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这是一部极为“奢侈”的剧集——我甚至愿意称之为电影。王家卫用极其精致的电影语法在雕刻时光,没有一个镜头不事雕琢,没有一场调度甘入俗流,每一帧每一秒都是顶级视听。导演是传情达意的高手,或绚烂或迷离或复古的光影之下,抽帧、叠影、镜像、前景遮挡、舒缓运镜等招牌手法炉火纯青地呈现,暧昧气氛、伤逝情绪、人生喟叹等千般况味便皆入画来。真是一场电影视听的饕餮盛宴、满汉全席。
李李对阿宝说:“宝总是个念旧的人。”王家卫也是个念旧的人,2013年《一代宗师》之后花10年时间制作的《繁花》,某种程度上是商战版“一代宗师”、上海滩江湖传奇。外贸市场的竞争角逐、黄河路上的饭店争霸、金融场中的针锋相对,都是功夫片拍法,甚至直接用了《一代宗师》中的原声配乐。
阿宝对李李说:“我无旧可念。”时过境迁,世殊事异,沧海桑田,繁华一梦,《一代宗师》中对逝去的武林的感怀,在《繁花》中被演绎为时代浪头过后往事之湮灭、旧梦之怅惘,意旨其实如一。《一代宗师》最后,宫二看着一块块武馆招牌,说“这不就是整个武林吗?”《繁花》最后,汪小姐回到黄河路,望着霓虹暗淡、招牌落下的至真园、金美林,唏嘘不已,没有说出的,其实是“这不就是沪上风流、往昔繁华吗?”
在剧作内容上,《繁花》极具叙事野心:
它以“一主三辅多散点”的人物布局,刻画了改革开放年代,在商业大潮中搏浪弄潮的“众生相”。“一主”是阿宝。“三辅”,是外地来沪的李李、上海本帮做小本生意的玲子和走出体制下海经商的汪小姐。“多散点”则包括范总、魏总、强总、卢美琳,甚至“饭店打工三姐妹”敏敏、小江西、露丝等,他们都有自身跌宕起伏的故事线。这些生动的角色各自代表了一类群体,由此形成了人物群像。演员们也在王家卫的镜头和指导下显得光彩熠熠。辛芷蕾在其中留下了最美的年华。第一次觉得唐嫣的脸生动、有戏。董勇一反从前戏路演绎范总,让人眼前一亮,只要一出场,就能牢牢抓住观众。
它以不厌其烦的重复性镜头和台词,书写了上海的“城市志”。上海话对白为人物平添了更多活力和魅力。排骨年糕见证了宝总和汪小姐的革命友谊。和平饭店、外滩27号、沪联商厦等或真实或化名的标志性地点承载着重要的叙事功能。13号公交车走过的路,成为了阿宝不断想起的初恋记忆。黄浦江和苏州河、黄河路和进贤路、至真园和夜东京,更是被赋予象征意味,象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面子和里子、现代和传统、国际范和本土性。上海和影视作品真是互利互赢的关系,后面估计会因为《酱园弄》再火一把。
它还以非线性叙事,构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史”。剧集的主体故事发生于1993年元旦至1994年初,但通过闪回式的插叙、回忆以及结尾的时间跳跃,故事时间横跨1978至1997,全景式描绘了那段千帆竞发、激情燃烧的改革岁月。更为关键的是,帮助宝总发家的爷叔以前干过投机倒把的事;而90年代初以外贸和股票发财的宝总最终全身而退,到浦东置地,预示着他抓住了房地产这一发财的风口。所以这个以宝总为主线的故事实际上覆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波财富浪潮。可以说这是王家卫叙事格局最大的一部戏。
这部戏也可以看作王家卫创作生涯中阶段性的集大成之作。因为它既有王家卫式的文艺腔调、高级审美,也有通俗、娱乐的气质,这大概源自他早年TVB学习经历和商业港片编剧经历。通俗、娱乐气质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快节奏、戏剧化的情节推进——甚至有时落入主角光环、开挂反转的窠臼;再如以多首时代金曲作为配乐;又如魏总、范总、卢美琳这些喜剧式人物,等等。而最受争议的可能是略显夸张的表演、过于华丽的布景、高度戏剧化的剧情、缺少生活化的段落所带来的不接地气问题。看进去的观众可能就接受了,不以为然的可能就入不了戏,甚至于有点反感。