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胡适:播种新文化
我们知道更多的就是鲁迅,就是那种像匕首、像投枪那样凌厉的一个姿态,而胡适那种很温和的形象、那种锐意革新的形象、一个宽容、追求自由的形象,
1910年,十九岁的胡适考取官费留美学习,先后就读康奈尔大学和科伦比亚大学。
1917年,胡适因《文学改良刍议》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而爆得大名。这是中国使用了几千年的文言文转向白话文的第一篇正式宣言,从此白话语文的书写和交流革新了中国人的日常表达。
胡适将“此”中要义简练地概括为四句话: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童年的胡适,在上庄完成了重要的九年家乡教育,奠定了他一生影响世间的思想和学问的根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的种种纷争中,始终饱有一份理性、温和与包容的态度.1933年出版的《四十自述》中,胡适这样说,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在母亲的教育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 胡适《我的母亲》
1926年,他在致周作人鲁迅陈源的信中说:“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
1946年抗战胜利后,胡适返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向以文科见长的北大胡适力主为国家建立尖端科学人才的培养,延揽了许多这方面的人才来校任教。北大进入复原的新时期,他更希望同学们都能独立研究,而不要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以他人的信仰为信仰。
1948年,国内政治风云突变,胡适在政治上选择了与国民党共进退的立场,离开他深爱的北京大学,流往美国。在逆境中胡适谨言慎行,努力保持着一些尊严和人格,过起了自己洗衣烧饭,出门挤公交车的寓公生活。在美国的许多中国知识青年与他朝夕相见。
后台湾中央研究院邀请胡适做院长。
当年从那条徽杭古道走出徽州走向世界的少年胡适,为思想和文化的播种,苦心焦思、奔走终生,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唐德刚说,胡适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箭垛式人物。
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纪念馆召开第五次院士会议,许多长期滞留海外的科学家特意赶来台北参加这个盛会,在下午的酒会上,海内外学人齐集一堂,胡适先生以欢乐和兴奋的心情主持,在关于台湾的科学文化建设和言论自由方面,与会的院士和科学家,有一些意见相左的发言,胡适先生多喝了一些酒,并且说了许多情绪激动的话,下午六点二十,酒会刚宣布散会,他的心脏病突然发作,不幸倒地之后,就与世长辞了。
胡适猝然而逝的消息立刻从台北传播出去,举世哀悼,蒋介石先生除颁赠“智德兼隆”匾额外,还亲自题写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中央研究院”为胡适撰写的碑文是: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容,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敞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灰,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青年人这样说,胡适其实更多是一个思想的启蒙者,他不是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也不是一个文学家,他更多的是把西方启蒙时代的思想,包括民主、自由这些思想传入中国,所以说到胡适晚年的时候,他被称为自由主义的斗士。
也有青年人这样说,胡适先生代表了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可能,虽然胡适先生后来在政途上并不得意,但我认为胡适先生他所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他所秉持的那样一种自由主义的人生观和政治观,对于后来中国很多知识分子的人生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警示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