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感谢#广影协观影团 用心组织了这次的观影活动,让我能在刚上映的第二天就看到#我爸没说的那件事。作为日系剧情片的爱好者,加上对泷田导演作品的热爱,以及想感谢广影协愿意积极策划让更多人接触文艺片,这次我想走心地去完成这篇评论。
对于电影本身,如果十分是满分,我个人觉得是能够给7.5到8分的。张国立老师对于人物的刻画与演绎从来都不让人失望,与近期上演《坚如磐石》中的市长感觉完全不同,沉浸在影片中时丝毫不觉得这是同一个演员,这或许就是老一辈艺术家的魅力。同时,这应该是泷田第一次执导中国电影,从电影第一幕开始的色调以及运镜,日系的感觉扑面而来。看到泷田参与编剧后,我隐约会有点担心,他对于中式情节以及情感的把控会不会相对没那么精准,后续也确实有几处地方的处理有明显的“水土不服”,但总体还是瑕不掩瑜。
留白
这是我认为泷田在本片中处理得很好的一个点。片中有多处情节,在处理人物感情时,以数秒的单一人物表情特写表达,并且基本没有配乐及过多的运镜,给了人很大的解读空间。比如见三在城市小面馆中与女主以外重逢,当时则以见三的角度视角对女主眼神等表情进行特色。
从电影镜头处理上来看,导演可能希望通过留白和女主脸部特写来展示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女主可能在看到见三的时候,想起了当初的两人的,她可能感到内心的迷茫和无奈,同时也有一丝遗憾。女主可能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背叛对见三造成了伤害,她感到内疚和愧疚,希望能够向他道歉和弥补。女主可能仍然对见三怀有深深的爱意,她可能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希望能够重新开始。女主可能在见到见三的瞬间,突然感到无法应对,她可能需要时间来思考和决定如何面对这个重要的人。
女主眼神的复杂表达可以解读为她内心百感交集,包括了承诺、遗憾、内疚、爱意和迷茫等各种情感。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给予观众自由解读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情节的张力和戏剧性。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应同样适用。
伏笔与谜团点破
这部电影采用了单一线性的叙述模式,给人一种相对平淡的感觉。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庭深与见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通问题,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冰晶糕的秘方方面。
影片采用了很多篇幅来强调沟通问题,但并没有明确透露具体原因或秘方的信息。加上单一线性的叙事模式,使得我和我的朋友作为观众,在最后时刻之前无法开上帝视角,只能猜测一些表面现象。
但影片剧本对原著的改编我认为仅勉强及格。相比于原著中动机的描写,影片中的情节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国内已经有很多通过传统手艺传承反映两代人沟通问题的优秀作品。但泷田在这部片中以日式剧情片常用的处理方式进行拍摄,却让我并不觉得索然无味,并且会跟随剧情走下去。在最后的十分钟,谜团密集地被揭开,没有盲目使用闪回镜头来强调之前的暗示。然而我身边的几个朋友都能意识到,庭深之前的犹豫和每一个未被即刻理解的眼神都是伏笔,都是关于“我爸没说的那件事”的线索。在这十分钟内,谜团被迅速解开,故事的世界线迅速收窄,在解释完冰晶糕的秘诀之谜后,影片基本上就结束了。这一种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而让我在接下来的一天中反复回味。起码于我个人而言,后劲相当的大。
“水土不服”
诚然,泷田对于中式情节以及情感的把控,是不太精准的,以至于有几幕在国内文化背景下是不太合理的。因为本人看日系电影及电视剧比较多,所以我会看到这是日本文化的处理方式,这对我来说没达到“硬伤”的程度,但也觉得是很出戏了。
见三在女主被判后,在山寨冰晶糕店门口摔摩托车,这个用力可能有点太猛。但有存在一个背景,传统日语里面是基本没有脏话的,以至于日本文化里面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愤怒,因此日本人极端愤怒的情绪很容易通过行动宣泄。
见三第一天去到片场的时候,正好遇上在拍有刺客的中国古装戏。里面的刺客是以小碎步的形式跑过来的,忍者的既视感瞬间拉满。
另外,在影片结束后,我朋友对于山里庭深每天拜祭的到底是什么产生了疑问,因为祖先跟他的亡妻在家中都有对应的供奉,土地公公应该不至于每天都拿冰晶糕去拜祭。我当时默默说“那是山神”。日本人文化里,处于对自然的敬畏及对灾害的恐惧,于是有了拜山神的习惯,也可以表达为对自然赠予的感谢。
这个文化解读,对于国内观众的储备要求过高了。或者说,既然能拍中国剧情,并且在国内上映,这些处理的不恰当,其实是不应该的。
综上,如果抱着《入殓师》的期望与标准,再去看这一部电影,我会觉得是失望的。但以一部文艺剧情片的角度去看,并且抱有了解日系电影处理的心态,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