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

评分:
6.0 还行

分类:剧情 动作 悬疑  中国大陆 2016

简介: 一出上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群像戏——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际花,说着地 详情

更新时间:2017-01-05

罗曼蒂克消亡史影评:无根的罗曼蒂克

开场日本妹夫讲了一个说假话的故事,就是全片剧情的主线。周先生说假话,被刨坑埋了。讲故事的人也在故事里,妹夫信誓旦旦爱上海,也是假话,实为潜伏日谍,最后和儿子一起被枪杀。全片精神主线,旧上海罗曼蒂克的消亡,在我看来,讲这个故事的人,导演兼原著、编剧和剪辑,也在故事里。也不真诚,至少缺乏洞察。
<图片1>
参考导演其他作品,角色都有一股劲:端着,可能觉得这就是罗曼蒂克。陆先生在日本妹夫的餐馆遇袭,逃命也要慢走,说明是真爱装逼。都很复杂,人性中有兽性,兽性中也有人性。陆先生开场剁周先生姨太太的手,太残暴了,但也是很多女人的暖男,“我要照顾的人太多。”大老板头上绿了,然而放奸夫淫妇一条生路,然而还是抹不开面子,絮叨了半天。日本妹夫杀妻全家,但虎毒不食子,玩弄交际花,玩出了感情。

上海滩黑社会大佬居然有一个日本妹夫。这不科学。且不说当时国人的观念,能否允许女儿、妹妹嫁给东洋鬼子,时间也不太对得上。两个外甥已经很大,说明日本妹夫嫁到陆家已有好些年。导演暗示,陆先生也是从童子鸡这个阶段过来。很难想象,一个外国人和一个底层流氓的生活怎么发生交集。黑社会是一个好的潜伏地点,但正好潜伏到未来大佬家里,太巧了。这么有眼力?莫非是个穿越者?

当然都不是。仅仅是因为导演需要陆先生被出卖、被灭门,杀自己外甥,需要交际花被强奸,关在地下室玩禁室饲育,来表现罗曼蒂克的消亡,表现人性的复杂。导演说:要有日本妹夫,于是有日本妹夫。

陆家是个特务窝子,不只潜伏有日本特务。管家王妈介绍来的拉车的,后面交待了,是军统的杀手。戴先生就是戴笠。王妈替戴先生拉皮条,这么私密的事情,显示戴先生不一般地信任。然而会巴结领导的,一般业务能力渣,对潜伏在身边的日谍毫无查觉,稀里糊涂被做掉了。

军统控制了陆先生的生活,戴先生高兴,可以随时取他狗命。片中的二哥,历史上的张啸林,后来叛变投日,就是被军统收买他的保镖暗杀。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有资格罗曼蒂克。这么险恶,这么不自由,陆先生还能这么气定神闲,是太能装,还是精神不太正常。
<图片2>
上面都是戏说。言归正传,我觉得导演野心太大,太迷恋大时代,想拍出教父级的神作。但是驾驭不了。对人性不够通透,对历史就更无知。头重脚轻。

在意识形态的年代,艺术创作是脸谱化的。如今推崇人性的多面性,似乎有超越。但呈现的,大多是一种抽象的复杂人性。不是从复杂的现实中来,而是看了很多外国艺术片,反刍出来的。当赋予人物某种特质,就在对角线上加点相反的“配平”。这种对称人和过去的高大全、三突出一样,是另一种意识形态。本片这种痕迹就很重。

内容不足的配平物是技术过剩。采用了文艺青年偏爱的多线程叙事。多线肯定会损失一些观赏体验,但本片既不是烧脑片,也没有创造新的意义,没有收益弥补损失。剪辑也是导演亲力亲为,他说别人剪不出他要的感觉。这是境界太高,能力太全面,还是太自恋。航拍也略多。

我还看到很多别的套路,似曾相识,但叫不上名字,这是一个中老年影迷的正常水平。我之前对导演一无所知,看了一会,觉得应该是科班出身,回来一查,果然,是北影的高材生。

和复杂人性一样的问题。不能为了复杂而复杂,为了多线而多线,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导演会剪辑,就自己剪。因为买了大疆无人机,就得多航拍几次回本。有一个菇凉爱慕你的灵魂,愿意和你一起获得生命的大和谐,而不是因为你长了JJ,就去捅所有的洞。

这些点都不算什么,最挑战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是对旧上海罗曼蒂克无保留的欣赏把玩。当然本片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杜月笙的传记片,传记片也可以艺术加工。搞艺术也要按照基本法,既然用了历史的元素,就会调动观众对历史文本的印象,和创作文本磨合。情节可以演绎,但如果精神冲突,历史印象越丰富,就越刺眼。如同生物系学生看沈石溪老师的动物小说。
<图片3>
而没有背景知识的观众,导演也没有必要精通历史,完全可以把历史当作一颗挂故事的钉子。但历史作为过去的生活,对历史和对现实的敏感是平齐的。导演对自己的内心无疑是敏感的,然而这种敏感宛如过度充血的JJ,对着外部世界乱捅。

下面主要讲历史,只想看影评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合上。本片仅截取旧上海历史的若干片断。罗曼蒂克直观亡在化身妹夫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手里。还有暗线,最后陆先生跑路香港,读过一点历史,就知道他在逃什么。周先生劫持工人,上海革命工人领袖汪寿华就是被杜月笙活埋的。原作小说据说写到建国后,指向就更明显了。

补上隐没的部分,就历史的事实,旧上海的罗曼蒂克是亡于外力,而就历史的精神,亡于自身没有根底。

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城。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订立《南京条约》,开五口通商,包括上海。划立租界,日见繁荣,成一大都会。华洋杂处,文化中西合璧。罗曼蒂克就是这样开始的。

不同于对另一些殖民地完全占领,列强在中国只占领点,主要是租界,面则通过传统势力间接统治。用历史教科书的术语,叫半殖民半封建。全国先后开辟三十余处,以第一个,上海公共租界为中心。土皇帝的首都在北京、南京,洋人是太上皇,上海就是旧中国的太上首都。

列强各有根底,以英国最强。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是近代史的开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不过是日不落霸业不太重要的一战。七年战争的胜利,足以“焚毁希腊罗马微不足道的历史”,是何等地豪迈。旧上海不过是寄生在这棵大树上的藤蔓植物之一。

全片好像没出现过英国的形象。片名罗曼蒂克是英文单词romantic,一般译为浪漫,导演不用简化译法,偏用“硬”音译,逼格一下上去了。romantic的词根是Rome,呼应英国史家爱德华·吉本的名作《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也有根底,从意大利半岛中部一个小邦,经过500年扩张,囊括整个地中海世界。

日本妹夫押着交际花和小白脸去苏州的路上,插入一曲哀婉的英文歌,暴露了什么。无法想象《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用中文唱一曲带我回新乡,但用英文唱带我回上海,却是那么地和谐,但也因此而违和。不知导演有没有考虑过上海话,想象也不能比英文更有上海的调性。这很罗曼蒂克,也是悖论和讽刺。

同期欧美也迫使日本开国,取得租界权,但日本通过维新,打下自己的根底,在历史上也成就一段罗曼蒂克。摆脱两半的命运,反而挤进列强,参与殖民中国。相应参与公共租界的管理。此前在公共租界越界占据的虹口,已形成日侨聚居区。妹夫的日本餐馆很可能就开在虹口。1925年日军进驻,时人称为日租界,但没有立过“租约”。

相隔百年,英国和日本的所作所为性质一样。当然英国的吃相要罗曼蒂克地多,与其说本性,说到底不饿。日本作为帝国主义的晚辈,饥不择食,但初到上海,前辈的地盘,还是守“规矩”的,并不是罗曼蒂克的破坏者,相反还有所“建设”。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有何憾?

禁室饲育这段,我很入戏,回来才想到,导演用它来表现罗曼蒂克的消亡,用力略猛。但焉知不是罗曼蒂克的新生?

交际花以前能一直罗曼蒂克(zuo),不是她的罗曼蒂克有力量,而是有力量的人都惯着她,“你还真不把我们当流氓”。日本妹夫不吃这套,就只能乖乖被后入了。事后交际花捡到枪,却没有开枪,大佬得罪光,小白脸被爆头,打死日本妹夫,她也走投无路。禁室饲育一段时间,就习惯穿和服,坐上来自己动了。藤蔓的人生,对ta多好也喂不熟,多坏也赶不走。
<图片4>
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松江也有当时当地的罗曼蒂克,随上海兴而亡。做个政治不正确的假设,日军占领地够久,上海乃至中国,都会生出新的罗曼蒂克。几千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也会被后来的导演凭吊。

晚清以来,民生凋敝,战乱频仍。租界在洋人管治下,却享有和平与繁荣,一百年岁月静好。但租界也正是国家混战不止的根源。

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已沦为欧洲病夫。一位总督对来推介项目的英国人说:“这个国家是一道汤,人人想喝。我们用得体的古旧的勺子喝,你们在汤碗底下钻洞,用管子吸。然后说,用勺子的喝法不文明,应该废除。因为你们知道我们没有钻,不懂用管子吸的伎俩。”在大陆的另一头,亚洲病夫中国,是另一道汤。旧上海就是一个这样的洞。

陆先生警告周先生,有人不想让上海好。但旧上海的好、罗曼蒂克,是以全中国的不好、歇斯底里(也是英语音译hysteria)为代价的。当北伐军逼近上海,革命工人起义胜利,“不想让上海好”,洋人就和常公勾兑,黑帮打下手,屠杀革命者,保存了罗曼蒂克。而中国依然不好下去。

这种分裂在其落幕前达到了极点。开场标明时间:淞沪会战前夕。此役后日军占领上海华界,仍然维持与欧美关系,没有动租界。把汤整锅端走,只给前辈留下洞。史称孤岛时期。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完全占领。

当南京30万尸山血河,当日军占领大半中国,一路打到西南,上海的租界里罗曼蒂克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因大批人口财富逃入,而更加繁盛。特别是电影业大爆发,孤岛时期不到4年,成立电影公司约20家,制作电影近200部。歌舞、古装等类型片发达。不知租界里的人,对外面的苦难作何感想,如何排解,或者是否有过,幸存者的负罪感,或者反而刺激了固有的疏离同胞的倾向?

陆先生代表的罗曼蒂克跑路以后,上海终于和国家共命运了。不再是瘘孔,而是源泉,向全国输出人财物。旧上海有中国最好的买办,最早的经理人,也能培养出色的计划经济官僚。改革开放最初十年,上海表现平平,随着浦东开发,依然独占鳌头。

但今天科技界有讨论,为什么上海互联网创业不足。创新需要闭环。尽管经济已然非常强大,某种固有的结构性缺陷,仍然没有补完。房价也是一个原因。

强势的经济,也没有伴生强势的文化。伊利运河开通后,一个波士顿人抱怨纽约成了“舔食美国财金蛋糕奶油的舌头”,这个形象很粗鲁,也很贴切。上海在中国,与纽约的地位相当,但耐人寻味地是,在各种情境、当代文人,比如余秋雨老师笔下,总是流露出一股孤芳自赏、委婉哀怨来。

旧上海的罗曼蒂克消亡了很多,但有一些什么,穿越时光,顽强地保存下来。三十余处租界,都曾是中西合璧的孤岛,俱往矣,惟有上海独存。这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但如果……总是顾影自怜,也成为一种负担。

这种高冷与生俱来。在出生的国土上做了移民的人们,对洋人有奈保尔所说的皈依情结,刻意模仿诸般行止。然而有一项却不会模仿。洋人对异文化总是充满猎奇的心理,美式清教徒还有救世情结,都是越原始落后越好。而对于皈依者,那不是,但必须“成为”异文化,与之决绝。旧上海的罗曼蒂克同时寄托了这种皈依和疏离,极尽奢华,甚至同人超过官方。

当然力量也模仿不来,内裤外穿不能变成超人。近代的大潮多起于上海,然而上海无力左右。皈依终会碰到玻璃天花板,疏离脱不开风筝的线。洋人和陆先生可以跑路,大部分人走不了,只能回归故国。
<图片5>
于是就像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里写的:“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这首英文歌带我回上海,应该是本片的新作,也唱出了当年的心声。但所有人都知道,回不去了。

余音绕梁,三十年不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改革开放,和西方恢复交流,激活残存的罗曼蒂克。也激活其中皈依和隔离的元素,强化国人对上海的刻板印象:洋气、排外。

相当于再次开国,不同的是这次政治平等。然而经济文化的巨大差距,再次造成国民的皈依和疏离情结。不限于物理的上海,又都是精神的旧上海人。导演不知仙乡何处,无疑属于这个群体。

国内电影业由于不利的政策环境,长期处于一种类似租界的状态,体外循环。第五代还有一些家国天下情怀,后辈就越来越缩回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片导演就很有代表性,一直偏爱犯罪题材,但不是动作悬疑片的套路。关键在于边缘,国内影人偏爱的边缘题材还有同志、不伦等等,可以提供一个架空的世界,随心所欲注入自己的精神(JJ)。远离真正的犯罪世界,旧上海黑帮和云南边境毒贩也没有区别。相应很少碰现实题材,不屑也不了解,对ta们来说是异文化。旧上海的罗曼蒂克,也是一个好的架空对象,再加上架空的黑帮,于是有了这部凭吊(YY)旧上海的作品。

最近几年国影有起飞的势头,2015年票房创纪录400亿,业界倍受鼓舞,放言2016冲600亿,然而最终只完成约440亿,几乎是自然增长。颓势有各种原因,团购补贴减少等等,然而内容的短板无可回避。培养人比找资本和技术慢地多。

本片和同期上映的《长城》,两代影人,不谋而合,都有一种过剩的美学、无根的罗曼蒂克。2015年末的《老炮儿》就一老北京版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最后老胡同串子一身抢来的大院子弟行头,在冰面上万岁冲锋,也有一种迷之尴尬。

装要有始有终,本片最后,陆先生借海关安检,摆了一个耶稣上十字架的pose。在导演看来,他是个殉道者。导演显然是民国粉,以我混迹网络多年的观察,导演的整个三观就能猜个大概。

在历史中,杜月笙不过是希律王的爪牙,汪寿华才是真的殉道者,以性命和世人立约。22年后他幸存的同志带着信仰的军队回来,在这地上行他的道。改革开放是一个“新约”,有志青年们辞去公职南下闯荡,就像本片中的童子鸡从老家宁波来上海。深圳30年平地而起与上海比肩的大都会,也是一种罗曼蒂克,且有根底。

然而最近,华为正在搬离深圳。同一个原因,让上海人民最后的罗曼蒂克荡然无存,吃相……和乡亲们一样……难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旧时代虚无的罗曼蒂克的凭吊,因为我们当代的,革命和改革的罗曼蒂克,真实地已经,或者正在走向消亡。真是令人悲哀。

导演借吴小姐的口说:这是艺术片,拍给一百年后人看的。是自嘲,也是自(kuang)信(wang)。如果后人还要凭吊我们甚至更早的时代,说明ta们前面无路可走,那就太失败了,也是我们这代的失败。一百年后的上海,应该早已补完,成为她那个时代的罗马。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017.1.3于亦庄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相关影评

罗曼蒂克消亡史
Beth • 观后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19 BT影视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