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我参加的一个心理学兴趣小组在群里抛出一个讨论话题:说说春节期间你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在这个话题的引导下,我迅速从脑海里扫视了一遍这个吃了睡、睡了吃、中间夹杂着红包、礼物和祝福语的假期,总算从一堆春晚色中找到了两个浓墨重彩的大字——先生。是的,这个春节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躺在收藏栏里许久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先生》。这是一部回溯民国教育界翘楚的十集纪录片,选定的十位人物分别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陶行知、陈寅恪、梁漱溟、晏阳初、竺可桢、梅贻琦。这些名字对于你我,或如雷贯耳,或似曾相识,或从未听说,在20世纪上半叶都是国家讲坛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勾勒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典范,梳理了百年来中国教育的重大事件和观念嬗变。他们宛如灯塔,在激荡的岁月里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他们宛如明镜,映射出今日中国教育的是非功过。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时常为一些字句所震撼、感动。现选取部分摘抄如下,含英咀华,自省自励。
晏阳初
晏阳初(1890.10.26 - 1990.1.17),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
晏阳初从一个中国乡村建设者的角度,提出了第五个人人都应享有的自由: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
晏阳初说,我去法国原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然教育了我。
(晏阳初)总结自己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我们去服务的对象——苦力——身上蕴藏了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力量;另一个是发现知识分子的无知。
晏阳初说,有生之年献身为最贫苦的文盲服务,不为文人学士效力。
晏阳初(对蒋介石)说,委员长,如果你只看到军队的力量而看不到人民的力量,那么你会失去中国。
“规则重建只是一个起点,人性重建才是最终的归宿。
梁簌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等。
他从不属于哪个标签体系,只属于他自己。
他认为厌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郑重是入世的最好态度。
各党都派人参加这个综合体,每个人在那里发言、讨论问题的时候是站在国家的立场,而不是站在你那个党的立场。
张伯苓
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家,他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宁以身殉,不为利诱,终身从事教育,不为官。”
创办南开大学的宗旨:学以抑愚,学以救国,学能求真理,又能改善人格。
竺可桢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著有《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竺可桢说,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北伐,人民欢腾亦如今日,但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所以有今天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化。
梅贻琦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但是他一看,说到时候了,我必须走了。坚决走。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走?人家对你都挺好啊。他说,我留下就只有一个出路:人家说什么我就得做什么。这个事我不想干。
(梅贻琦)病中所欠的医疗费用及丧葬费用,由清华校友师生捐献。病床下,有一个紧锁的铁箱,丧事后打开,里面是一笔清清爽爽的清华庚款账目。“他在死的时候一点存款都没有。”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感恩!怀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