌局,将乱世背景与同志文学结合起来,是强烈的撕裂感。陆南才看张迪臣,将其当作神灵的寄托,把后背给他,就是把命给他处置。而张迪臣看陆南才,不过是异境的安慰。
爱难以对等,甚至爱也不见得是爱。
看似灰飞烟灭实则烟火璀璨,若非乱世,更难好命。
四
阿来的写作,似乎总是徘徊于“边缘”。从《尘埃落定》到《云中记》,他的写作总泛着与现代化都市不同步的古朴与神性,写作更像是他虔诚信仰的重现。
阿来的小说是不沾染杂物的,即使是《云中记》中痛遍全国的汶川地震,也表达着天与人类的和谐。
文学的魅力大概如此,以神性的光辉稀释苦难,塑造一个脱离土地的云端世界。
然而正是这样的写作,容易产生作家与读者的隔阂——若以快节奏的消费文化作为判断标准的话。它“无用”、“假意”、“漫长”,即使当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也遭遇多次退稿。
如谢有顺老师所言,阅读不能过于任性。
一句话,文学既要有通俗性,也要有神性。
五
小白这个作家,我是不太了解的。小说中的叙事简洁而冷静,上海风味浓郁,戏剧性强。然而与上述四位作家的年龄、经历、生命观都不太一致,或许此处留白,若以后有新的体悟再作评论会更好。
纪录片取名为《文学的日常》,很贴切。因为文学不该作为职业,也本不该设为专业,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当我很多时候受困于专业的限制而伏身于研究写作时,很难再单纯阅读。更多时候,我会反省自己的功利眼光与速度要求,告诉自己回归正常的阅读位置,也让文学脱离死板的规定,找回其最初的魅力。
夏天来了,家里空调已经开了。
难以散去的疫情从冬日延续至夏日,还是没能散尽。
工作计划、旅行计划都未能如期,不过也是读书的好时机。读书,是不必分时间地点的。
能在这些繁琐的日常里读多一些非专业书籍,是很难得的事,或许也要感谢突发事件赐予的新方式,以多读书的行为来回馈多读书的方式。
这样,日常阅读,文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