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一 蔡元培——教育发轫 兼容并包
“每当蔡元培的改革理想陷于激越的政坛纷争 无法力保高洁时 他都会选择辞职 1913年9月1日 南京失陷 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从第一任民国教育部长任上辞职出走的蔡元培远走法国……1916年 北京城又在一场乱局中更迭了政权 在一片唾骂声中 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病逝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新任民国教育部长范源濂寄电盛情邀请蔡元培归国出任北大校长 电文用词极其殷切‘国事渐平 教育宜急 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 一个月后 蔡元培起程归国……实际上从北京还传来一个好消息 虽然黎元洪的北京政府基石未深 但在吵吵闹闹的较量中 国会的民主势力占了上风 另外 他的战友孙中山、黄兴等人也正在归国途中”——纪录片画外音
“蔡元培当时给汪精卫写过一封信 他说在国外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不如在国内切实”——《蔡元培传》作者崔志海
“他自己说的很清楚 我的兴趣就在大学 大学能够培养出精英人才 而这些精英人才能让中国走向富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
“有朋友劝他不要去 说你是为北洋政府服务 但是他本身抱有的教育救国的理念还是让他义无反顾的回国……不好 他去改革……北大确实是他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很好的试验地”——《蔡元培传》作者崔志海
“蔡元培一路风尘抵达上海 但迎接他的不是革命的号角 而是两个噩耗——同盟会首领黄兴和西南护国军蔡锷相继去世……意外的打击 使得正谋划复兴的革命党人突然堕入一片悲哀之中 这也使得蔡元培的北上之行笼上一层阴霾”——纪录片画外音
“作为戊戌变法维新的第一步 1898年7月3日 光绪帝亲自下令批准成立京师大学堂 在维新派的理想中 它不仅仅意味着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最高学府的确立 它还将替代国子监 成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统辖各省学堂 但两个月后 风云突变 慈禧发动政变 光绪被囚 康梁逃亡国外 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在这场蹂躏中几乎一扫而光……1912年 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纪录片画外音
“蔡元培来之前的京师大学堂被老百姓称为官僚养成所 是培养官僚的 那里根本不谈论知识 没有人为真理研究……当时有这么个说法 就是八大胡同这个地方最好的顾客是‘两院一堂’的人 两院是上议院下议院 一堂就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
“北京城新政新事 人们对改革之举充满期待 新总统黎元洪亲自给蔡元培颁发了北大校长委任状……虽然被围绕在一片喧嚣的赞美中 但蔡元培深知要将一所在军阀盘踞下的衙门式旧学堂改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绝非易事 他想过失败 在他的回忆文章中 蔡元培写道‘就是失败 也算尽了心’”——纪录片画外音
“来到北大后 他就想我要吸引一批人才 真正有学问的人 我不在乎你的政治立场 不在乎你的资历 不在乎你的年龄 这一点是革命性的……辜鸿铭、刘半农、马叙伦、陈独秀、梁漱溟、朱希祖、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黄侃、周作人还有鲁迅等大家都是受到蔡元培的感染而来北大任教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
“1917年7月1日 早起的市民突然发现北京的大街小巷飘起了大清国的龙旗 北大门口也围起了辫子军 他们呵斥校役 要求在校园中挂上龙旗……张勋率领六千辫子军开进北京城 以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为名义 勒令黎元洪三天内解散国会……面对急剧恶化的政局 原本正在潜心研究成立北大评议会的蔡元培在第二天向总统黎元洪递交了辞呈……张勋复辟12天后以失败告终 出走天津的蔡元培也回到了北大……蔡元培执掌北大十年 八次请辞 这是第一次……蔡元培频繁辞职 学界有两派观点 支持者认为蔡元培以退为进 用其无人匹敌的政治资历和人格魅力 数度保卫北大穿越乱局 坚守学术自由 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纪录片画外音
“随着蔡元培邀请的教授们陆续进校 北大星空璀璨 不到一年 蔡元培建设现代大学的理想开花结果……蒋梦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道‘蔡元培时代的北大 保守派 维新派 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纪录片画外音
“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极有可能收回被强占的胶东领土 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搭台欢庆 在天安门的庆祝大会上 蔡元培激情演讲了题为《黑暗与光明的消涨》的演说 12月1日 由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徵祥率领的代表团踏上了前往巴黎和会的旅程……正当蔡元培密切关注巴黎和会时 桐城派古文学家林琴南突然在《公言报》上发表致蔡元培的公开信 指责他覆孔孟 铲伦常 锋芒直指以北大为阵地热烈开展的白话文运动”——纪录片画外音
“林纾(字琴南)曾经在京师大学堂跟蔡元培是同事……他对蔡元培上台以后所做的种种改革举动颇有意见 他认为蔡元培是在颠覆传统的孔教伦理”——北京大学教授欧阳哲生
“北大这块阵地怎么变成了是从白话文 这哪能? 他们觉得白话文简直就不是文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
“作为大学校长我包容是对的 我既可以用尊孔者 像辜鸿铭 我也可以用反孔者 像陈独秀 国家这么大你学问必须是多元的 不这样做是不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
“许多年间未名湖畔人来人往 但唯有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往事反复而坚定地以佳话 谜团 情节等种种形式被传颂 一位后来的北大学子写过这样一段美丽的怀念文章‘未名湖畔 蔡元培塑像谦和的独守一片净土 无论岁月地尘埃如何起落飞扬 暗淡了多少偶像的色彩 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 动摇了多少权威的根基……既非权威亦非偶像的蔡先生风神依旧’……深刻的怀念常常源自于失而不再复得”——纪录片画外音
“1919年4月30日 代表团从巴黎传来了令人震惊的密电 和会拟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中国代表团因无力对抗即将在合约上签字……情急之下 时任外委会委员长的汪大燮亲自坐马车赴东堂子胡同的蔡宅把密电的内情告知给蔡元培”——纪录片画外音
“蔡元培当时就立即召集北大的学生 其实是两个社团的学生 一个是新潮社 就是傅斯年 罗家伦他们 还有一个是国民社 蔡元培希望他们能够起来阻止巴黎和会的代表签字”——北京大学教授欧阳哲生
“蔡元培和五四运动是什么关系 这是有两种看法的 有一些人说他五四的时候出来阻挡过学生去游行 我说无论他有没有出来阻挡过 他是支持五四爱国运动的 这是肯定的”——《蔡元培传》作者崔志海
“教育部的代表和京师警察厅在北大门口试图阻拦学生队伍 但队伍很快冲破了阻拦……事态急转直下 一场声援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五四游行示威活动演变为火烧赵家楼 痛殴章宗祥……33名学生在与政府激烈的对抗中被捕 5月5日 教育部下令要求各校校长将为首滋事学生一律开除 这显然超出蔡元培的意料”——纪录片画外音
“他控制不住啊 所有去想策动学生的人都想收放自如啊……特别这种民粹的活动你是策动起来谁也控制不住”——社科院研究员马勇
“蔡元培讲我作为大学校长肯定要把他们救出来 然后他就运用各种关系去救人……蔡元培把学生救出来后把他们招到北大红楼背后的广场上训话 他说你们这些孩子不听话 惹了那么多事 现在把你们救回来了 下面路你们自己走”——社科院研究员马勇
“他说中国四万万人中有多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你们都不去念书 都搞政治运动去了 那国家人才我哪里弄?”——《蔡元培传》作者崔志海
“5月7日 迫于全国舆论压力 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 蔡元培亲自率领全体师生到红楼前的广场迎接 在学生欢庆胜利的热闹中蔡元培再次撰写他入职北大后的第三份辞呈 第二天 蔡元培的辞职声明见诸京城各大报端 声明中蔡元培写道‘我倦矣 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 汔可小休 我欲小休矣’ 当天 蔡元培不辞而别 离京南下”——纪录片画外音
“北大在他看来也有这种味道 就是北大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狂奔突进使大家都为它欢呼让它跑的太过了”——北京大学教授欧阳哲生
“五四运动当中学生们影响社会的能力体现出来了 所以那个时候蔡先生就有个预感——以后的学生不好管了”——南开大学教授张晓唯
“后来在声势浩大 长达数月的北大师生的挽留中蔡元培回了北大 但改革之初的甜蜜和宁静不复再有 改革巅峰的繁华和美景也仿佛消失不见 许多年以后蔡元培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写道‘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 因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第一目的 而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年在二十岁以上者 对于组织有特殊兴趣者可以个人资格参加政治团体 不必牵涉学校’”——纪录片画外音
“蔡元培1940年病逝之后 他浩瀚一生涉足过的城市几乎都陆续开放了蔡元培纪念馆 一样的繁华 但也一样的寂寞 七十多年间怀念蔡元培时代的北大 寻找失落的精神的呼声不绝于耳 但应者寥寥 历史的记忆与搏击倘若只能埋藏在纪念馆 却不能刻入时代的年轮中 那么叹息也是枉然”——纪录片画外音
“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范仲淹
二 胡适——播种新文化
“对于今天许多的年轻人来说胡适只是他们高中语文试卷里的选项题 比如《狂人日记》作者是谁? A鲁迅 B胡适 选B 你就没了两分”——纪录片画外音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中国大陆陆续整理出版了大量胡适原著及研究著作 中国社科院也成立了专门的胡适研究会 尘封近半个世纪的胡适及其思想终于在学术和知识分子的窄小圈层里开始传播”——纪录片画外音
“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我们好像都不知道 我们知道更多的是鲁迅 就是那种像匕首 像投枪一样凌厉的一个姿态 而胡适的那种温和 那种锐意改革 锐意革新的一个形象 一个宽容的形象 追求自由的形象在我们的历史书上确是没有的”——作家熊培云
“去世多年的何家栋先生生前和我说过一句话 他说陈独秀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这都是五四诸子 跟先秦诸子一样 都是我们文化中出现的圣贤 都有他自己独到的一面 但我觉得胡适可能是这些圣贤中最明亮的一个”——学者余世存
“很年轻就成为了偶像 二十七岁 写完这个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之后 而且他的偶像特征使他所有的东西都放大了 胡适在一九二几年的时候 但凡他去哪 比如去桂林 或是去什么地方 几千人 上万人会围来 说我想看看胡博士长什么样 因为他是一个留学归来的洋博士 而且他长得有江南才子的俊秀劲儿 温文尔雅的 他就是那个年代的偶像……对于西方来讲 他是少年中国的一个形象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他要改造一个旧王国旧王朝 改造一个旧文化 这是一个多么青春偶像的形象啊”——作家许知远
“1910年 十九岁的胡适考取了官费赴美学习 他先后就读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1917年 胡适因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而爆得大名 这是中国使用了几千年的文言文转向白话文的第一篇正式宣告 从此白话文的书写和交流革新了中国人的日常表达……胡适曾将《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内容简练的概括为四句话 一 要有话说 方才说话 二 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说 三 要说我自己的话 别说别人的话 四 是什么时代的人 说什么时代的话……胡适所倡导的一系列文化和思想的主张历经近一百年的风雨冲刷 毁誉荣辱 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指标意义”——纪录片画外音
“‘大胆的假设 小心地求证’‘要怎么收获 先那么栽’‘有几分证据 说几分话 有七分证据 不能说八分话’‘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1933年出版的《四十自述》中胡适这样说‘我母亲待人最仁慈 最温和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很多时候也很有刚气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在母亲的教训下住了九年 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 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学得了一点点做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渐渐明白 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这比打骂还难受’”——纪录片画外音
“由于国民对先贤胡适的敬意从来没有真正中断过 所以近年来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前往绩溪上庄胡适故居探寻少年胡适成长历程的有心人络绎不绝……上庄是徽派 徽商农作笔耕 贾儒结合 文化传统浓厚的山镇 这里风景秀丽 人杰地灵……”——纪录片画外音
“某种意义上上庄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封闭的环境是可以培养人内心稳定感的 因为它受的冲击少 而且因为它的相对封闭 所以它会保留更多传统上的一些东西 这对一个人内心的镇定 或者说内心的这种温暖都是有好处的”——作家许知远
“我们知道这个人是个文人 是个反动的文人 他跟蒋介石走了 我们跟共产党了 你胡适跟国民党的 你这个家伙是个坏东西……但是这个人很有才 以前听我们老一辈人这么讲 以前那个书不是竖排的嘛 胡适这个人看书看到什么境界呢 人家传说他一眼可以看七排……人家讲胡适这个人的大脑思维跟别人不一样 现在讲叫创新 他说一个人写的东西不能讲好就什么都好 不可能的 他讲不要认为前人讲的什么都是对的……”——上庄镇政府干部黄德祥
“我跟胡适是族兄弟……胡适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第一个提倡中国要从文言文转化到白话文……中国有句话叫万事开头难……它使中国从古老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 是功德无量的 它可以跟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事情相媲美”——退休记者胡洪光
“一九八七年 胡适故居由绩溪县政府接手管理 后正式对外开放……少年胡适每天去学堂必经的一条青石小路被命名为‘适之路’”——纪录片画外音
“胡适在新文化的种种纷争中始终抱有一份理性 温和与包容的态度 1926年 他在致鲁迅与周作人 陈源的信中说‘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 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 冷酷 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 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 暗示他们朝着冷酷 不容忍的方向走 这是最可惋惜的’”——纪录片画外音
“1938年抗战爆发后胡适出任驻美大使 他为中国的抗日救亡事业行路万里 演讲百次 他多次拜会他的哥伦比亚大学同学——美国总统罗斯福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呼吁美国改变绥靖主义立场 为中国抗战主持正义……1946年抗战胜利后胡适返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大进入了复原的新时期 在向以文科见长的北大 胡适力主为国家建立尖端科学人才的培养计划 延揽了许多这方面的人才来校任教……胡适希望同学们都能独立研究 而不要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 他人的信仰为信仰……1948年 国内政治风云突变 胡适在政治上选择了与国民党政府共进退的立场 他离开了深爱的北京大学 流亡美国 之后 台湾中央研究院请胡适出任院长”——纪录片画外音
“二十世纪中国知识人的视野开不开阔其实跟他们在国外的现代生活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个没有经历过现代式生活的人 你怎么期待他用一个现代的方式来理解这个国家 治理这个国家 来为这个国家构想一个比较理想的未来……我想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人来说有过具体外国生活经验的人他对于中国的未来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会比那些一辈子没有出过国门的 虽然也很困苦 虽然也很奋发的知识人有很大的差距”——台北南岗胡适纪念馆馆长潘光哲
“1950年初开始 中国大陆展开了对胡适思想的批判 许多胡适在大陆的学生 朋友 同事接受号召 对胡适口诛笔伐 在美国的胡适对这场声势浩大的‘清算’隔岸观火 热心阅读每一篇‘批胡’文章 并且还做了许多认真的评点圈注”——纪录片画外音
“这场批判运动以后至少出了七本胡适思想批判 讲实话这里面很多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 反正不是把胡适批判成是美国帝国主义的走狗 就是骂他是卖国贼 或者蒋帮的帮凶等等”——台北南岗胡适纪念馆馆长潘光哲
“这场声势浩大的‘批胡’浪潮也将胡适在大陆的儿子胡思杜卷入其中 他写了批判父亲的文章 与父亲划清敌我界限 1957年 被划为右派的胡思杜因不甘受辱 在唐山铁道学院自杀身亡”——纪录片画外音
“胡适先生想搞的是把西方先进的宪政文明移到中国来……西学对于中国的影响胡适要大于鲁迅先生”——作家岳南
“我非常庆幸中国有过这么两个两级的人物……像胡适这样有现代学问的开明绅士 如果都不到政府里去 都对抗政府是不正常的 另一面 像鲁迅 他叛逆 异端 两个人的调子很不一样 一个亮 一个暗 一个积极 一个消极 不过都是很高级的积极和消极”——画家陈丹青
“1962年2月24日 台湾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纪念馆召开第五次院士会议 许多长期滞留海外的科学家这次特意赶回台北参加……在关于台湾的科学文化建设和言论自由方面 与会的院士和学者有一些与胡适意见相左的发言 因此胡适忘记了夫人江冬秀在会前的提醒 说了许多情绪激动的话 并且还多喝了一些酒 下午六点二十分 刚宣布散会 胡适的心脏病突然复发 不幸倒地之后就与世长辞了……在葬礼上 蒋介石除颁赠‘智德兼隆’匾额外 还亲自题写挽联 挽联上写到‘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纪录片画外音
三 马相伯——天象健行 人间复旦
“1939年中日战争炮火正酣 四月的一天在陪都重庆 政府出面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生日宴会 参加的有各界名流 各党政要 虽然按照中国立法已整整100岁的寿星本人并不在场……大家似乎都已忘记50年前贴在这个人身上的标签不是爱国者 而是汉奸”——纪录片画外音
“江苏丹阳有两个叫马家的村庄 这两个村庄都认为自己是马相伯正宗的老家……这里也许是……房屋已被废弃 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痕迹显示这个家族可以追溯到元朝的天主教信仰……”——纪录片画外音
“马相伯12岁时独自跑到上海……徐汇公学 就是耶稣会开的一个教会学校 现在还在 就是现在的徐汇中学”——经学史专家 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
“徐汇公学为耶稣会培养神职人员 所设的训练内容除了神学 还有语言 人文 科学等七科 少年马相伯在语言 数学 天文等学科上展露出了过人的才华 14岁 马相伯已经在学校担任助教职位”——纪录片画外音
“大概17岁的时候 他在徐汇公学里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当时法国在上海领事馆的领事听说徐汇公学有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就希望他去法国领事馆给他当翻译 马相伯拒绝了 他说我学法文不是为了去做法国人的翻译 而是为了中国”——经学史专家 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
“马相伯一生都在宣扬人生而平等 宣扬国家是法人团体 从君主到平民都必须服从宪法 而这些都是非中国传统的政治主张……在宗教团体内部 人生而平等等概念时常流于表面 马相伯所属的上海耶稣会这时由法籍会士主导 中国神父有时不被平等对待 马相伯对这样的事难以容忍……1870年 31岁的马相伯以特优通过耶稣会考试 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 成为了一名司铎神父……1871年 马相伯担任徐汇公学的校长 而此时他和部分教会管理者之间的冲突也更为频繁 一次一个外国神父来上海造访 教会要马相伯和他的弟弟马建忠腾出朝南的房间 这件事成为了一个导火索 导致了马氏兄弟决定退出教会”——纪录片画外音
“马相伯跟他的弟弟都被李鸿章所赏识 所以这个时候当李鸿章请马氏兄弟加入他的幕僚 去为朝廷做一些事情时当然对每个年轻人都会有吸引力”——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
“马建忠 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个被忘却的人物 他于1877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选派前往法国留学 1879年获法学博士回国后长期充任李鸿章办理洋务与对外交涉的重要助手……马氏兄弟在离弃教会后一心想在政务上实现改良救国的志愿 但因为宗教背景他们在清廷官场上备受猜忌 1882年李鸿章因为重用马建忠而被参奏 参奏人状告马建忠为天主教民 是市井无赖 李鸿章别无他法 面对皇上只好说谎 他说此人幼习儒书 非本愿为教民 亦非市井……因为这个原因 马建忠在从政的十年里并无朝廷的任何官职名分”——纪录片画外音
“1881年 马相伯赴高丽任国王新政的顾问 他成功说服王妃派少年皇子出国留学以适应新的时代 可不久亲日派大臣政变 亲中的高丽皇妃被处以极刑 马相伯无功而返”——纪录片画外音
“1885年 马相伯协同弟弟马建忠处理招商局事务 此时正值中法战争 法方封锁了所有清廷船只往来公海 马氏兄弟为保证招商局利益 采取了把船只抵押给美资商行 事后再赎回的变通之举……这件事让马氏兄弟首次背上了汉奸的骂名”——纪录片画外音
“1886年 马相伯奉李鸿章之命赴美借款建设海军 原本计划借2500万 可没想到美国银行趋之若鹜 竟有6亿资金愿意借出……因为数额太大 条件太优惠 李鸿章反被朝廷怀疑 只好作罢 马相伯无计可施 只能偷偷溜走”——纪录片画外音
“那个战争是不能打的 或者说你打的时候应该要有更好的方案……战败以后李鸿章要出去顶缸 这个时候又是马相伯马建忠他们去谈的……全中国都因马关条约在唾骂他们 唾骂他们是最大的卖国贼 甚至说他们是李鸿章的私生子 或者说他们原本就是外国人 因为他们是天主教徒”——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
“从政十年 无一件事成 反而背上汉奸的骂名 马相伯此时心灰意懒……雪上加霜的是马相伯又遭遇了亲人的离别 54岁 妻子和儿子死于一场海难 56岁 母亲过世 临死也不认叛教的儿子 58岁 可能真的看破了天命的马相伯把他在上海松江泗泾古镇继承兄长的三千亩良田以及多处地产都捐给了教会……红尘历练后回归宗教 马相伯的余生似乎就要在幽静的天主教堂中伴着神的密谕度过 此时他并不知道他对中国所负的真正使命竟是在耳顺之年才会到来”——纪录片画外音
“1903年 64岁的马相伯隐居在耶稣会内的一所孤儿院里……在南洋公学任教的蔡元培得知马相伯的行踪后上门求教拉丁文 后来他又让自己的24个学生随马相伯学习 教授的科目也从拉丁文扩展到了哲学 数学……马相伯向教会捐献财产时要求将这笔财产的一部分用于创办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学 此时 学生有了 办学似乎到了恰当的时机……震旦大学借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天文台内 师资也由教会支援……‘震旦’是中国的古称 来自梵文 中文字面里又有日出东方的含义……借这个生机勃勃的名字 马相伯找到了自己的使命”——纪录片画外音
“震旦提倡学生在辩论中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震旦由学生选出代表承担学校的行政管理 学校的所有成员享有自治 自主……邵力子 于右任等学生后来均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震旦创办后不久 马相伯和耶稣会的矛盾又起 耶稣会希望震旦是法国式的教会学校 学生需遵从教规 但这和马相伯的办学初衷相违背 他为震旦制定的办学原则是崇尚科学 注重文艺 不谈教理”——纪录片画外音
“马相伯认为宣传宗教一定要人家接受 你不能强迫人家接受 所以他反对法国传教士的把宗教课变为必修课的要求”——经学史专家 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
“1905年 因反对耶稣会干涉震旦办学 学生们要集体退出震旦……马相伯冒着再次和教会决裂的风险决定站在学生一边 他们在吴淞另租校舍 为新学校起名‘复旦’……‘复旦’这个名字来自尚书大传中虞舜传位给夏禹时所唱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因马相伯已经裸捐了全部财产 所以办复旦的资金需要他和学生们从头再来筹集……中国的著名学府复旦由此而创”——纪录片画外音
“66岁的马相伯应蔡元培之请 短暂担任过北大校长 还通过一系列公众演讲和文章 呼唤中国社会的良心 此时 马相伯终于不再被国人怀疑他的爱国……接下来的33年里 马相伯又直接参与了另一所著名学府——辅仁大学的筹建”——纪录片画外音
“马相伯很擅长演讲 张之洞曾誉他为‘中国第一位演说家’ 他的来源教会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也被民国初期的大批知识分子所推崇”——纪录片画外音
“他讲辛亥革命以前的国家都是专制的 那个时候的爱国等于忠君 现在共和了 共和后每个国民都是自己的主人 你作为一个民国之民就应该要有民国人民的觉悟 你要自己做主人翁”——经学史专家 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
“马相伯的论点在上世纪初并非主流 彼时世界格局大风大浪 十月革命已经成功 中国即将迎来五四运动 这让反躬自省 每个人都为自己负上责任的观点显得不合时宜 难怪马相伯在他的晚年常说一句话‘我是一条狗 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纪录片画外音
“我们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政府 由他们代替我们行使权力 管理这个国家……不像封建时代 有血缘关系 或者有钱财就有权力 不是这样的 是我们赋予它权力 而不是它天生有权力 它没有……现代社会的民主概念也是这样的 我们每个老百姓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一些人 比如国会议员 人大代表……”——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师严凌君
“1931年 马相伯已是92岁 天父赐给他超凡的寿命似乎就是要他尝尽人世离乱……从1932年11月起 马相伯连续发表国难广播演说 出任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协会领袖 出任上海各界救国会领袖 出版马相伯国难言论集……”——纪录片画外音
“重回1939年重庆的那场百岁寿宴 此时寿宴的主人已身在越南的谅山 37年底 上海弃守后 马相伯随家人撤退到桂林 38年底 桂林也成前线 在继续后撤的过程中马相伯一家不得不借道越南 到达谅山时老人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 只能在当地暂住修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马相伯表示过绝不撤离中国 家人只好骗他……马相伯把学生亲友们所送的寿金全数捐给了抗战的伤兵和难民 这是他一生中又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倾其所有的奉献 当年年底 在听到一次打击日军的捷报后 马相伯激动不已 在兴奋中离世 至死不知身是客”——纪录片画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